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唐军武精神在当代的缺失与构建
2014-08-15◆秦敏
◆秦 敏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汉唐军武精神形成及内涵
汉代和唐代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2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国家统一、文化昌明、武功强盛、国威远播,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均取得了让后人羡慕不已的成绩,是当时少量的超级大国之一。面对侵扰边塞的少数民族政权,通过武力对抗及和亲等方式,为中原地区的长足发展提供保障,进而涌现了一大批名显于后世的武将,如李广、霍去病、卫青、李广利、窦宪、扶波将军等;和张骞、班超、傅介子等杰出的外交使臣。亦形成了后世文人不断征引的画图麒麟阁、匈奴未灭不言家、封山居狼胥、勒石燕然山、投笔从戎等典故。
汉代和唐代具有多方面的相似性,均是承继一个强大而又短暂的一统帝国(汉继秦、唐承隋)而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多民族王朝。唐朝建立之后的边患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其边患尤胜于汉代,因为汉时仅有北方强大的匈奴威胁着汉政权的安危,而“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亢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四夷有弗率者,皆利兵移之,蹶其牙,犁其廷而后已。惟吐蕃、回鹘号强雄,为中国患最久”。即不仅北方的突厥、回鹘势力强大,且西面的吐蕃迅速崛起,南面的云南也不安定,让唐王朝多面受敌,边疆危机时刻影响着唐王朝。战争越是频繁,对武将的需求也越大,唐朝历代帝王都很重视边塞,嘉奖边功。如盛唐时期唐玄宗重用了一大批英勇善战的胡族将领,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安禄山等,激励着广大知识分子投笔从戎、立身边塞。这种社会现实反映在唐代的诗歌中,使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2000 首,几乎是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朝的著名诗人、帝王将相、文人书生等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唐朝的边塞诗作,就其美学上来说,其主导特征是壮美,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体现了唐朝当时泱泱大国的雄浑的民族精神。故简要的概括一下,汉唐的军武精神表现为:在国家综合国力逐渐强盛之时,国家政权积极抵御外来政权的侵扰。进而带动全国人民以一种积极自信,抛头颅、洒热血、轻生死的态度维护国家的完整和安宁。
汉唐以来的中华传统军武精神,是一种“软实力”。“软实力”是一种隐性资源,是一种潜在力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不能把“软实力”当作“软指标”而视为可有可无。诚如克劳塞维茨所说,“军队的武德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在国防教育和军事斗争准备过程中,应当把弘扬中华传统军武精神、塑造高尚的武德,作为国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军武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一)军武精神缺失的表现
19 世纪以来,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制国家状态,以后的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让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炎黄子孙在水生火热之中,虽有过局部反抗,但总体来说都是在外来侵略的淫威下苟且偷生。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和五年的人民解放战争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全国人民基本上都在和平环境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故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中国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政权威胁的思想意识十分淡薄。
(二)军武精神缺失的缘由
中国的农耕文明绵延几千年,集儒家文化、各类宗教及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特征,培养和孕育出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邻里相帮等文化传统和核心价值理念。以“礼仪之帮”自诩的中华民族崇尚文化、不崇尚武力的性格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稳定下来。集中表现就是“和”的思想及“忍”的精神。
1.“和”的思想
“和”在字面上的意思是相安、协调、平静和平息争端。孔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意即礼制让国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并延伸至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等一切社会领域中。“儒家‘和’的思想强调通过修身为本促进身心和谐,推崇忠恕仁爱追求人际和谐,重视群己之和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提倡‘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和”的思想浸透了每个炎黄子孙,体现在行动上就是“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平共处”。中华民族总的性格特征是内刚外柔,内敛性较强,崇尚的是礼仪文化。由于喜欢“五亩之田,树之以桑”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因此,中国人强内守,不远攻,也不喜欢远征。
2.“忍”的精神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儒家传承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深入炎黄子孙的骨髓。这三种思想在具体的演变中,形成一种“忍”的中国本土心理思想。“忍”的本义是“坚韧”,即“含怒如怀刃”,是自我把持的自抑、忍让与谦和,是一个颇受褒扬的概念。“忍”的精神的核心内容表现为“忍我”,即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以达到自我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一种自我。
1935 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是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歌中写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中华民族历来少有对外侵略的行为,在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中国的俗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亦是本着忍让、自保的态度。
3.和平的环境及对外政策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华大地基本上从战火中解脱出来,全国人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以高度的热情进行国民经济建设,国家没有较大的动荡。在国家层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该原则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为我国营建了安宁、稳定、友好、和谐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后,国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全党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全国人民一门心思抓生产致富,力争早日实现小康生活,对国际形势发展、局部地区冲突关注不够。
三、军武精神在当代的构建
(一)注重文化熏陶
军武精神既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形成的重文轻武、阴柔退让等传统,确实对军武精神是一种抑制。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所批判、有所反思,在继承中扬弃那些不利于民族振兴的成份,倡导积极向上、富于开拓、充满朝气的新鲜文化元素并加以发扬光大,以此促进军武精神的培养。培养军武精神一个重要方法是用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去激励人民。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群星灿烂,英雄辈出,他们或大智大勇,关键时刻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际;或效命疆场,奋勇杀敌,立下不朽功勋;或临危不惧,威武不屈,誓死不当叛徒和亡国奴。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坚贞不屈、不辱汉节的苏武;“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等。1840 年以后,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魏源等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梁启超等的“变法图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这些都是我们培育“军武精神”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当前,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国家可资助、制作一批优秀的国产军旅作品抢占荧屏,例如近几年热播的几部军事题材电视剧如《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士兵突击》等深受人民的喜受,它们颂扬了军人的血性和亮剑精神。这种精神既是军队之必须,也对民众的价值观念具有引领作用。
(二)注重国防和历史教育
仇恨可以被淡忘,但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利用国耻遗址和国耻纪念日对人民进行警示教育。例如,美国将日本偷袭珍珠港那天定为“国难日”,为了使人民牢记珍珠港事件的历史教训;1962 年在福特岛东南角建立了以这一事件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战舰“亚利桑那号”命名的纪念馆;2001 年9·11 恐怖袭击事件后建立9·11 纪念馆等。我国也应该向普通国民进行民族历史教育、党史教育,引导国民居安思危,强化忧患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同时推进国防教育“进教学计划、进课本教案、进学生头脑”。根据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根据不同学龄层次,确定不同教育内容。小学和初级中学的教学重点是基本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初步形成国防观念;高中阶段的教学重点是较为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必需的国防知识与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大学阶段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把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与大学生的理想、志向和抱负结合起来。
(三)注重体育和武术训练
战争是考验一个民族勇气和魄力的有效方式,当然我们现在不能想当然地依靠战争来培养民族的勇气和胆魄。现在是文明社会,我们应该依靠体育、武术这些方式来考验和培养刚健的民族性格。武,可强身健体,亦可强化内心;体育,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真正强大的武者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他们举手投足,无不体现着勇者无惧、冷静果断的气质。那些篮球场、足球场上的高手们,神情刚毅果断,充满自信。这就是体育和武术的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与战争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比如,都具有对抗性,都强调毅力和拼搏,都需要发挥人的最大潜能。清末民初,一些有识之士感愤“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纷纷号召国人开展体育锻炼,“欲以鼓吹体育、振励国民尚武之精神,养成军国民一般之资格为唯一无二之方针”,今天,中国人民已彻底摆脱了“东亚病夫”的耻辱,身体素质有了极大提高,但仍应坚持体育对于培养国民素质和“军武精神”中的基础性作用。要通过广泛开展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培养国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
(四)注重中小学生饮食和营养健康
少年强则国强,国家非常重视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水平,并将其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现在中小学生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然而身体素质却逐年下降。尤其是中小学生由于课业压力大,每天保持坐姿在8小时以上,阅读大量书籍、完成繁多的作业、电子教学设备如学习机的使用,导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由于缺少体育锻炼,使中小学生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加上大量高脂肪能量的摄入,导致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故在教育部公布的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报告中指出,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能部分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现在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都让人担忧,又怎能期望他们担负起建设保卫国家的重担呢?故应注重中小学生的饮食和营养健康,只有他们的体魄强健了,其内心力量才会同步得到强化,最后便能实现身心的强大。
综上所述,由于儒家“和”的思想、“忍”的精神及和平的国内环境与对外政策等原因,导致了汉唐军武精神在当代缺失,重建汉唐的军武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国家从政策层面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在国民教育中,以文化的熏陶、国防和历史教育为手段,深化军武精神的认识;辅以体育武术训练及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健康计划提高国民身体素质,这样才可能构建以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新军武精神。
[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6023.6109.
[2]黎莉.浅述儒家“和”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