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三步训练法

2014-08-15邹积艳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全科表达能力口语

◆邹积艳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对学生实行“三步走”口语训练法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三步走”是指“读—说—讲”三步,这三步必须一步一步地走,从低到高,从易到难,像登台阶一样。先要能读,然后要能说,最后要能讲,这样才能逐步登上高峰。

第一步:“读”的训练

朗读是口语训练的基础,它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是最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通过朗读训练,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敏锐的语感,为说好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1.“读”的内容

可以是课本范文,也可以是报刊杂志上的内容,题材可以分门别类进行。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新闻、发言稿、解说词、悼词等都可。

2.读的要求

一要做到出声朗读;二要做到熟练;三要做到吐字清晰,尽量不要漏字、添字;四要做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

相较于其他专业和学科,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起步晚,针对全科医学的专业化教育始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时期[4],无论是在院校教育还是毕业后教育中,全科医学专业的双语教学鲜有提及[5]。但随着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机遇与需求同样与日俱增。同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的社区卫生中心工作中,全科医师对英语能力存在巨大需求,一方面社区的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并更加深入国际化,另一方面随着全科医师对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学历提升、阅读文献时均需要良好的专业英语能力,因此,语言作为学习专业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全科医师的双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6]。

3.读的方式与途径

课堂上,老师要提问朗读,逐次安排,每人都要轮到。课余时间,要求学生每天必须自己朗读一两篇文章,并且要求班级学委主持,每天利用自习十分钟时间,由一个学生给大家读段新闻,每天换一个人,这样既锻炼了朗读,又使学生们了解国内外大事,丰富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在“读”的训练中,老师要先给学生介绍些朗读要求与技巧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先从理论上明确,再在实践中锻炼,训练中老师要因人适时地加以指导,并可举行各种朗读比赛,来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第二步:“说”的训练

“说”是对头脑中已有材料经过条理化、系统化,借助于有声语言表达出来,它比“读”要难。因为读只是对现成材料进行加工,不需思考,整理,只要掌握技巧即可,而说除了有技巧外,还要反应敏锐,表达灵活,这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必须多练。

1.“说”的内容

主要围绕日常说话与交往所需的内容进行,如介绍,倾听、交谈、应酬、阐释、说服、答辩、反驳、即兴发言等口语训练内容,教师可以有计划,分步骤从易到难进行单项训练。

2.“说”的方法

每项训练前,老师都要先给学生讲授技巧与要求,然后再进行训练。比如,新生入学初,一般介绍应该抓住什么?特殊场合应突出什么?不同的名字,不同的场合,可根据各自情况,选择介绍方式。如毕业前,可给学生讲讲应聘时自我推荐过程中应突出什么和注意什么?然后再逐一训练,这样适时穿插口语训练内容,既配合了教学内容,又对学生有实用价值,学生也愿学愿练。

3.“说”的形式

一是学生之间可两人一组互相提问,交替阐述。二是开设讨论课,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可发表不同见解、观点,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三是设计专题课,老师出一些题目,或设置情境,让学生抽签回答,如说服别人,应酬事宜,反驳例子,提问与回答的技巧例子,让学生这样做,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考查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步“讲”的训练

“讲”是口语表达较难的一步,讲什么,怎样讲都要经过头脑加工,才能表达出来。“讲”一般都比说的内容要长,“说”一般是互为的,可双方穿插进行,有思考余地,而“讲”一般是一气呵成,要观点明,思路清,并且较系统、完整,所以老师更应训练学生会“讲”,“讲”的训练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1.进行复述与讲述的训练

复述和描述是把听到的或看到的事转述他人,既要忠于原材料,保持信息完整,又要不照本宣科,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这项训练既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组织语言的能力,又可考查学生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应重视此项训练。

(1)训练内容。可复述看过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的故事情节,可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某事,也可讲校内外或国内外新闻,还可描述介绍自己的家乡或某位人,某个难忘的事等。

(2)训练方法。可结合授课进行,如概括文章大意,复述文章情节,讲述文中某人的经历,也可单独设课,讲讲自己经历过的趣事或难忘的事,还可利用每次课前进行,抽出5~10分钟时间,让学生讲一段话,内容不限,形式灵活。每次课轮一个,让学生事先准备,开课就讲,锻炼了学生,丰富了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设口头作文课

在复述与讲述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进一步锻炼学生思维与组织语言的能力。此项训练可由易到难进行,开始时可让学生自选内容,不限时间讲出。如:谈谈自己,介绍家乡,描述母校,老师或同学,讲一件难忘有意义的事等。再进一步,老师可布置一些文题,让学生写出提纲再讲,最后可当堂布置文题,给时间思考,然后当堂讲。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会“逼”学生讲出好文章来。

3.进行演讲、辩论比赛训练

演讲与辩论是一种综合的口语表达形式,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所以,教师可分门别类给学生介绍,区别好一般演讲与比赛演讲,日常论辩与专题论辩的特点,方法,然后进行训练,通过班级讲,年级讲,学校讲的形式,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当然此项训练,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演讲与论辩的好手,要因人而异,一般说来,能对就职、竞聘演说,大会发言,日常论辩掌握就可。

总之,口语训练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应该强化训练,针对专业特点,有所侧重,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并非易事,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登不上山顶,但只要有恒心,实行“三步走”口语训练,从能读到可说再到会讲,一步步踏实地走下去,就一定会取得好成效。

[1]李桂峰.高职语文教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分析.教师,2012,(23).

[2]朱彩虹.大学生实用口才训练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7).

猜你喜欢

全科表达能力口语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酒中的口语诗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口语对对碰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