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等技术问题研究
2014-08-15王学琴邱信胜关福春刘勇
文/王学琴 邱信胜 关福春 刘勇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吉林白山134300
1 选择整地
1.1 播前整地
播前整地是为玉米高产创造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和适度的孔隙比例,从而调节土壤水分存在状况,协调土壤肥力各因素间的矛盾,为玉米的播种和种子萌芽出苗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肥地及贫瘠地均可种植,但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分枝多,要从土壤中汲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所以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地种植,才能获得较高产量。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开沟起垄播种。
1.2 注意选种
现在我们所种植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子,通俗的说法就是一年种(不能留种),主要是利用它的杂种优势,来提高玉米的产量、品质以及它的抗病性和抗逆性。选种不要选择隔年种,主要是发芽低。
1.3 施足基肥
基肥的作用主要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分,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 播种技术
2.1 适宜的播种期
适宜播种期应参考以下三个方面:(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3)保证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这对无霜期较短地区的玉米制种十分关键)。玉米发芽最低温度为6~7℃,10~12℃为幼芽缓慢生长的温度。因此,在土壤墒情允许的情况下(田间持水量大于60%),玉米适宜播种期一般掌握在5~l0cm地温稳定在10~12℃ 时播种,出苗较快而整齐,有利于苗期培育壮苗;播种过早,出苗时间延长,出苗不整齐,易烂种。如果考虑土壤墒情及保证无霜期较短的地区玉米能够正常成熟,可在5~10cm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适期早播。
2.2 播种方式
高产田宜采用宽窄行播种,行宽70~80厘米,窄行40~50厘米;中产田采用等行距播种,行距60~65厘米。
机械条播: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播前要认真调整播种机的下籽量和落粒均匀度,控制好开沟器的播种深度,做到播深一致,落粒均匀,防止因排种装置堵塞而出现的缺苗断垄现象。
人工点播:每穴播种2~3粒,注意保持株距、行距一致,同时保持播种深度的一致性。⑴播种深度。墒情较好的两合土和淤土,播种深度4厘米左右,疏松的沙壤土,播种深度5~6厘米,播种后及时镇压保墒,以利出苗。(2)种植密度。合理密植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过高过低都会导致玉米减产,玉米留苗密度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耐密品种4500株,0.067公顷左右,大穗型品种3500株,0.067公顷左右,高肥区可适当增加密度。(3)播种量。一般每0.067公顷2.5~3千克。(4)足墒播种。充足的土壤墒情是保证玉米苗全、苗齐的基本条件。在适播期内,要趁墒抢种,若土壤墒情不足,播种后要及时浇蒙头水。
3 田间管理
3.1 玉米苗期管理
主要是查苗补苗、间苗定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主要是为了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养分和水分,一般玉米长到3~4叶时就要分次间苗,间苗应当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病株留壮苗,基本上叶片数在4~5叶的时候就把整个田块的苗定好。如果要补苗,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补播种,必须在浸种催芽后播种;二是移苗补栽(移植的苗一般都要求在3叶期内,如果移栽的苗过大,成活率低),移栽后要浇足定根水。总的来说,无论是补播种或移苗都必须在3叶期前完成,补苗后施水肥1~2次。
苗期的虫害主要是地老虎,地老虎的危害主要是咬断幼苗近地面的茎部,使植株死亡,造成缺塘断垄,地老虎的防治可用50%巴丹可湿性粉剂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以1:50撒于玉米地中诱杀幼虫。
3.2 玉米中耕管理
玉米的中耕管理一般结合苗期和拔节期追肥来进行,6.5~7片叶时结合追肥进行小培土,11~12片叶时,结合追施拔节肥进行大培土。
4 防治病虫害问题
4.1 加大对新农药的试验推广力度
各级基层技术推广机构应针对本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有重点地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和生物农药的试验,从而总结出新农药在本区域不同作物上的最佳防治时期、最佳稀释浓度和最佳防治效果。坚决克服按照农药标签使用说明的防治范围、农药单位面积用量或稀释浓度,千篇一律的指导方式。有条件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还可以与农药经营单位实行横向联合,由农药经营单位提供农药和试验经费,农技推广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农药试验项目,以实现经营和技术互补、试验结果共享,为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高效、低成本、低残留提供科学依据。
4.2 深入开展基层农药使用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工作
随着农药品种的不断更新和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不少关于限用、禁用农药的相关规定,以及农药残留的质量检测标准。这就要求各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植保植检)机构,加大基层技术培训力度,深入农村广泛开展咨询宣传,特别是要将经过试验总结出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时传送到农民手中。使他们掌握如何选购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如何确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适宜时期、最佳浓度、具体方法的方法,熟练掌握安全施药技能和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具体标准。
4.3 全面推广统防统治,提高农药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统防统治是近年来推广的一项高效、低成本的集约化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其特点是:专业机防队人员业务素质较高,在选择用药、适期防治、浓度配置、安全施药等方面规范科学。由于其防治及时、统一,不仅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本,而且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4.4 健全农药监督管理体系,将经营管理与田间用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自《农药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农药经营管理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中要坚决克服对假劣农药只罚款,不处理的问题。否则,不合格的假冒伪劣农药在罚款处理后,还是流入市场。另外,要在管好农药经营市场的同时,逐步与农田用药的技术指导和有效监管工作相结合,特别是要抓好“菜篮子”的安全,让人民群众真正食用上放心合格的绿色农产品。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农田用药抽查监管制度、农贸市场准入制度,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真正做到限用、禁用高毒农药不在蔬菜、瓜果、中药材等植物上使用,未达到安全间隔期的农产品决不允许上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