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行“三学期制”所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2014-08-15张显云
◆张 俊 张显云 汪 泓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一、引言
传统的“两学期制”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处处都有教师的身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无从体现。当今社会已进入科技高速发展时代,知识爆炸是其主要特征,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以及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决定了他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为此,当前许多高校先后进行了学期制改革的尝试,开始实行三学期制,试图把推行学期制改革作为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以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有效变革。为满足这种新的社会需求,我校也适时地调整了教学模式,自2013年9月开始试行“三学期制”教学模式。通过这项教学改革,旨在解决诸如:“学生知识结构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师科研素质的增强”“学分制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水平提高”“学科优势整合”“边缘学科的融合”等各个教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然而,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部分高校实行“三学期制”的学期制改革以来的经验表明,“三学期制”虽然可以在很多方面改善现有的教学弊端,但要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优势,尚需解决很多问题。正如文献[3]指出的那样:“三学期制”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是简单地把两学期拆分为三学期那么简单”。事实也的确如此,一些已经实行“三学期制”的高校实践表明,实行“三学期制”会给现有的教学资源分配、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体系、教务管理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影响,只有根据本单位实际教学条件,主动开展教学改革才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根据贵州大学办学实际,分析了高校实行“三学期制”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做了分析。
二、实施“三学期制”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对“三学期制”缺乏广泛、统一和科学的认识,导致师生有抵触情绪
如果说任何改革都会碰到障碍,那么实行“三学期制”首要障碍当属师生的思想认识不统一问题最为严重。高校推行“三学期制”的根本目的是在短学期中开设大量选修课,这些课程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也丰富,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选择空间,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也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条件。然而,要保证开设足够的选修课程,那么原先的专业课时就势必会被压缩,这样一来,教师就必须精简教学内容,重新编写教案和课件。平心而论,这的确会给教师带一定的工作量,这是某些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之一。而对于某些专业(多为文科类专业),教师教学工作量本来就不多,而国内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条件中对教师工作量一般都有要求,如果达不到规定工作量,则不予评定上一级职称,这也成为三学期制不被欢迎的又一原因;再者,高校实行“三学期制”的目的之一是要在正常的两个长学期制中解放部分教师,使他们集中一段时间授课后有更多时间搞科学研究,然而这一良好愿望被某些教师理解为“压力”而非动力。此外,对于教务管理者而言,为同时协调和配合好“三学期制”和“学分制”教学模式,需要经常“加班”,尤其是在某些配套制度还未成熟前,这些“经常加班”的教师没有在物质上得到相应报酬。因此,产生抵触情绪也似乎可以理解。
2.对“三学期制”内涵理解不足,做法僵硬
目前,高校实行“三学期制”普遍做法是推行“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度”,其根本价值在于能够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较大的调整,使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和多元,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模式,它不仅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能为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创造条件。以课程设置为例,“三学期制”下的课程体系设置是一项根本内容,而课程设置与各专业具体特点有关,需要根据专业发展及需求科学设置。但从贵州大学目前试行阶段的课程设置做法来看,似乎对这一内涵理解有偏差。比如,各工科专业几乎都齐刷刷地把原实践实训课程挪到了暑期短学期中了,这一做法明显太过僵硬。诚然,“三学期制”中的短学期的确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达到切实增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和优化知识结构为目的的,但必须建立在顾及学科完整性和保证原有学期制的优势不丧失的基础上进行,某些课程及配套实训课程必须是连续的,不能将其拆分为两个或几个时期进行,这样会影响教学效果。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难以适应“三学期制”下学时压缩带来的冲击
“三学期制”对课程学时数压缩是常态化做法,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强,否则教学效果必定无法保证。据笔者所教授的两门专业课程《测量平差》和《大地测量学》来看,两者分别从原先144学时压缩至现在的64学时和48学时。两者都是对数学知识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需要与高等数学一样,做一定的课堂练习才能够完全掌握,而在学时大幅度压缩条件下,已不允许有课堂练习,大量练习必须由学生自己在课外完成,结果是这两门课程结束后试卷测试不及格率骤然上升。
4.“短学期”中缺乏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及手段
虽然“三学期制”是一种弹性学期制,各高校在实际实行时做法各异,但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在短学期中开设一定数量的个性选修课,这些课程的确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但问题是,当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有个性的专门人才,而是对人才接受其它专业知识的能力也提出一定要求,即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在践行“三学期制”时,必须同时在开设多少课程、开设什么课程上多下功夫去研究。贵州大学目前正在试行“三学期制”,这一改革是建立在原“16+2”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所谓“16+2”即在两个长学期制中,将最后两周定格为实践周,所有理论教学活动都必须在16周结束。同时,还通过开展院校两级“SRT”项目来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笔者以为,这些做法是好的,要继续保持,但是还不够。除此之外,短学期中,还应专门开设一些必要的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程或邀请相关专业领域学术专家或企业家走进讲堂做讲座来强化这一目标。
5.教师科研素质低,科研积极性不高
贵州大学新一届领导班子已明确提出办学目标,那就是要在若干年后,将贵州大学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领军型大学”。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首先要缩短贵州大学与国内各名校之间的差距,而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提高每位教师的科研素质。然而,从贵州大学目前的科研业绩来看,还远没达到国内高水平大学的要求,甚至中流大学也够不上。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科研素质偏低,科研积极性不高。长期以来,贵州大学一直以“立足贵州,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口号,但笔者认为,过去是过分强调“立足贵州”啦,许多教师的科研成果仅在贵州获得推广并取得奖项,而且这类成果也并不多,但在全国推广的成果太少。如今,贵州大学已于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211”大学,因此,“贵大人”理应有更宽广的视野,将自己的科研目光直接放在全国乃至世界,只有科学大视野,才能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另外,目前,贵州大学科研激励制度还不完善,这直接导致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例如,在推行全校大学生“SRT”项目之初,“SRT”项目的指导,教师虽然付出了许多精力甚至有时还有物质支出,但这部分工作量却得不到学校认可,更不必说报酬。
6.教务管理水平不高,后勤保障不足,协调工作不到位
高校实行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改革,根本目的是通过合理学期设置,不断凸现出制度变革的灵活性,改革两学期制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与高校推行学分制和选课制一脉相承,是一个有机整体。可见,“三学期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施不仅涉及到高校教学实验条件、专业师资队伍,而且也涉及到高校教务管理水平,尤其是在同时实行“学分制”和“三学期制”条件下,教学管理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目前,贵州大学由于已经实行了“学分制”,所以在应对选课制所带来的问题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管理经验,然而在“三学期制”下,如何合理安排有限的教学资源将直接关系到这一制度的实行效果,全体教务工作者都应认真研究这一制度改革对原教学管理工作带来的深层影响,适时调整工作方式,积极配合学校各项改革,保证“三学期制”的顺利实施。
三、结束语
“三学期制”是一项全面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涉及到包括气候、教学软硬件资源、学科特点等客观因素,也涉及到教师、学生和教务管理水平、后勤保障等主观因素,它不仅仅是学习时间上的改变,更是一种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系统教学改革工程。高校在实行“三学期制”时,教学者一定要从本单位办学的条件和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全面分析主客观原因,努力克服改革中的障碍,为“三学期制”的高效实施扫清道路。
[1]洪树琼,余莎,代卫东.高等学校推行三学期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3):16.
[2]徐永辉.我国高校学期制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47-48.
[3]孟瑾,林夏珍,徐达.我国高校三学期制改革的意义及其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166.
[4]张俊,张鹏飞.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测绘科学,2010,35(05):247-249.
[5]钟义红,张慧兰,林桂娟.高校推行三学期制的探索与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28(0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