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2014-08-15
1 坚持“三个导向”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提出了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三个导向”战略思想,指出“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这一重要论断已经写入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这个新论点,言简意赅,寓意深刻,阐述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解决问题新方法。这是新时期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指导方针,意义深远。
1.1 以地怎么种为导向,发展集约高效型农业
粮安天下。 对于一个用仅占世界9%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大国而言,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把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中。地怎么种,既是农业生产制度问题,也是生产技术问题。
近10年来,农业生产出现了新变化、新问题。在土地经营模式上,农村土地流转带来了经营规模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在耕地利用方式上,由于长期传统粗放经营、滥用肥药,地越种越差,耕地质量下降,粮食稳产高产难度加大。在劳动力资源上,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年减少,出现农业兼业化、劳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突出。
解决地怎么种的问题,除了从制度上要建立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外,从技术上就是要解决如何实现耕地越种越好、产量越种越多、效益越种越高。要坚持精耕细作与现代新技术结合,建立良田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技术体系。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培育高产优质良种,挖掘单位面积生产力;二是突破精准化农业信息技术,减少肥药投入,保护耕地健康;三是以技术要素替代劳动力要素,加强全程农业机械化技术及农业标准化技术;四是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全程化技术服务,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培养职业农民,提高劳动者学科学用技术的能力。
1.2 以解决地少水缺为导向,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
水是生命之源,土地是食物之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我国耕地数量底线已处于极限,保持1.2亿hm2耕地红线的压力很大。人均耕地逐年下降,保障粮食播种面积的压力与日俱增,在一些城镇化发达区,不少优良耕地已经丧失种地种粮功能,中低产田面积占农田2/3。我国干旱半干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农业用水量又是第一大户,尤其是华北等地区的农业耗水占社会用水量的70%,小麦灌溉占农业的70%,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却不足40%,浪费惊人。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发展高效节地节水农业,将粮食安全建立在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上,充分发挥科技潜力。一是发展多种作物多元化复种农业,提高耕地种植指数和耕地利用率;二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技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三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四是攻克低产田高效改良技术,科学开发利用后备耕地资源,提高粮食后备产量储备能力。
1.3 以满足吃好吃安全为导向,发展安全健康型农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人民健康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我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食物消费已彻底摆脱吃得饱的阶段,进入了以质量消费为主导的新阶段。
从要“吃得好”来看,人们更加注重农产品品种多样且营养丰富,但我国品种结构不尽合理,不能适应消费结构变化需求。从要“吃得安全”来看,人们更加注重消费农产品和食品的清洁安全。
近年来,我国食物质量安全形势严峻,长期以来单一化高产高投入、非安全生产方式带来农产品环境污染加剧,一些有害有毒物质进入从田间到餐桌的食物产业链。
农产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身体健康。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出路一靠制度法规,二靠科技创新,要建立食品安全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一是转变高产农业为营养农业,创新培育健康营养型农业新品种;二是发展农业环境修复治理技术和清洁农业生产技术,以健康水土生产出健康农产品;三是构建营养安全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以健康农产品制造出健康食品;四是突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重大技术与设备,建立生产—加工—流通—餐饮全程化、信息化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使群众能够获得可靠可信的安全消费,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 落实粮食安全新战略 加快科技支撑新突破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以我为主、适度进口、保障产能、科技支撑”粮食安全新战略,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人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更要吃得安全。我国的基本国策就是要在确保1.2亿hm2耕地红线和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底线基础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粮食总产量达到6亿t的新台阶,但与此同时,粮食进口量也在不断扩大。总体上,我国粮食安全依然处于紧平衡态势,不可轻言粮食过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确保粮食安全的压力依然很大,依靠资源和能源要素驱动的传统粮食生产体系难以为继。
粮食与地少水缺矛盾更加突出,必须依靠技术提高单产,走节水节地粮食生产之路;粮食与农民增收矛盾更加突出,必须依靠技术提高效益,走粮食高效产业化之路;粮食与种地劳动力不足矛盾更加突出,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率,走粮食适度规模机械化之路。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矛盾更加突出,必须依靠技术增强竞争力,发挥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的潜力。
面对新需求和新矛盾,长期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2.1 树立“技术底线观”
守住粮食安全核心品种技术主要依靠国内的底线,在提高粮食单产上有新突破。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建立新型的育繁推一体化育种和产研用商业化种业体系,重点突破分子育种、杂交小麦、超级杂交稻、高抗玉米等核心技术,培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高抗新品种,扶持若干具有显著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国际型种子企业,建立现代种业体系,增强种业整体竞争力。要继续大力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集成化、规模化的粮食生产技术体系示范,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效。
2.2 树立“技术储备观”
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后备产能技术研究开发,在中低产田上有新突破。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差异十分显著,不同类型的耕地之间的产量差异也很大。据调查,我国1.21亿hm2耕地中,高产田面积约占28%,中产田约占39%,低产田约占33%。大面积的中低产田既是制约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挖掘增产潜力的重要突破口。要加大国家科技投入,创新集成抗旱新品种、集水抗旱、膜下灌溉等技术成果,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粮食产量。推进渤海粮仓科技工程,研究推广耐盐新品种、微咸水利用、土壤改良等针对盐碱地的新技术。
2.3 树立“粮食产业观”
把粮食产业链与创新链紧密结合,在粮食产业综合效益上有新突破。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是生产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的经济发展问题,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以及农民收入、生态安全等密不可分。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生产方式,把粮食产业与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物流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扩大粮食增值增效空间。按照粮食从田间到餐桌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要把粮食产业与培训现代职业化农民结合起来,使种地种粮成为一个有收益、有尊严的职业,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培养职业化农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就业和谁来种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