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2014-08-15郭飞张娟方策刘士辉王银娟
郭飞 ,张娟 ,方策 ,刘士辉 ,王银娟
(1.上海格瑞产品检测有限公司,上海 201210,2.农业部设施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210)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非常重要。不解决好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农业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生产、加工和流通诸多环节,既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也需要法律、制度、监管方面的保障;既需要政府的作为,也需要企业、农户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中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并把它作为一项事关人民安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在抓。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农产品生产已基本上能满足国内城乡居民对食物消费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1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状况
1.1 数量稳步增长
我国有句古话 “民以食为天”。食物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食物供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20多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功创造出了仅占世界15%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生产出了占世界总产量21%的粮食,以占世界不到10%的土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人口的辉煌成就。
1.2 质量逐步提高
我国政府在解决农产品数量安全的同时,也着力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早在1992年,中国政府就做出了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经过10余年的努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粮油产品。优质稻米发展迅速,按中国国家行业标准判定,优等品率已达到了25%以上;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已占小麦总种植面积的20%以上;“双优”油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占油菜总面积的45%以上。
精瘦猪肉、中高档牛羊肉、特种畜产品和名特优水产品等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日常消费食品,良种肉鸡、蛋鸡基本实现了良种化繁育、专业化生产。鲜活水产品和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大的提高。
果茶产品。果品花色品种增多,优质水果比例明显提高,优等品率超过1/3,果品包装上市率大幅度增加,中国的果品基本实现了周年均衡供给。名优茶生产快速发展,已占中国茶叶总产量的20%以上。
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2.1 农业技术标准渐成体系
到目前为止,我国政府已组织制定农业国家标准400余项行业标准1 200余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199项,农业地方标准1 6万余项组建全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多个。标准范围从农作物种子、种畜禽发展到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热带作物、饲料工业、农机化、农村能源与环境、农业高新技术等各个领域。标准的内容也从原来的产品标准延伸到关键技术以及加工、包装、贮运等各个环节。
2.2 检测检验体系逐步建立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筹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业部在全国规划建设了179个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目前已有164个部级质检中心获得农业部的授权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同时已有近50%的省(区、市)建立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400多个县建立了以速测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
2.3 认证体系建设开始起步
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便开始了农产品质量认证认可体系的建设。目前已建立水产品、绿色食品、农机产品认证中心并投入运行。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自1990年开始在全国倡导、推动发展绿色食品,并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具体负责绿色食品的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已有近1500家企业的近3 000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绿色食品年实物总量达2000多万t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出口创汇近4亿美元,受保护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农田、草场、水域)面积达386.67万hm2。
2.4 执法监管力度加大
为保护消费者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在制定《种子法》、《渔业法》、《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农产品、农业投入品产地环境的监督、监测力度。
2.5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进展顺利
为全面提高中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对农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200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率先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深圳市4城市进行了试点。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并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其他省(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
2.6 农业名牌发展战略全面推进
推动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是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培育区域主导产业,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7 大力推进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
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是一项旨在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的利国利民工程已被中央政府所肯定和社会各个方面所认同。
3 农产品安全质量国家标准
为提高蔬菜、水果的食用安全性,保证产品的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制定农产品安全质量GB18406和GB/T18407,以提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分为两部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品安全要求。
3.1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农产品安全质量》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分为以下4个部分:
(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该标准对影响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条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结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实际做出了规定,为无公害蔬菜产地的选择提供了环境质量依据。
(2)《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该标准对影响无公害水果生产的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条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结合无公害水果生产的实际做出了规定,为无公害水果产地的选择提供了环境质量依据。
(3)《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该标准对影响畜禽生产的养殖场、屠宰和畜禽类产品加工厂的选址和设施,生产的畜禽饮用水、环境空气质量、畜禽场空气环境质量及加工厂水质指标及相应的试验方法,防疫制度及消毒措施按照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结合无公害畜禽生产的实际做出了规定。从而促进我国畜禽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强产品安全质量管理,规范市场,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该标准对影响水产品生产的养殖场、水质和底质的指标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按照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结合无公水产品生产的实际做出了规定。从而规范我国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环境,保证无公害水产品正常的生长和水产品的安全质量,促进我国无公害水产品生产。
3.2 无公害农产品产品安全要求
《农产品安全质量》产品安全要求分为以下4个部分:
(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该标准对无公害蔬菜中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农药残留给出了限量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些限量要求和试验方法采用了现行的国家标准,同时也对各地开展农药残留监督管理而开发的农药残留量简易测定给出了方法原理,旨在推动农药残留简易测定法的探索与完善。
(2)《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该标准对无公害水果中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农药残留给出了限量要求和试验方法,这些限量要求和试验方法采用了现行的国家标准。
(3)《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该标准对无公害畜禽肉产品中重金属、亚硝酸盐、农药和兽药残留给出了限量要求和试验方法,并对畜禽肉产品微生物指标对给出了要求,这些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微生物指标和试验方法采用了现行的国家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标准。
(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该标准对无公害水产品中的感官、鲜度及微生物指标做了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这些要求和试验方法采用了现行的国家标准和关的行业标准。
4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技水平有了长足进展,但在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尚有较大差距。国家必需加强法制、行政许可、市场准入和监控等手段。
4.1 法律体系
我国尚缺少一部食品安全领域内比较全面的法律。现行的食品卫生法不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与产品质量法有诸多不一致之处。虽然我国2006年最新颁布了 《农产品安全法》,但仍不能解决以农产品为原料生产、加工过程的污染与质量问题,加之由于不能遵循基本法服从专门法的原则,因此,不同部门在执法中矛盾重重。在发达国家,尽管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不止一部,但总有一部是主要的,是各部门共同遵守的,如美国的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日本的食品卫生法和欧盟的 “欧洲食品安全法”。
4.2 检测体系和技术
在检测体系建设方面计划经济下的烙印依然存在。这方面的改革目前只停留在文字层面。政府不同部门各有一套检测体系,既重复建设,又缺乏权威性,能做的项目都会做,难做的都作不了。发达国家大量利用商业化实验室的先进举措,短期内还难以在国内推行。
我国食品监测技术方面整体尚处于较落后的水平。经过国际良好实验室操作 (GLP)认证和国际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考核的实验室不多,以至于我国的检验报告 (微生物,理化、毒理学)往往不被国际认可。
5 我国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拟采取的措施
5.1 加强生产监管
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创建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加强动植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
净化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重点解决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公告制度。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
5.2 推行市场准入制
建立监测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坚持和完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跟踪监测制度深入开展以农残、兽残为重点的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
推广速测技术。在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推广速测技术以适当方式公布检测结果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创建专销网点。在国家和省级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连锁超市,积极推进安全优质认证农产品的专销区建设。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经检测合格的农产品实行专区销售。积极推进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连锁经营和集中配送。
5.3 完善保障体系
健全标准体系。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及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抓紧制定急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加快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在已开展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积极推行GAP(良好农业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
所谓的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识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绿色食品有3个显著特征,因而食用起来更安全:一是绿色食品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二是绿色食品须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括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三是绿色食品对产品依法实行标识管理绿色食品标识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