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的民生观及其当代启示

2014-08-15刘於清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孙中山资本主义

刘於清 易 瑜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即指百姓。《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即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因此,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状态,包括基本发展权利、基本发展机会和基本权益保护等方面。民生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重视和改善民生是每一个执政党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也是其必然选择。孙中山集毕生精力,致力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提出了以民生主义为核心的三民主义指导纲领,探寻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真理,希望使中国走上一条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道路。挖掘孙中山民生思想的深刻内涵,深入研究孙中山的民生观,对推进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孙中山民生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统治日益腐朽,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人民大众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等势力的压迫之下,苦不堪言,国家积贫积弱。孙中山民生观的形成经过长时间的孕育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国际背景。孙中山旅居海外多年,对资本主义有着深入研究。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各资本主义强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发展使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物质财富积累迅速,社会矛盾也开始凸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难以调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各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此起彼伏、规模日益扩大。孙中山在海外旅居多年,认真考察了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对资本主义有着相当程度的研究,一方面他看到了资本主义可以极大地刺激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会造成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因此,孙中山说:“资本主义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要扬善果,避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孙中山辩证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带来的后果,认为要阻止中国出现欧美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局面,非讲民生主义不可。在孙中山看来,中国目前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是后发国家,资本主义还未发展,受资本主义弊端影响不深,所以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要以老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前车之鉴,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以便不经过革命而直接实现社会主义。同时,孙中山根据他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遂提出了平均地权想法。他强调指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社会和经济上改革,首先必须解决土地问题。以土地改革为基础,最终提出平均地权思想,成为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思想。

二是国内背景。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入侵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雇佣工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发展。洋务运动以后,一些开明地主、封建官僚、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发展趋势不错,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帝国主义势力的干扰和封建势力的束缚,在夹缝中生存。因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其阶级局限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最终没能成为中国近代经济的主导。在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也没能在改革中掌握实权。20世纪初,受西方民主思潮影响,晚清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实行改革,形式上打着西方君主立宪制的旗帜,实质还是封建统治阶级为扼制不断兴起的革命而采取的自救措施,以求自保。民族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没能在改革中掌握实权,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潦倒,民生凋敝,仍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孙中山正是在这样一个国内大环境之中,亲眼目睹了晚清政府的腐败、独裁、专制、卖国,产生了推翻腐朽清政府的决心,以谋求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为目标,探索中国富强民主道路,正如他在《兴中会章程》中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要振兴中华。”因此面对国内的现实状况,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土地国有”、“平均地权”、解决贫富不均等为核心的民生思想,进一步促进了孙中山民生观的形成。

二、孙中山民生观的主要内容

孙中山提出了以民生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重心,体现了他致力改造社会、寻求人类解放之路的理想蓝图,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阐释民生的基本内涵。孙中山认为:“在科学范围内拿这个名词用于社会经济上,就觉得意义无穷了,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下一个定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孙中山的这一定义,集中反映了其民生观的核心内容,民生问题就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国家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他指出,“吃饭是民生的第一个重要问题,穿衣是民生的第二个重要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民生问题,并不是要解决安适问题,也不是要解决奢侈问题,只要解决需要问题。这个需要问题,就是要全国四万万人都可以得衣食的需要,要四万万人都是丰衣足食。”孙中山还把解决民生问题看作是实现人类幸福的必由之路,他指出,“民生能够实行,社会问题才可以解决;社会问题能够解决,人类才可以享受很大的幸福。”由此出发,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

第二,提出“以民生为重心”的思想。孙中山指出,西方实施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提高,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生产,机器代替了人工,失业人数增加,衣食住行难以保证,由此产生了社会问题,即民生问题。他还指出:“社会的文明发达、经济组织的改良和道德进步,都是以什么为重心呢?就是以民生为重心。”“人类解决生存问题,才是社会进化的定律,才是历史的重心。”“民生问题就是生存问题”,“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孙中山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看作社会基础和历史动力,具有深刻的哲理,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的需求之上的,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孙中山指出的人类求生存,包含了两层意思,低层次是人类要解决吃的问题,这是生存下去的前提;高层次的意思,指人类对物质、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生活需求,正是人民对更高层次的生活永无止境的追求,社会才有不断发展的真正动力。

第三,提出发展农业,增加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思路。孙中山认为,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生产粮食的大工业。孙中山主张用先进的机器设备来装备农业,通过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来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增加粮食生产。他指出:“中国几千年来耕田都是用人工,没有用过机器,如果用机器来耕田,生产上至少可以加多一倍,费用可减轻十倍或百倍。向来用人工生产,可以养四万万人,若是用机器生产,便可以养八万万人”。孙中山还主张通过科学施肥的办法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他说:“要增加农业的生产,便要用肥料;要用肥料,我们便要研究科学,用化学的方法来制造肥料”。除此以外,孙中山还从培育优良品种、防治病虫害、防灾减灾等多方面论述了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问题,并且强调中国农业要发展,就要采取大规模的机械化,并要科学化,培养专门的农学人才,引进西方农业发展中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些发展农业方面的举措,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第四,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思想。孙中山认为中国的民生问题,主要在于农民的民生问题。农民民生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因此他说:“解决好了土地问题,民生问题就能解决一半。”孙中山强调要把土地分配给缺乏田地、沦为佃户的农民去耕作,并设想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他说:“对于地主,要解决农民问题,便可以照地价去抽重税;如果地主不纳税,便可以把他的田地拿来充公,令耕者有其田,不至纳租到私人,要纳税到公家。”孙中山还把农民困境的改变与“土地国有”联系起来,设想在“土地国有化”以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与平均地权的思想相联系。孙中山还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节制资本的主要内涵,在于限定私人资本的经营范围,他认为,“(中国实业)其不能委诸个人及其独占性质者,应由国家经营之。”“国家一切实业,如铁路,电气,水道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

第五,提出“振兴实业”和“分配公平”的思想。孙中山针对中国贫穷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的现实,疾呼:“废手工采机器”,即以机器代替人工,这就是孙中山的实业革命。在孙中山看来,中国只有进行实业革命,走工业化道路,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处境,从而迅速振兴。孙中山指出,解决民生问题必须抓住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发展物力”,亦即“振兴实业”。他指出:“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实业计划》一书是孙中山实业思想的集中,书中提出了振兴实业的内容:放在首位的是要发展交通事业,大规模的建设铁路和运河;其次要开采矿产,由煤、铁入手,带动机器广泛使用,特别要注重机器的普遍使用和国有化;最后要发展机器制造业、轻工业。在孙中山看来,解决民生问题,生产问题和分配不公问题都要解决,分配不公也能影响民生,两者是要同时注重的。“我们要实行民生主义,还要注重分配问题。我们所注重的分配方法,目标不是在赚钱,是要供给大家公众来使用。”这一系列措施的提出,实质是孙中山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设计的一条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新道路。

三、孙中山民生观对当前民生建设的启示

孙中山的民生观,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民众最关注的民生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追求和新思维。孙中山民生建设思想内容丰富,这些内容对进一步加快推进当今中国民生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第一,坚持把民生建设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和议事日程上来。民生问题,对人民群众而言,是重要的生活问题,涉及个人衣食住行、家庭教育开支、医疗卫生支出、养老等方面;对党和国家而言,就是重大政治问题,民生问题解决不了,国家就难以长治久安。历史证明,民生问题的重视与否,影响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和政权的兴亡,哪个政党肯为百姓办实事,哪个政党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结束了战乱状态,国家和民族取得了独立,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一部分城乡居民进入了小康生活甚至是富裕生活阶段,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大学毕业生就业特别困难,城乡居民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等,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建设显得有些薄弱,因此,加快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要求,是推进执政党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民生建设是造福于民的根本大业,与人民群众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只有高度重视民生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从根本上取信于民,进而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第二,坚持以实现民众的迫切愿望和根本要求作为民生建设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民生建设不能由政府单方决定,而必须反映民众的需求与愿望,贴近群众实际和群众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需要。为此,我们必须及时了解掌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人民群众最想、最迫切解决的事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党的政策不能闭门造车,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基本权益。为此,我们政府应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生政府的建设:一是要大力发展民生经济,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展经济是民生发展的基本保障,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民生性服务业,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动力。二是要想方设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也是民生建设的重要问题。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还要在实践中总结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四是要注重解决偏远地区、重点地区、特殊困难群体民生问题,特别是农村民生问题,应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下,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美丽乡村和生态乡村。

第三,坚持把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出发点。民生建设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建设周期长,任务重,但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握好人民最直接、最关注的现实利益问题。孙中山民生观的最终目标是谋求国民的永久幸福,他认为民生是立国之本。党的领导人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把重视民生作为党的执政新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的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的十八大,把民生建设提高到重要位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等一系列改善民生具体目标,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就要求党和政府更加扎实的为民服务,当前尤其要认真做好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人民最关心的社会事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多办顺民意、化民忧、谋民利的实事,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 1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 9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孟庆鹏编.孙中山文集[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

[6]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 8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 7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孙中山资本主义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