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实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4-08-15寸汝花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院校教材

◆寸汝花

(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

实用写作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写作,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用来传递信息、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技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写作能力成了现代职业工作必需的基本能力之一,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愈益重要,大学生的实用写作能力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的写作水平与需求以及教师教学的真实感受,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对普洱、西双版纳的高职院校近百名学生进行了走访调查,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实践教学和一些体会,认真分析了当前高职实用写作中出现的诸多困难与问题,并根据教学实际提出对策。

一、高职实用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实用文写作是目前各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以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写作能力的锻炼,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收效,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生对实用写作认识不足,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积极性

当前,高职学生普遍对实用文基本写作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其中就有25%以上的学生对写作知识基本不了解,认为其无非诸如启事、书信、条据等之类,只要掌握格式就可无师自通,加之在“专业技能至上”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倾向于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学习。调查中,30%以上的学生对学习实用写作没有兴趣,具备日常事务文书、专用文书等写作能力的学生寥寥无几。写作中错误百出,有的连一张简单的请假条都不清楚,更不用说高一层次的应用写作了,并逐渐形成了消极的写作心理,甚至把实用文写作视为无奈、被动的苦差事,难以激发学习热情。

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从教学信息反馈来看,近3成的学生认为实用文课程教学方法仍停留于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照本宣科。实用写作的性质决定了朴实、准确、简明的文体特征,相比灵活多变的文学语言来说,它略显单调,既无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丰富的想象,更缺少生动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许多写作教师大都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认为只要将写作的基本格式和注意事项交代给学生,学生就掌握了文体要领。结果出现了学生觉得听课枯燥,看书就懂,写起来不会的现象。加之大部分高职学生写作基础知识匮乏,运用语言的能力相对较弱,练习写作时常处于一种机械、被动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对应用文写作失去了兴趣。

3.缺乏符合高职学生实际的教材

高职院校的现行实用用写作教材非常多,但是质量高的较少,许多教材的内容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日新月异地发展和不断变化的新需求,新的文体没能及时纳入到教材中。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实用写作教材都是在普通高校应用写作教材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写成的,理论知识陈旧滞后。例如,调查报告、经济合同等范文往往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没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沿用陈旧的编辑体例,一般都是先阐述文种的概念、特点、作用,然后列举范文。尽管注重对文本自身研究,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高职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能力培养和写作行为的过程分析,对具体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缺乏实际的指导作用。

此外,从教师队伍建设来看,由于现今多数高职院校大都由以往的中专、中职学校升格而成,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语文教师也开始从事高职实用写作课程,他们并非专业教师,没有系统学习过实用写作,又缺少应用文写作的实践经验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写作方法和技巧的传授,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讲授专业文种时也因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而力不从心,课堂教学基本都是泛泛而谈,单纯地套用写作模式,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差异性,不注意内容的变化,手段的创新,教学实效性较低。

二、高职学生实用写作能力欠缺的原因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近年来,高职教育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但实用文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却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高职学生缺乏基本的应用写作能力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出现了书面材料词不达意、格式混乱、错别字连篇、标点不对等令人担忧的问题和现象。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客观上看,首先,实用写作课程受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专业课,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仅仅只是把实用写作视为专业能力的补充来看待,一致认可学生只要动手能力强,就业率高,人才培养目标就实现了。由于没有引起师生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实用写作的规范性、程式性往往给学生一种错觉,致使有的学生错误地以为实用文不用学,到用时再学也不迟;其次,课程自身的特点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由于实用文写作目的不是为了与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因而在主题、结构、语言表达等体式上有严格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者思想情感的自由发挥,写作时显得单调、抽象,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主观上看,实用写作没有突出高职教育“实用”教学特色,课堂学习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实践性,缺乏与专业的密切联系,致使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写起来困难棘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热情。同时,由于高职学生写作功底差,文字水平较低,学习被动、态度不端正,难以激发其自主学习实用写作的积极性。基于上述原因,结果出现了教师期望值高,而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收效甚微的令人担忧现象。

三、提高高职学生实用写作能力的对策

培养高职学生形成实用写作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是实用写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高职院校实用写作教学的改革更是刻不容缓,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解决。

1.积极引导高职学生重视实用文写作

当前社会生活中,实用文书的写作,无论是对国家公务人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据资料统计,在人们日常接触的书面文字中,95%以上是实用文体。对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高职学生来说,实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能力,是职业工作交流与沟通的一种基本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要对写作的基本知识、惯用格式、写作要求等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在课程入门学习时就应让学生明确实用写作的重要性。例如,活动若要举办成功,策划就要先行,应聘面试得写好“求职信”等。为了体现“实用”为实际而写,为专业而用,教学设计与安排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过硬、实用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只有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应用写作能力不仅是衡量个人学问的标尺,而且还成了今后的就业竞争、职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手段,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掌握应用写作技能的决心。

2.全面提高实用写作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实用写作是一门文理科相互渗透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任课教师的最佳人选是那些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懂得实用写作之道,有着丰富的实用写作实践经验的教师。

时下,高职实用写作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明显存在与学生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影响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应用写作教师只具备写作理论基础,欠缺相关的实践经验,并且缺乏对高职多种专业各具特色内涵特点的掌握。要改变高职实用文教学的当前现状,教师自身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全面提高教学专业素养。具体来说,一是要潜心学习实用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加强自身的写作实践;二是积极参加各种与实用文教学有关的师资培训,强化业务能力;三是通过观摩名师以及进行多学科交叉听课交流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实用写作和其他学科一样,在教学上不可千篇一律使用单一的方法。尽管这种教学方法再好,但随着重复的次数增多,也会让学生厌倦生畏。教学中,为了避免以往先讲文种理论知识,然后分析范文、布置作业等程式化灌输,教师务必要突破教学定式,在全面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案例、对比、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成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善学,使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学得知识。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对事物的理解、评价自然不同,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指正,就能帮助学生共同提高。

4.根据专业需要,编写实用的教材

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的无形助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托,科学合理的教材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高职教育是新兴的教育模式,其人才培养又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上,要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型科学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为了更利于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的筛选和整合中,不管是通用,还是专用,都要从实用性出发,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来精心取舍和梳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保持常新鲜活,使学生的学习更有趣味,教学更有效果。

5.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实用写作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现已普遍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与应用,弥补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使用黑板、粉笔和有限的模型、实物开展教学,而学生也只是单方面地依靠课本的文字描述和教师的语言讲解获取信息带来的缺陷,大幅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为实用写作课堂学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技术根据时机有效应用于高职实用课程,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声与画同步,视和听相结合,突破时空界限,有利于再现生活,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生活化,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实用写作必须适应高职改革新形势的需要,积极调整思路、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实用写作的浓厚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切实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王玉杰.高职院校实用写作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3]徐彦俐.对高职院校实用文书写作教学设计的探讨[J].林区教学,2011,(08).

[4]胡意利.高职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

[5]王静.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语文学刊,2012,(21).

[6]郭文龙.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与评价[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1).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院校教材
教材精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