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策略研究
2014-08-15马文斌
谭 静,马文斌
(1.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047;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100732)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分工体系重构、产业布局进入新一轮调整期,这不仅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也为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国际的产业转移,尤其是承接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目前,西部地区对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但对于如何借东部产业转移承接的力量,实现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同时有效做到趋利避害的问题等方面,重视程度稍显不足。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东业西移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负面影响[1]。如果忽略这些负面影响,盲目地承接转移产业,西部地区不仅难以在产业竞争性对接中取得预期的成效,而且可能会恶化发展环境,延缓区域经济的发展[2]。地方政府如何找准经济发展与生态的结合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现状
东业西移实际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四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这是多利益主体、多层次的动态博弈,从根本上说,是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经济利益的博弈,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博弈,也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博弈[3]。对西部地区来说,理性地承接产业转移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必须重视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承接转移的产业层次较低。当前,东部地区一部分产业主要是受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而内迁,其中以资源粗加工、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科技创新型企业较少。据统计,近年来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具体产业分布中,制造业占50.34%,房地产和建筑业占30.27%,农林牧渔及采矿业占6.1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4.1%,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1.31%,批发零售业占3.67%,而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和还不到5%[4]。采取东业西移战略的企业将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更多看重的是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低廉的劳动力供给、优惠的土地和税收等政策条件。这些产业虽然可以带动承接地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因为转移落后的产业、落后的生产力而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的大量占用等问题,不仅与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甚至还会导致产业结构失衡,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承接地产业基础及配套设施不完善。西部地区虽已形成机械制造、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生产、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化工、仪表、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集群,并且有了一些重要的特色产业企业和基地,但在园区规划上还欠科学。以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为例,经济较发达的“一圈”地区与经济相对落后的“两翼”地区中,“一圈”的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较大,设施较完善,但“两翼”地区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则较弱,导致各开发区(园区)项目之间原材料、产品的协作关联度不高,这不仅不利于上下游产品产业链的延伸,而且很大程度上还会影响产业转移的承接效果。虽然西部地区的不同区县各有特色,但由于部分区县地方政府没有进行详细的考察分析,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产业同构化现象较为明显的问题依然存在,其结果是最终导致本区县固有的产业特色消失殆尽。
3.与产业配套的服务业不够发达,市场中介发育不完善。在西部地区,与产业配套的相关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信息提供、广告宣传、金融服务、人才培训、产品检测认定以及律师事务所等中介领域发展不完善。导致转移到西部地区的企业融资难,成为发展的瓶颈。一些商业银行由于贷款手续复杂,审批时间过长,在个别相对落后的地区银行只存不贷,成为资金的“抽水机”,却把贷款投向了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此外,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建设较弱,从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县出台的招商政策和采取的措施来看,还主要处在提供廉价土地、税费减免、简化审批登记手续等初级阶段,而在企业投资和发展软环境的创建方面很不足,本地区各个部门招商引资服务形不成合力。另外,还存在政府土地配套费用太多、“保姆式”服务制度未能真正改变、以商引商作用没有发挥等问题。加之部分服务承诺难以完全兑现,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东部企业的转移积极性。
4.劳动力就业压力成为制约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瓶颈。一方面,西部地区普遍较低的劳动力素质制约了对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承接;另一方面,西移产业对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就业也会带来一定的压力。西部地区希望能够承接高梯度产业,因为处在高梯度的东部产业移入后必然会带来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从而提高西部地区整体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这不仅能在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还会使劳动的分工、组织、协调与激励更为有效,使得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节约劳动力的使用量。但是,高梯度产业西移的结果会相应地减少劳动力需求,导致当地就业压力增大。另外,东西部产业巨大的梯度差距,也会导致所需劳动力的层次存在较大差异[5]。加上劳动力供给结构调整的长期性特点,使得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劳动力结构不能完全满足西移产业的需求,出现结构性失业,进一步加大了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的压力。
5.东部产业的西移进一步增加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压力。由于地区间环境标准存在梯度差,可能会为东部地区已经或日趋淘汰的与环境不友好的技术、产品“搭便车”转移到西部地区提供了条件。从近几年来看,东部地区西移的高耗能、高耗材的产业不在少数,包括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冶金、建材等,随着西部地区这类产业的增加,必然会伴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这对于西部地区相对较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存在一定的环境危险。一旦资源开发处理不当,保护不力,资源破坏的代价会超过资源开发的收益,环境污染的速度会超过环境治理的速度,这不仅影响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会进一步增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外部成本。
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1.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机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几百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证明,工业文明在带来生产力巨大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过程中,也造成了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一体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的任务和挑战[6]。生态文明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和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并以此调节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全社会、全人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2.以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机制优化生产力布局,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总体生态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的理念贯穿到城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区域产业规划中,落实到城市圈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发展、流域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方面,在跨区域的视域下合理划分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探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突出特色的区域分类布局模式。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机制的重要内涵,也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3.以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机制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结合西部地区的特殊区情,加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力度,探索实施政府主导、农民自主、专家参与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形成城乡发展资源互补、发展要素互动的生态经济格局,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机制为创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将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探讨
1.强调生态效益,探索绿色GDP核算。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要求,强调产业发展的生态效益,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将具体产业的节能降耗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使有关统计指标能够充分反映产业发展中的资源成本和环境代价,探索建立考虑资源成本和环境代价在内的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化过程中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研究和建立科学和操作性强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发展生态工业园区,使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主体。承接产业转移,应相对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以生态工业园区为依托,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增长。各级政府应依据自身不同类型的比较优势,制定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各地区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产业,鼓励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构筑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以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吸引投资大、带动性好、关联度强的项目入园发展。并针对现有重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规模和技术优势,吸引为其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编织产业网,完善区域的产业链,提高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通过大力倡导生态经济的发展,发挥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发展具有产业特色的园区运行模式,提升产业聚集度。生态工业园区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重点选取符合构建循环经济的产业项目。
3.完善西部地区的地方环境标准,科学合理设置项目准入门槛。目前我国环境标准体系本身亟须进一步完善。尽管阻止污染产业转移的规定已出台,但由于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环境标准存在差异,导致西迁企业的工艺、产品缺乏约束力。因此应尽快完善西部地区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建设,以保护脆弱而极具生态服务系统价值的西部环境。对西部地区来说,承接产业转移是为了增强本地区产业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是为了实现一般意义的就业和企业代工。因此,地方政府要做好宏观决策和引导,合理地设置项目准入门槛,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招商指标体系,建立企业准入制度。在投资密度、每亩产出、产值能耗、环境污染等方面对不同的产业项目设立不同的“门槛”,确保引进低能耗、高效益、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对重点项目进行全面推介和对口招商,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重视技术、资金密集型重大项目的引进,力争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使西部地区在承接转移产业的过程中坚持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摸索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多赢的发展模式,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4.承接东部转移产业,进行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是指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排污权交易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以此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西部地区可借鉴国外排污权交易的成功经验,在承接东部转移产业时,通过排污权交易控制企业的排污量,从而达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局面。
5.重视人才的积累和储备。通过多种途径开发人力资源,为西部地区产业素质的提升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依靠吸收外来投资来提升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关键,是增强西部地区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只有通过技术的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才能占领产业制高点,消除与发达地区的产业级差。所以,必须重视人才的积累和储备,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他们获取掌握知识和技术的能力。
综上,对于西部地区这样的欠发达地区,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弥补自身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也要考虑到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不加选择地承接转移产业,西部地区不仅难以在产业竞争性对接中取得预期的成效,而且可能会恶化发展环境,延缓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明确自身的生态责任,完善生态服务,做到把生态决策置于决策的前端,则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时必须强调的重要问题。
[1]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王凡恩.产业西移与我国中西部生态文明建设[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8).
[3]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彭国川.统筹城乡背景下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西部论坛,2009,(1).
[5]马子红,胡洪斌.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探究[J].生产力研究,2009,(13).
[6]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