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焊接生产中安全用电问题探讨

2014-08-15冯菁菁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电焊工焊机电弧

◆冯菁菁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材料工程系)

焊接技术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建设各个领域不可缺少的工艺技术手段。焊接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金属连接手段,与其他连接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然而,由于焊接生产的特殊性,也导致在焊接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焊接生产是在强电、高温条件下进行操作,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严重危害着焊工及其他人员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例如安全用电、电弧辐射、噪声和有害气体等。

一、焊接用电特点

用于焊接的电源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不同的焊接方法对其电源的电压、电流等工艺性能的要求各有不同。例如电弧焊在引弧时需要供给较高的引弧电压,而当电弧稳定燃烧时,电压急剧下降到电弧电压。目前,我国生产的电弧焊机一般直流电焊机的空载电压为55~90V,交流电焊机的空载电压为60~80V。过高的空载电压虽然有利于电弧的稳定燃烧,但是对焊工操作的安全极为不利,所以我们不能过高的要求电源的空载电压,对于焊条电弧焊所用的电焊机的空载电压应控制在90V以下。一般电焊机的电弧电压为25~40V,其焊接电流为30~450A。

二、安全用电操作技术

防触电总的原则是采取绝缘、屏蔽、隔绝、漏电保护和个人防护等安全措施,避免人体触及带电体。

1.防止焊接设备破损漏电

焊接工作前,应先检查焊机设备和工具是否安全。如焊机外壳的接地、焊机各接线点接触是否良好,焊接电缆的绝缘有无损坏等,否则都将造成财产和人身的重大伤害。使用的电焊设备及电源电缆必须是合格品,其电气绝缘性能与所使用的电压等级、周围环境及运行条件要相适应;焊机应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防止日晒雨淋,以免焊机电气绝缘性能降低。当焊机发生故障要检修、移动工作地点、改变接头或更换保险装置时,操作前都必须要先切断电源。对焊机壳体和二次绕组引出线的端头应采取良好的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当电源为三相三线制或单相制系统时应安装保护接地线,其电阻值不超过4Ω;当电源为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系统时,应安装保护零线。

由于焊接设备外壳带电,使焊工及周围工作人员遭受电击身亡的事故屡有发生。有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现场,在土建施工现场进行预埋件焊接时,一名工人在拿钢管时,一不小心钢管的一头与电焊机的外壳接触,当即将其击倒,造成死亡。后来在触电现场对电焊机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台电焊机的一次接线端没有防护罩,一根铝丝一头搭在了接线螺栓上,另一头与电焊机的外壳相连,使得焊机外壳带电。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电焊机的接线端没有安全防护罩造成的,是一起典型的设备缺陷造成的触电事故。可见在焊接前检查焊接设备使用是否可靠是十分重要的。

2.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防止触电

金属焊接和切割作业人员在工作前要穿戴好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在推拉闸门开关以及更换焊条时,必须戴防护手套。电焊工手套宜用牛绒面革或猪绒面革制作,以保证绝缘性能和耐热不易燃烧,其长度不应小于300mm,要缝制结实。焊工不应戴有破损和潮湿的手套。焊工在可能导电的焊接场所工作时,所用的手套应用具有绝缘性能的材料(或附加绝缘层)制成,并经耐电压5000V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焊工防护鞋是焊接操作者在进行焊接时所必须的。焊工防护鞋应具有绝缘、抗热、不易燃、耐磨损和防滑的性能。电焊工穿用防护鞋的橡胶鞋底,应经耐电压5000V的试验合格。对于空载电压和工作电压较高的焊接操作(如等离子弧焊)以及在潮湿工作场地操作时,还应在工作台附近地面铺上橡胶垫子,以防触电。如在易燃易爆场合焊接时,鞋底不应有鞋钉,以免产生摩擦火星。在有积水的地面焊接切割时,焊工应穿用经过耐电压6000V,试验合格的防水橡胶鞋。在容积小的舱室、气柜等化工设备、管道和锅炉等金属结构以及其他狭小工作场所焊接时,触电的危险性最大,必须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可采用橡皮垫或其他绝缘衬垫,并戴皮手套、穿胶底鞋等,以保障焊工身体与焊件绝缘,不允许采用简易无绝缘壳的电焊钳。

上海某机械厂结构车间,就曾发生过一起触电事故。用数台焊机对产品机座进行焊接,当一焊工右手合电闸,左手扶电焊机瞬间,随即“哇”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经送医院抢救后无效身亡。经事后的事故分析发现,进行合闸的电焊工违规操作,工作时并未按要求穿绝缘鞋,因此导致了这场恶性事故的发生而葬送了性命。可见,在焊接操作工程中,按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品的关键。

三、触电急救

触电后都会发生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症状,外表上则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但不应认为是死亡,可能是假死,要立即抢救。触电者的生命是否能得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救护是否得法。拖延时间、动作迟缓和救护方法不当,都可能造成死亡。

急救时首先应解脱电源。触电事故发生后,电流不断通过人体。为了使触电后能得到及时和正确的处理,以减少电流长时间对人体的刺激并能立即得到医务抢救,迅速解脱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要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方法对其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在触电者呼吸停止后采用的急救方法,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急救方法。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如果现场仅一个人抢救,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每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这样就可能使处于危险中的触电焊工及时获救。

[1]任廷春.弧焊电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雷世明.焊接方法与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邓洪军.焊接结构生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电焊工焊机电弧
一起塑料焊机触电事故分析与探讨
电弧沉积TiSiN涂层的制备工艺研究
福尼斯TPS4000 系列数字焊机故障分析
电焊工
三丝焊接参数对电弧形态特征的影响
埋弧焊数字焊机现场应用及其配套控制改造
2219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及其温度场的模拟
电焊工波力
航空电气系统中故障电弧的分析
马龙县总工会:基层工会举办电焊工技能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