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08-15吉玉
吉 玉
(扬州市汶河小学,江苏 扬州225000)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随着现代多媒体的发展,许多老师总希望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笔者曾在中小学和师范院校听了若干公开课,结果发现上课的教师均喜欢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里引发一个问题,即现代化的多媒体介入是不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根本特征?是不是每一节课都必须借助于多媒体才算成功?笔者认为,现代化媒体进入课堂是教学的进步,但一味强调多媒体教学,有待商榷。
一、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
多媒体作为教学领域中的重要资源,它所关注的不仅是投影、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本身,而是这些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人力资源和潜能的开发,多媒体的应用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大势所趋。
多媒体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作为现代化标志的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在校园的很多教育场所,对学校的教学、工作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能提供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环境,必然会对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多媒体能够直观再现教学内容,这样的特性与功能是教师个体的体态语所不具备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倡导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数字技术不断发展,融合了当前的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于一体,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无论是技术手段还是技术理念层面上与原来的多媒体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的多媒体,实际上是靠计算机来实现的。
当前,多媒体已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选择和应用多媒体与继承传统教学的有效成分,两者有机结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形成有效的教学结构,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这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进步。多媒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的辅助工具,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的高度交互性进行自主学习,挑选知名教师和专家指导。但必须指出,任何一种多媒体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在不同的场合下两种教学手段各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直观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动力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通过多媒体的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强化了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理解性。多媒体的介入使抽象知识形象化、静态知识动态化,克服了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生硬、抽象等不良倾向,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方式和过程产生了一种质的变化,实现了声形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习心理状态能维持更长时间,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益。
二、过度“现代化”已成为教学的一种负担
教学现代化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但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有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产生曲解,将多媒体无休止地引进课堂教学,甚至泛滥,这对课堂教学来说,有一定的副作用。
1.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
由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过度使用,教师教授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依赖于多媒体的作用,使得知识的传授变成多媒体的附属物,教师也成为多媒体的“奴隶”,教师应有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被多媒体所左右,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必须根据多媒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可能会打乱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顺序,对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2.师生互动形式化
师生互动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教育沟通推进教学内容的传递,有益于学生和教师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有益于对知识的理解。但由于多媒体的使用,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多借助于多媒体,师生之间的交流趋于一种形式化范式。
3.教学内容被割裂
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是一个整体,不容分割,这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取向。多媒体的滥用,使得原本有序的教学内容不得不进行重新整合,但由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整合中差异明显,有的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的选择,而有的则是根据现有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的拼盘。
三、教学艺术性的诠释
教学艺术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知识的内在特质,对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和优化教学方法,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提高学生学习实效的过程。
1.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
这是教学艺术性的基础。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教师的“教”以及多媒体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心的。因此,教学过程及内容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反应、体验、发展为标准,研究和组织教学过程必须认识和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机制、特点和规律,教学的重点应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并在教学交流过程中确立足够的学习自信。
2.教学过程应凸显教学个性
这是教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个性化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能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性的教学范式,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而所具有的教学品质特征。教学个性不仅需要有充沛而适度的情绪与专业的治学态度,还需要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合作态度。在今天的信息社会,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彰显教学个性不仅是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更主要的是如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帮助小学生理解知识,读懂文化,弘扬自己的教学个性。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有效的资源进行开发,形成有鲜明个性特色和差异性的教学模式,既保证对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教育方略,也必须确保自己的教学主张到位和创新。
3.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
优质的课堂教学都必须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和谐统一的过程。在新的多媒体面前,教师和学生是直接的、平等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获取的知识不亚于课堂上获得的。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教师传授知识,而是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进行有效建构。在教的方式上,教师不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认知视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语感进化,促进学生对语文有一个清晰的教育认知。在新的多媒体技术背景下,教与学的统一已成为现实,教学统一必须建立在师生教学共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有效的交流渠道,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需要配合默契,促进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4.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生命线
这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教学效率是将学生在课堂上取得的有效收获所消耗的时间与教师和学生投入时间总量之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与完成教学任务无关的时间消耗,教师如果花大量时间去调节多媒体,这势必导致教学时间的浪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克服那些无效或负效的教学活动,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以提高教学效益。
四、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所起作用究竟多大,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使用和合理安排则是现代化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的教育问题。
1.多媒体必须为教学主体服务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作用的定位必须由教师辅助教学工具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具有明显的服务性。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实践,进一步建构适合自己成长的内容体系,克服学生成为学习的容器的不良倾向,为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交流过程中借助的平台,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双主体。多媒体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并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进行有效选择。
2.多媒体是辅助手段
多媒体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辅助手段,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成本,充分发挥已有的教学资源。多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必须遵循教学的有效性原则,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情况的需要,科学介入到教学活动中,以丰富的表现手段,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克服时间、空间、运动状态的限制,帮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理解知识。
3.多媒体是有选择性的
一节课上多媒体的使用不能求全,而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使用。首先,在工具的选择上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充分发挥多媒体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有效选择,帮助教师和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果一味地强调多媒体,势必会导致为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这是现代多媒体发展的一个误区,不宜提倡;其次,在使用时间的选择上,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科学安排,也就是根据教学经验,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上可能发生的变化,针对这种心理变化,不失时机地发挥多媒体的刺激作用,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或帮助学生将不良的学习心理状态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确保学习有效进行,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时间与时机。
总之,多媒体改变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教学理论、教学思想乃至教学文化和教学体制产生根本改变。多媒体只有充分发挥其效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使之整合到我们的教学中去,像粉笔、黑板一样成为教师的良好伙伴。也只有这样,多媒体才能真正为我们的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