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基础教育信息化调查研究

2014-08-15邢西深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年23期
关键词:沧源教学点全县

邢西深

(中央电化教育馆,北京100031)

一、概述

2010年7月,国务院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单列一章,并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2012年2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今后10年发展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至此,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由于历史条件和客观因素,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一直处于薄弱环节。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中缅边界中段,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区和佤文化的发祥荟萃之地。佤山沧源是解放后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民族直过区”,是集“老、少、边、山、直、穷”于一体的国家重点扶持县。

2013年3月,教育部启动了滇西边境山区扶贫工作计划,派遣优秀干部到滇西地区挂职扶贫。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挂职工作期间,笔者深入全县广大中小学和幼儿园,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讨论、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全县教育及教育信息化情况。

截止到2013年底,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08所,其中职业学校1所、高中1所、幼儿园4所、初级中学9所、9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91所(其中教学点23个),有各级各类在校生27914人,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7.6年。

二、沧源县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1.建设了基本的信息化环境

近几年来,全县通过国家“二期贫义”工程、“农远工程”、“薄改项目”、“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项目建设机遇,加大了对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力度。目前,全县中小学共有19间计算机教室、12间多媒体教室、81套卫星接收设备、230套光盘播放设备,112间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23个教学点配备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接收设备,46所学校接通互联网。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为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创造了必要的硬件基础。

2.形成了初步的教育信息化资源

教育信息化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应用资源,县教育局在沧源教育网上开设“教育资源专栏”,供广大教师下载使用,并将国家通过卫星免费发放的资源定期下载后,发送给地处边远无法接收卫星资源的项目学校,供教学使用,减少教师在资源下载中的困难。广大教师也通过网上下载、个人制作、现有资源的二次开发等方式,收集整理信息化资源,用于教研和日常教学。

3.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

为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县教育局组织人员经常性地深入学校检查指导信息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开展全县远程教育光盘播放培训、远程教育校本培训、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多媒体电子白板培训以及“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等。有条件的学校不定期地对本校教师开展了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4.初步实现了教育管理信息化

现在,全县所有学校都配备了电脑,部分学校还接通了互联网。信息化设备在用于教学之余,还用于学籍管理、文件管理和课程管理等,初步实现了教育管理信息化。

三、沧源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数量严重不足

沧源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较少,县委县政府虽然高度重视教育,但是也只能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学校危房改造和学生营养餐改善等项目中,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家和云南省投资建设。

综观全县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数量缺乏,特别是学生用计算机严重缺乏。全县78个村小和教学点,仅有学生用计算机3台。全县108所学校中,只有19间计算机教室,12所中学各有1间计算机教室,全县91所小学仅有7所学校建有计算机教室。其中2间是2005年配置的,配置非常低,1间是无盘工作站,还有1间计算机教室的计算机是由各种不同品牌、不同配置的旧计算机组合而成,勉强能够使用。

2013年,云南省中小学生机比为27.3∶1,2011年全国中小学生机比的平均水平为13∶1。[1]截止到2013年底,沧源县中小学生机比为36.4∶1,小学的生机比是58.2∶1,远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在问卷调查中,“硬件设施缺乏”排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的第一位。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沧源县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信息化资源极其缺乏

信息化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核心和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有效使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对于像沧源这样边疆民族地区的学校,由于师资条件较差,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全县108所学校中,仅有7所学校建设有数字教育资源库,其它学校仅靠沧源教育信息网上的有限的资源以及教师从网上免费下载的资源用于教学,由于教学工作繁忙和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等原因,教师无法自主开发资源。信息化资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3.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高

近年来,全县对教师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但是由于培训经费等多方面原因,还无法做到教师的全员培训和信息技术全方位培训。全县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教学任务繁重,不少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教学之余还要承担住宿学生的生活任务,广大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信息技术。

在问卷调查中,“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缺乏”排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的第二位。实地调研发现,在应用电子白板进行日常教学中,教师仅仅使用了最基本的功能,仅仅实现了黑板搬家,许多便于教学的功能都没有得到很好使用。

4.县域内教育信息化发展城乡差距较大

从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调查统计和走访调研发现,全县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大差距。全县108所中小学根据信息化建设情况可以分为3类——村小和教学点、乡镇中心完小和中学、县城的学校。

全县78个村小和教学点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方面仅仅处在起步阶段。信息化设施都是通过农远工程、薄弱校改造、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社会各界捐赠的信息化设备,有些设备配置很低,因为维护运行经费缺乏和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等原因,有些设备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这些学校没有信息技术教师,任课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也较低。

各乡镇中心完小和乡镇中学基本上配备了一些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有的学校还有专职计算机教师,虽然不能实现班班通,但是可以满足教师备课和教研的需要,部分学校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有的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教师和学生具备了最基本的信息素养。

县城的国门小学、民族中学、民族小学属于县教育局直属学校。民族中学是全县唯一的高中,国门小学是近几年建设的学校。这3所学校的硬件和师资水平在全县是最好的。学校配备了必要的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和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信息化设备数量和配置比乡镇中学要好,学校每年也有专门的信息化建设经费,教师也是从全县招聘的优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较强。

5.信息化人才队伍极其缺乏

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但是全县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极其缺乏。全县108所学校,仅有27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这27名教师都在县城和乡镇的中学和中心完小,近90%的学校没有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平时教学任务繁重,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也有很大困难。

四、沧源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沧源县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还是比较落后,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地区,沧源县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特殊性,除了加大投入、改善信息化基础环境、做好教师培训、加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应用等工作外,沧源县还需要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采取具有地方特点的发展策略措施,大力发展全县教育信息化事业。

1.开展各乡镇中心完小、县国门小学教师与教学点教师对口帮扶,提高教学点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

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在基础教育,难点在教学点,关键在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严重不足。教学点地处偏远,经费投入少,基础设施差,教学点的教师普遍存在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现状。全县23个教学点,仅有教师68名。各乡镇中心完小和县城国门小学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普遍比教学点教师水平高,并且他们了解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存在的实际困难。他们完全可以帮助教学点教师提高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所以,可在全县各乡镇中心完小和县国门小学中选择信息技术能力强的教师,与这68名教师开展一对一帮扶。这些教师可采取现场指导、网络远程互助等方式,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对于帮扶者和帮扶对象,帮扶效果可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项指标。通过建立帮扶机制,提高帮扶效果,最终提高教学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2.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要重点关注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信息化在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师生信息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沧源县作为民族直过区,解放后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社会文化落后,人民对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很高的期盼。对沧源县政府来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地方财政投入很大,而政府财力有限,如果教育信息化不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政府也就失去了投资教育信息化的动力。所以,沧源县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一定要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工夫。

3.开发适合当地特色的教育信息化资源

教育信息化资源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资源的有效使用,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学习,易于理解;可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很多教学资源与沧源县学生的文化基础存在很大差距。作为一个民族地区,沧源的佤文化传统短期内还将存在,部分刚入学的学生在讲汉语方面还存在困难,有些学校用汉语和佤语双语教学。所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社会资源,或者组织当地教师,开发一些适合当地教师和学生使用、具有佤文化特点的教学资源,这样在当地更能发挥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作用。

4.近期内实施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缩小县域内教育信息化差距

沧源县地处边疆山区,山区人民居住分散,为了解决孩子就近上学接受义务教育,全县23个教学点还将在近期内广泛存在。为教学点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配置优质师资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教育部组织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能够较好地解决沧源县教学点目前存在的实际困难。该项目由国家为教学点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教学点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优秀数字资源开展教学,能够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从而基本满足边远农村山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有助于缩小县域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差距。

五、结束语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沧源县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有了快速发展,但是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地区,沧源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地方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帮扶,特别是采取适合地方发展要求的发展策略,沧源县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得到快速发展,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1]王建颖.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督查推进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ynjy.cn/chn201004051544082/article.jsp?articleId=91907377.

猜你喜欢

沧源教学点全县
提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探析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沧源佤族革命历史档案展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生动课堂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沧源翁丁山地佤寨的空间布局及形态分析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要求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