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工作作风 坚持以人为本——浅谈“90后”高职学生管理

2014-08-15田思思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班会辅导员院校

◆田思思

(济南职业学院)

一、构建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的重要性

1.高职学生的特质要求以人为本管理

高职学生是改革开放后产生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位于高等教育的“夹缝层”:上有大学本科、研究生,下有中专、技校学校学生的就业竞争,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呈现出独特且明显的特点。高职教育中如何培养和造就全面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和任务,这也给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高职学生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意识,从而构建新型的和谐校园环境。

2.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将坚持执政为民,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趋势和现实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实现以人为本的治校体制。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和管理理念,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自由民主的环境,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效。

二、要转变学生管理工作作风,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模式

1.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基层工作者,要首先转变工作思路学会欣赏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价值。面对个性鲜明、爱好广泛的高职学生,作为辅导员,要克服以往管理者的思路,以亲人的角色出现在学生身边,关心爱护他们,并在情感上带有真挚的感情去关怀学生,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欣赏他们。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辅导员应从肯定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努力完善自我,认识其自身价值。只有懂得欣赏才能对学生思想倾向、心理障碍做出一个很好的评估,才能更深入地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与他们无障碍的沟通交流,从而传递正能量引导他们勇敢地面对,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价值感。

2.依靠主题班会,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全体学生的活动。它既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和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处理、解决班级问题,开展各项活动的有效途径。辅导员要依靠班会的形式,开展德育教育,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主题,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这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辅导员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有计划引导学生,既可以达到提高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的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自理自治能力,从而达到巩固班级体和良好班风的目的。

3.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生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党中央、政治教育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对高职学生的管理更应如此,学校管理者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学校做出的每一项决议,每一个规则要有益于学生发展。管理者应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空间,任其自由发展、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要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自身管理和学校建设中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多主办一些学生们关心和感兴趣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自身享有许多权利,但同时也要承担许多义务,学校的一切都与自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坚持以人为本,要注重刚性与柔性的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利用约束、监督、强调、惩罚等刚性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学生,严肃学校的法纪,创设稳定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但规章制约调控的管理方式却是刚性的管理行为,在目前新的发展形势下更需要从“刚性的制度”转向“柔性的教育”,做到刚柔并济的管理机制,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力。辅导员运用自身的正能量,积极引导学生、感化学生从而实现柔性管理。柔性管理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既满足了“90后”所追求的人格独立与个性自由,又满足了他们被尊重的感情需求,让每位学生学会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对班级的向心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

5.坚持以人为本,要采用常规性与创新性思维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高职学院要坚持全面发展,学校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面向全体学生,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等常规性的事务管理。但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如果高职院校以一种模式、一种要求去教育所有学生,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才能和特长的发展,因此,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对指导工作的特殊规律的非常规管理十分重要。作为辅导员,在贯彻全面发展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在时间、空间和精力上确保特殊资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自己能力,把自身潜力和发挥到极致,要敢为人先,敢于探索。在学生管理中,创新有赖于常规管理工作的完善,而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是使学生管理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总之,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方位的人才。

[1]刘涛,宫翠萍.浅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

[2]面对“90后”大学生的辅导员工作思考[J].文教资料,2010.

[3]丁萍芳.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现状及其培养[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05).

[4]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2010.

猜你喜欢

班会辅导员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