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与教育引导对策
2014-08-15任园园
任园园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241002)
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20岁到29岁的网民占30.4%……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到了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上网比例接近饱和,占21.1%。”[1]该数据表明,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娱乐、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网络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等特征,也冲击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屡见不鲜,网络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当前多数大学生都能正确地看待和使用网络,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不良信息的冲击,其网络道德存在认知偏差、情感冷漠、行为失范等问题,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1.1 道德认知偏差,价值取向混乱
网络是一个虚拟、平等、开放的空间,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尽情地在这里展示自己的价值观,而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有人理解和支持,也同样有人批判和反对。因此,有些个人和组织利用这样的便利大肆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同时抵制国家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对在网络上是否需要遵守道德,遵守何种道德,如何遵守道德等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观点交锋。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使用主体,自然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其中。
少数大学生道德意识缺失,认为没必要遵守网络道德。有调查显示,37.1%的大学生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大学生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2]17。多数大学生道德意识清晰,但道德评价标准却模糊或混乱。据调查,有63.7%的大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77.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上提交不真实的个人信息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措施”[3]。还有一部分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评价标准清晰,但缺乏道德实践智慧。如不少大学生认为理应助人为乐,并积极转发和散播寻人或求助信息,但因不能辨别真伪而常常无意之中“好心办坏事”。
还有一些大学生在网络上持道德相对主义,即坚持道德评价不存在普遍标准和客观标准,认为道德价值只适用于个人选择的前后关系,是否对自己有利是道德评价的标准。如对一个社会人物的评价,不管其性质如何,符合自己的利益,就给予正面评价;反之,则给予负面评价。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在围绕是否需要遵守道德,遵守何种道德,如何遵守道德等认知方面存在偏差,在网络生活中出现道德价值取向混乱,多元并存的问题。如果没有合理而科学的教育和引导,价值观不成熟的大学生就会做出错误的道德选择,甚至造成道德虚无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泛滥。
1.2 道德情感冷漠,社会责任淡化
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需要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但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诞生,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逐渐被人与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频繁接触所取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和冷漠。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小,并且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上。因此,他们常通过QQ、微信、微博、博客等方式来传达、交流信息,满足生活、学习、娱乐、社交等方面的需求。他们虽然本质上仍然在与人交流,但感受不到对方的情感反应及各种肢体语言,容易产生跟机器打交道的错觉,进而造成社会角色缺位或错位,漠视相应的角色情感和社会责任。
一些大学生终日沉溺在网络的虚拟社会里,漠视或逃避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更不会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除非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有调查显示,有34.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上网的同时,越来越忽视了与现实社会的朋友和同学的交流,有45.6%的大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可以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2]17-18在虚拟社会中,个别大学生又基于自己的各种需求,或编造、散播一些虚假信息,刻意隐瞒真实身份,无所顾忌地抨击一切,尤其是对道德模范、历史人物的肆意抨击,不仅伤害了道德模范的道德情感,还冲击了道德情感的培育成果。
一方面,在现实社会里,大学生缺少人与人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不懂得如何表达和接受情感;另一方面,在网络虚拟社会环境中,大学生漠视和抨击一切,造成了道德情感的培育在现实和虚拟社会中不同程度的缺失,以致于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道德情感冷漠、社会责任淡化等问题。
1.3 道德行为失范,网络诚信缺失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许多人都不会在网上提供本人的真实信息,更不会对其言行负责,从而使真与假的界限模糊,难以辨别。一些大学生内心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在网络上为所欲为,行为失范严重。
意志薄弱的大学生痴迷网络,形成网瘾,难以自拔,甚至为了上网而逃避课外活动、逃避上课。据调查,24%的大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或者午休时间上网,11%的大学生选择想去就去,经常旷课。可见,至少30%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络与日常学习、生活的关系。[4]他们极少利用网络查阅学习资料,浏览有价值的信息和新闻,而是利用网络聊天、观看视频、打游戏、浏览娱乐信息等,以寻求各种感官刺激和心理需求的满足。他们在聊天中存在用语粗俗,内容低级、庸俗,观点偏激、堕落,情绪失控等问题,无选择地观看、消费一些“三俗”甚至充斥着凶杀、暴力、色情等因素的视频和网络游戏,不仅影响学习和生活,甚至还扭曲其价值观,颠倒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混淆自身的社会角色,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
以上主要是影响大学生自身道德失范的行为,下面还有一些是影响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道德失范的行为,集中表现为诚信缺失。
1.3.1 侵犯知识产权
网络具有无限复制和广泛传播的便捷性,在利于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从而导致网络知识产权纠纷和侵权行为不断增多。不少大学生非法下载、转用他人的音像文字作品,抄袭、剽窃、买卖论文尤为突出。“近60%的学生承认自己曾利用网络抄袭文章,另有26.1%的学生承认曾下载、使用盗版软件和音像制品。”[5]尽管学校一再教育引导,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但这种行为依然屡禁不止,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学习能力和效果的提升,还影响其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
1.3.2 制造或传播网络谣言、虚假信息
某些大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关注度或谋取某种利益,不惜利用网络歪曲事实,制造、散播谣言和虚假信息,甚至恶意攻击事实真相,混淆视听。据调查,“有24%的同学在网上发表过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言论。27.3%的同学在网络上发表过‘恶搞性的言论或图片’,14.1%的同学发表过‘虚假或真伪不明的信息’”[6]。这些行为增加了网络混乱,挤占了网络平台的资源,侵害了相关个人和组织的合法利益。
1.3.3 侵犯他人隐私
由于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无地域性,不少个人和组织的信息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威胁,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频频发生。这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有不容忽视的表现,尤其在一些具有网络技能和天赋的大学生身上,如频繁发生的“黑客”攻击事件、“人肉”搜索事件,以及私自查看别人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等。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偏差、情感冷漠、行为失范三个方面,而行为失范是由认知偏差、情感冷漠导致的,同时行为失范又反过来引起认知偏差、情感冷漠的恶性循环。若不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加以科学教育和有效引导,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就不会得到有效解决。
2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认知偏差、情感冷漠、行为失范等问题,严重冲击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教育,阻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源于大学生自律意识与能力和社会他律机制的缺乏。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引导,就必须立足于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完善社会的他律机制。
2.1 明确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
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感,自觉践行国家提倡的网络道德,就必须先让大学生理解并接受围绕网络道德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即是否需要遵守道德,遵守何种道德,如何遵守道德。因此,高校首先要结合网络虚拟社会的特殊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认识网络道德在开展虚拟社会活动、调解人际关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网络虚拟社会里,大学生也应该遵纪守法,做一名有道德的网民。其次,在大学生认识到网络道德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引导和帮助他们了解我国倡导的网络道德内容,包括网络道德价值取向、网络道德规范、网络礼仪等,至少能够了解并掌握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再次,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继承和传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提倡和践行的“真善美”一体化的道德评价标准,追求至真、至善、至美、至诚的境界;另一方面要激发大学生的爱美心理,产生强烈的道德认同感和责任感,一心向善,乐意为善,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最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即在道德生活的具体情境中,能够辨析各种道德价值取向,预测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选择适当的手段和方法,达到道德动机与结果的统一,减少或避免“好心办坏事”的窘境。这是一切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外化成道德行为的关键。
2.2 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网络道德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传统道德,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等特点。因此,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只采取传统的理论灌输法,还应借鉴国外的价值澄清法,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共同为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辨识能力服务。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必须具有掌握如何鉴别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侵蚀,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同时,大学生还要能够独立进行道德实践,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因此,大学生应当具有独立的道德辨识能力,才能在多样的道德价值取向中选择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有效践行科学的道德理念,成为有道德的网民。而对大学生道德辨识能力的培养,就是对其道德价值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践行能力的培养。
对大学生道德辨识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在课堂上对其进行理论灌输,因为价值观是通过个人的经验获得的,而不是被教授的。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辨识能力时,应该引导其立足自身生活的实际,通过学习、分析、讨论、评价和反思等方法,来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选择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减少价值混乱,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和践行方式。同时,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还未完全成熟,所形成和践行的道德理念未必正确,因而需要运用适度的理论灌输法,即把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取向从外部向其内部“注入”并让其接受与遵循的方法。在运用时,要在倡导价值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指明底线的情况下,用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方式,把需要教育的道德观念贯穿于引导学生对道德价值与道德行为的理解和反思中,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和践行科学的道德理念。
2.3 拓宽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
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活动,不能单靠课堂上关于道德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校园内文化环境的熏陶,网络上正确舆论的渲染。
2.3.1 在理论课教育中增加网络道德方面的内容
高校教师要在大学生计算机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加入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礼仪教育等内容,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网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学会科学、文明地使用网络,为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做好准备工作。
2.3.2 注重校园内文化环境的熏陶
文化的核心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大众文化要引导人的精神生活,完善人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文化的道德价值引导功能。”[7]一方面,高校要重视校园内的人文景观和文体设施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栏等作为网络道德宣传的载体,宣传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有内涵、有品位的学术和文体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直接交流合作的机会,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道德自律意识及自律能力,同时陶冶其情操,增强其文化底蕴,使其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要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如果高校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好校园网络,使之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平台,教学与管理互动的纽带,那么校园网络在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方面将会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可以利用BBS、博客、微博等形式积极引导新型的校园文化,打造健康、便捷、有效的网络沟通平台”[8],以加强师生的平等、深入互动,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高校“要增强校园网的思想性和趣味性,引导健康向上的网上休闲娱乐,增强校园网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把主题网站建成大学生的精神课堂和心灵家园。”[9]
2.3.3 加强网络的舆论渲染
“离开了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精神手段,道德就不能成为现实。”[10]117在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信念还未形成之际,我们要靠大规模的社会舆论渲染,才能尽快普及新的道德价值观,形成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便捷、生动的特点,主动占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积极开展网络道德宣传工作,使大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网络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中,首先,高校要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舆论的主导地位,使之成为分析和批判各种非主流道德价值取向的有力武器;可以依托网络,结合当今社会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把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演化成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以吸引他们的注意,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接受思想和心理的启发和引导。其次,针对网络上的过激言论、不良倾向,高校要及时发现,正面引导。引导时要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理有据,有礼有节。总之,加强网络舆论的渲染,具体可以通过“设立主流网站奖励制度”、“建立‘网络领路人’制度”、“注意‘意见领袖’的培养和管理”[7]等方式实现。
此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齐抓共管,不但高校要重视、紧抓,全社会也应当给予关注并为之提供相应的配套机制。如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应加强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等方面的研究,尝试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能够维护网络秩序、约束网络行为的网络道德规范;国家立法机关应当紧跟网络发展的形势,继续制定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使网络的监管和治理有法可依;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员要积极探索新的网络监控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以阻止不良信息的入侵,从源头上净化网络。
[1]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01-15[2014-03-28]. http:∥www. cnnic. net. 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 38508. htm.
[2]王熹.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思考[D]. 重庆:西南大学,2011.
[3]赵苍丽.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改进措施[J]. 江苏高教,2012(1):121-122.
[4]常旭青,双维,党生焕. 构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合力机制的探析——基于中北大学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的数据调查[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1-25.
[5]高德毅. 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规范管理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5):119-122.
[6]王渊,丁振国,陈华文,等.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基于武汉市9 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73-75.
[7]王渊,丁振国.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引导机制探索[J]. 理论月刊,2012(2):163-165.
[8]张静芳,陈进华. 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环境的挑战及其对策[J]. 道德与文明,2012(6):115-119.
[9]宋友,刘鹏超,吕经纬.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51-153.
[10]曾钊新. 德性的心灵奥秘 道德心理学引论[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