APP下载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4-08-15◆刘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交流

◆刘 凯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引言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体现在语言交流当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老师会发现学生在阅读时,对生词、俚语、句子经常只能理解其表面含义,所以,他们的英语表达方法也有许多不符合英、美人讲话的习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缺少跨文化意识的输入。

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流中参加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度的认识。即对不同文化和共同文化的不同点、相同点和在使用英语时依据目标语言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造成的自觉性。对英语学习者来讲,当他们接触差异文化时,应该依据所具有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调动自己的差异文化的敏感度,也就是语言学习者一定要注意理解和运用目标的每个方面,特别是文化底蕴,这样才能顺利实行跨文化交流。

毫无疑问,若英语学习只机械记忆一大堆词汇和语法规则,而缺少对所学知识赖以生存环境的了解,特别是跨文化意识的了解,那么他们就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所以,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一)学习英语者的问题

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词和语法,有的甚至超越了教学大纲的需求,他们在写作上有独到的建树,但是在阅读理解水平上却停止不前,在口语表达和交流上有许多出路。造成这种严重的后果的原因不是词汇或发音出现了错误,而是他们对外国文化缺少了解,在文化方面遇到了和本国(族)文化的矛盾。因此,在文化方面遇到了诸多障碍。所以,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时不能忽略对文化意识的探究。

(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多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许多本国与英美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差距,课堂知识输入多,抽象理论多、具体感悟少,实际交流能力重视少的现象比较突出。老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总是有过多的语音进行强调,所以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受到非常大的作用。不能正确表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所有信息,致使交流失败。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一)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课堂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表演场所,在这里学生能把在课堂中所获取的知识投入到真真正正的跨文化交流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老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的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

1.实物与图片的使用

因为学生对国外社会文化知识一般无亲身经历,仅仅依靠阅读方面材料或讲解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跨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所以,为使得学生感受到外国文化,在教学当中老师应该尽可能的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收集一些能表示中西文化的实物。

2.课堂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可以通过提供场景,要求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吧场景充分展示出来,其中涉及的文化知识能够可以通过形式来表现出来。例如,学生扮演家庭中的不同角色。但是,在教学中老师或学生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法或生词上,而忽略了特定场合和人物身份对使用语言的需求,这就失去了模拟练习的意义。因此,老师在采取模拟教学时,应该注意文化差异的表现。

(二)利用多媒体与网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随着各大高校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普及,这种教学方法也为我们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地方法。在大学英语的试听课堂上,老师应该利用各种视听材料,介绍了英美文化。老师还应该充分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内容,形成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和效仿。

(三)加强母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会发现在我们试图明确英美文化后,他们也在研究我们国家社会文化特点。所以,任何参加交际的人不但是一般的对话人员。他们在交流中也带来了自己的文化,也一定要了解其他参加者的文化。例如,谈话的对方涉及相关的中国文化,假若你知道的少,会把自己置于很尴尬的境地。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强化学生母语文化意识,进而有效地、准确地、得体地进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四、结论

外国文化对于自己并不是一学一看就会的,一定要通过培训。所以,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外国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就非常必要,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提高了学生的交流水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程度,利用各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把语言和文化两个要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能够准确表达思想、沟通情感的优秀英语爱好者。

[1]吴丽芳.在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外语界,1997,(04).

[2]邓炎昌.语言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4.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交流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