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和”与“和合”的关系探讨——兼论二者的现实价值

2014-08-15邓双全叶小玲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和价值思想

邓双全 叶小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中和

“中和”二字出自《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等情感在没有激发之时所具有的本然状态叫做“中”,此为人之“性”;在激发之后而又都“中节”就叫做“和”,此为人之“情”,性情合一,“大本”、“达道”合一,便能“致中和”,则“天地位”、“万物育”。这里不但解释了“中和”的涵义,更表明了其价值。朱熹在《中庸章句》注释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也。”《广雅》:“和,谐也。”“和”就是和谐的意思。“中和”连在一起,本指中正、平和,以后引申为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种原则和追求,即“致中和”。

暨南大学龚红月教授,根据30年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的深刻体悟,从文化行为学和系统理论的角度审视《易》中的“阴阳”构成,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诠释“中和”结构,提出“中——和”的系统观:“中”是个性,是区别于其他事、人、物的自己的特征,是立场,是不变,是清高;“和”是关系,是圆融,是接纳,是宽容,是变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与他人、事、物协调的品德。儒家讲“中”,道家讲“和”(庸),两者看似不同,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中和”来自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意指坚持个性——“中”,并建立与他人他事他物的联系体系——“和”。“中”与“和”,两者都重要,缺一则不能构成系统。

一个“中”字,便包含了我国几千年来信守的为人之道,处事之法。儒学本质上便是中和之学,中和之道是儒学一以贯之的道统核心和本质。一部儒学发展史,便是一部中和之道统传史,一部中和哲学发展史 。[1]“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追求的最高价值,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根据,是一种相反相成、相辅相济的过程,也是天、地、人、事、物,都要追求的统一状态。有了事物之间的矛盾性、对立性,才会呈现出和谐、均衡、协调的“和”的状态。

二、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合

“和合学”是中国人民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张立文教授提出的一种哲学和文化理论。“和合学”这个理念开始构思于1987年,随后在 1989年6月出版的《新人学导论》中,他提出了“和合型”人格及人际关系等概念,这可以看做是“和合学”的雏形。1990年在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9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张立文教授对宋明理学又作了新的探索,开始提出了和合学的思想。1991年3月张立文教授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分别作了关于“和合学建构”和“和合学概述”的演讲,其提出的和合生存世界、和合意义世界、和合可能世界三界的构建受到了日本和国内学界的逐渐重视。1993年10月,在《理学的演变与理学的超越》一文中,他首次给“和合学”下了一个定义, 认为“和合学是中国文化精髓和生命的最完满的体现形式”。1996 年12月,《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一书出版, 标志着“和合学”体系的正式确立。

《说文解字》:“合,合口也。”有闭合、融合、汇聚、合并、符合之义。“和”有和平、和谐、相应之义。和合放在一起,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间的诸多元素互相冲突、融合, 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诸多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主要包括五种含义:差分与和生、存相与式能、冲突与融合、自然与选择、烦恼与和乐。这里的“和”按照张立文教授的释义,这里的“和合”五义内在包含着“融突关系”,即:差分——存相——冲突——自然——烦恼=突;和生——式能——融合——选择——和乐=融。融突的提升,即是和合。其总公设为:

冲突 交媾 融合 生生 和生

(差分) (絪!) (和合体)

张立文教授指出,任何差分异质元素转化为和生或合生,都需要通过“交媾”、“絪!”这一中介系统来实现,阴阳交合,和而生生,和合生生不息。[2]通过“三界六层”、“八维四偶”等一套庞大的逻辑架构和理论体系加以论证,他认为,“和合”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并将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确定为“21世纪人类最大的原理和最高的价值”。学者蔡方鹿认为,张立文教授不仅提出和合学之体,而且重视启动和合学理论原理,即体的和合学,使之转换为用的和合学。研究和弘扬中华和合文化,对内有利于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对外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潮流,赋予其新的时代意蕴,使之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无疑具有光明的前景。[3]

三、关系:继承与发展——补充与融合

对于“中和”与“和合”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学者认为,二者根本无法在一起比较,因为“中和”二字早在两千多年就已经出现在四书之一的《中庸》当中,并有着直接、明确的定义,经过历代文人学者的论述,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而“和合”二字最早出现在《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 以保于百姓者也。”这里的“和合”只是一个动词,表示融合、协调的意思,并没有特定的含义。虽然在其后的古书中也有过二字,但从来没有专门的论述将其归纳为一门学问,甚至连“和合”这两个字的提出都不被一些学者认可,更遑论其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生命最完美的体现形式”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存山教授认为,“我们也看不出‘抽象继承’、‘创造性解释’、‘创造性转化’、‘综合创新’等等如何得到‘落实和安顿’”。[4]另外,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在一次访谈中对中国文化中“和”的思想与张立文的“和合学”也表示了自己另外一些看法,他说:“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为一个‘和’字,很有价值,强调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共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我认为,把它搞成那么大的体系,那么多的概念,是烦琐哲学。就那么点东西,写一篇文章就足够了,没必要那么烦琐。”[5]

(一)人文关怀上的一致。在人文意义上,“中和”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天人合一,儒家强调以天合人,到了西汉董仲舒,他把儒家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通过把上天的意志和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使得封建王权带有了“天”的意志,从而儒学成为一统天下的官学,其根本意旨都在为人的生命存在确定一个形而上学的价值根据,使“天”的意志适合人的价值追求。儒家的《易传》和《中庸》中,以中和之道为天人合一的本质的思想就非常明显。儒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便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中,“人和”是最为突出的,原文中的“人和”是指作战得人心,上下团结,万众一心。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得民心者得天下,“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古代思想中“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思想都体现了人的价值,特别是民的价值。“中和”力图使人们生活在一种既考虑他人利益又兼顾自身利益的和谐状态,即能够“致中和。”

“和合”是对中华人文精神的继承,人文精神的重要意蕴是人的生存、为什么生存和怎样生存,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痛苦的解脱和思考,“和合”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一种属人的终极关怀。[6]和合学对传统天、地、人三界的划分也突出了“人的意义世界”,北宋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语录中》)。天地本无心,但天地生生不息,生化万物,但是人把自己的意志赋予天和地,天和地因为人的价值才有了意义和价值,天地由于满足人的需要而获得意义和价值,人在定位天地的同时定位自己,“和合”与“中和”所指向的人的价值一致,都是探讨人在社会中的生存、活动问题,从人文意义上来说,它们都指向了人的精神追求。

(二)终极目的上的一致。“中和”的核心是“中”还是“和”?“中”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相切合,追求“中庸”、“中道”,凡事不偏不倚、无不为而无过为,是一种适合东方人心性的处世哲学。而“和”应该是一种和谐、协调、融合、舒服的状态,“执两用中”、“允执其中”的结果便是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因此,“和”是目的,“中”是手段,“中”最后的诉求是“和”,因此“和”是“中和”核心;反之,“中”是目的,“和”是过程:相生相济、相反相成、相互融合是手段,是为了达到“中庸”的状态。当然,如此一来,我们便会陷入目的与手段谁先谁后、孰轻孰重的争论,而且,很有可能是无解的。

“中和”二字无论是强调“中”还是强调“和”,二者合在一起自然升华了各自的涵义。在考察清华简《保训》篇里面“中”字的含义时,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赵平安就提出“中”是指治理国家的一种最好方法,而他的同事廖名春教授进一步指出这个“中”,内涵就是和,就是和谐之道。[7]“中和”二字的落脚点还是在“和”上面的,这与张立文教授提出的“和合”二字不谋而合。“和合学”的主旨是“和”,“和合”阐释了不同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对抗这种相生相济、相反相成的过程,最终也是达到“和”的境界。而且张立文教授还把这种“和”的状态分为了八种:形上和合、道德和合、人文和合、工具和合、形下和合、艺术和合、社会和合、目标和合。在这样的状态下,“和”的各种状态都有了完整的体系、充分的论述,古代中国社会人和、家和、政和在当代又有了新的提法与表述,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四、现实价值——“和”与“和谐”

当今,张立文教授提出的“和合学”用以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哲学上:对立以统一。“和”这个范畴的宏观意象十分庞大,天、地、人、事、物等各种意象都可以成为“和”这个过程或者状态中的因子,“中和”与“和合”思想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哲学思想。A、阴阳中和强调“和”的矛盾观,这是其最根本的特征。“中”是指矛盾双方的均衡、协调;“和”是指矛盾双方的相成相济与和谐统一;“合”本身就有融合、符合、统一的意思。阴阳相合而万物生,生生不息,对立以统一;B、和而不同强调“和”的联系观,这是其内在的特征。“和”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有差别的联系,“和”是差别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中和”思想和“和合”思想强调宇宙万物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互有差别,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和谐有序的系统。C、阴阳消长强调“和”的运动观,这是其显著的特征。《道德经》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交合,万物相生,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生生不息的状态,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观和发展观。《易传·系辞上传》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混沌初开,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运动的过程。

(二)政治上:和谐以治国。“中和”思想和“和合”思想都蕴含着深刻的治国理念,“为政以和”、“协和万邦”、“政通人和”等思想早已成为历代统治阶级的核心思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的民族。当今我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和”的价值是一脉相承而又发展创新的关系。早在古代,孔子便十分注重和谐以治国,《论语·雍也》中,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孔子希望统治阶级能够施恩于百姓,施行仁政。他在《论语·宪问》也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儒家思想历来反对“苛政猛于虎”的治国方式,古代治国思想中提倡的“仁政”目的也是能够使君臣、君民、社会达到“和衷共济”,从而达到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三)道德上:和善以安民。“中和”思想与“和合”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内涵,对于树立人们的健康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论语》:“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和”的思想还强调人与人、国与国、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一种平等,中国古代“和”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重大特征。不仅儒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有机部分的其它流派,如释、道、墨诸家,也大都主张人与人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和”。佛教反对杀生,主张与世无争;道家倡导“不争”,以“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为“三宝”;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尤为反对战争。“和”是宽容主义精神的表现,是理论理性的体现。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礼记》认为,乐以中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使人“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天下皆宁”。可见,具有中和之美的音乐能够使人陶冶心性,使人变得“和顺”。

总之,“和”的思想是“中和”思想与“和合”思想中的核心思想,它们都追求人和、家和、政和、国和的一种和谐状态。在哲学上,坚持辩证思维,蕴含着丰富的矛盾观、联系观和运动观;在政治上睦邻友好,国家安定,世界和平;在道德上,兼相爱、交相利,和谐共存。这些对于构建一个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和谐社会,国与国和谐共处的和谐世界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大行其道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1]董根洪.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6]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1.95-96.

[3]蔡方鹿.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研究概述[J].中华文化论坛,1997(2).

[4]李存山.“新气学”辨正——与张立文先生商榷[J].学术月刊,1998(12).

[5]张拴平.会通中西,综合创新——国学大师张岱年访谈录[J].社会科学家,2000(3).

[7]廖名春.清华简《保训》篇“中”字释义及其他[J].孔子研究,2011(2).

猜你喜欢

中和价值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科学家摸清HIV-1中和抗体产生途径
半碗粥道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