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校友文化建设

2014-08-15◆高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母校校友三全育人

◆高 波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校友是一种潜藏在社会中可以服务于母校的“特殊”人力资源,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延伸和补充。广义上的高校校友包括在本校取得正式学籍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本校各类正式的专修班、研修班学生以及参加成人继续(网络)教育的各层次的函授生、夜大生,在本校工作过的正式教职工。随着高校校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如何推进校友文化建设、发挥校友在“三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校友文化的价值分析

校友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教育价值

校友是智囊团和智慧库,能为母校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高校校友学历层次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授课、讲座等方式将实践经验和最新成果带给学生,成为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的新途径;另一方面,校友们对母校办学的优势和不足有着亲身体会,能在学校的办学规模、定位、指导思想、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决策中献计献策,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思想库”。

(二)激励价值

校友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华部分,优秀校友的成长经历和成功故事将对在校生起到启迪和激励作用。学生通过展板、视频、画册、报刊等媒介,了解校友取得的优异成绩,进一步增强成长成才的信心;同时,校友的奋斗精神也可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启迪与激励作用。

(三)社交价值

校友活跃在各行各业,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校友的人力资源主要表现为校友所在的单位和行业,其可为在校生搭建从学校到社会、从专业到单位甚至到行业的桥梁,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校友的信息资源主要表现为社会和企业对教育的发展需求,校友将最新的需求信息反馈给母校,建立母校和行业、社会的互动机制,促进母校发展。

(四)经济价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家的财政拨款已无法满足大学的发展需要。分布在各行各业的杰出校友,一方面,以个人或单位的名义通过奖助学金设立、基建项目建设等方式捐资助学;另一方面,通过自身人脉关系和信息平台为母校争取行业、社会的多方资助,在母校拓展筹资渠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历史价值

对于学校来说,校友尤其是老校友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校友的一段述说、一张照片历数着母校发展的沧桑;校友的一项荣誉、一份成绩印证着母校发展的辉煌;校友风采、先进事迹、工作业绩,不但是国家和学校的宝贵财富,更是学校校史编撰的重要史料。

(六)品牌价值

每一个校友,都是母校向社会发出的一张最直观的名片,是社会观察母校综合文化价值的一面镜子,而校友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就,也是社会检验母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校友在社会中表现出的素质和涵养,都直接关系到母校的社会声望和公众形象。

二、校友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从“三全育人”理念出发,全方位、多层次地梳理校友文化,把高校校友文化建设与育人目标相结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新的教育资源。

(一)切实发挥优秀校友的示范作用

校友与在校生有相同的受教育环境,彼此之间的学缘关系在教育学生方面有很强的亲和力,其自身的品格和涵养,对在校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导向性和影响力。学校可以邀请优秀校友参与讲座、聚会等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也可通过报刊、广播、网络、橱窗等媒介宣传校友先进事迹,通过校友走向社会的奋斗精神、成长历程、成功之道、肺腑之言对在校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二)充分开发优秀校友的育人功能

校友文化,是学校育人的一种重要教学资源,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补充。第一,聘请校友参与教学工作。广大校友活跃在行业一线,他们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聘请校友返校授课或讲座,既可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又可帮助学生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完成学校到社会的过渡。第二,聘请校友参与学生管理。学校可以尝试建立“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校友+高年级学生+学生家长”的导学组织,在这个组织中,学校聘请合适的校友担任校外辅导员,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学生活动,对学生进行人生教育、经验传授、就业指导,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

(三)积极调动广大校友的感恩情怀

校友的财力资源在育人中的表现是一种反哺性的方式,其捐赠行为源自内心对母校的认同和回报母校的心理需要。因此,推进我国高校校友文化建设更需要从高校自身着手。第一,学校要克服校友工作理念落后、校友资源重视不够、主观认识偏差等不足,积极帮助捐赠单位或者校友争取政策,以提高校友以及校友所在单位捐赠的积极性和可能性;第二,学校要关注校友成长,校友取得成绩时要及时给予祝贺和鼓励,校友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第三,高校要通过多渠道为校友提供各类服务,做到学校关心校友、校友心系母校,形成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第四,学校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紧迫性、重要性、实用性等角度分析自身需求,从必要性、可行性、操作性等角度分析校友实力许可,并以此为切入口,积极做好有潜力向学校提供支持的校友及有关单位的工作,一旦条件成熟,及时促成捐赠义举。

(四)深入挖掘广大校友的社交资源

学校要以系统工程的方式,使校友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学校层面上,成立校友工作专职机构、落实专职人员,由分管校领导负责;分院层面上,安排一名院领导具体分管本院校友工作,并落实专职人员开展工作;管理部门层面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其中,帮助提供校友信息、联络校友等工作。通过建立例会通报、总结表彰等制度,形成校友工作新格局、新网络。

不同类别的校友,对学校发展的贡献是不一样的。从校友的发展来看,总体可分为事业刚起步、有一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退休四个层次。其中,第三层次的校友或是在学术上有突出成就,或是政府部门的领导,或是经营有道的企业家,他们具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和深远的“名片效应”,因而是校友资源的重点挖掘对象。另外,校友的基本状况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挖掘校友社交资源不能只盯着一个目标,要分层次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

[1]姜全红.关于高校校友资源开发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6,(05):47-49.

[2]王丽萍,邱红玉.高校校园文化视阈下校友文化建设探析[J].四川戏剧,2013,(01):125-127.

[3]詹美燕,楼建悦,郑川.高校校友资源应用于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04):86-89.

猜你喜欢

母校校友三全育人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校友风采
告别母校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母校情
校友风采
亲爱的母校,你还好吗?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