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育职业烟农的思考与建议

2014-08-15

科技视界 2014年35期
关键词:烟农烟叶烟草

张 强

(汉中市烟草公司洋县分公司,陕西 洋县 723300)

2007年7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全国烟叶生产座谈会上,提出要将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并努力实现“一基四化”的发展目标。烟农作为烟叶生产的主体,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就必须要有一支数量稳定、生产水平高、种烟热情浓的烟农队伍。因此,如何培育职业烟农成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1 职业烟农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1 职业烟农的含义

职业烟农是指专门从事烟叶种植生产经营活动,烟叶种植收入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与传统烟农的区别在于自愿从事烟叶生产经营活动,“以烟为生、精于种烟”,是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烟农。

1.2 职业烟农的基本特征

(1)稳定性。职业烟农一般都居住在农村,种烟历史5年以上,常年种烟规模在20亩左右,把烟叶种植作为主要职业。

(2)劳动力充足。职业烟农普遍年龄在55岁以下,家中还有2个以上的青年劳动力,并培养烟叶种植接班人。

(3)从事现代烟草农业。职业烟农善于接受新知识,掌握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种植技术,能开展机械化田间作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诚实守信,规范经营。职业烟农能够遵守烟草专卖法规和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在烟叶种植中不虚报面积,在烟叶交售中不掺杂使假。

(5)生产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职业烟农的单产水平为150-175公斤/亩,交售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在90%以上,亩产值比传统烟农一般高出10%以上。

2 培育职业烟农的重要意义

2.1 职业烟农是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基础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组织管理来经营的,具有较高的机械化、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综合生产能力和转换效率都比较高的烟草农业类型。这些现代化装备和管理理念最终还是要靠广大烟农来落实,只有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职业烟农,才能满足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需要。同时,稳定的职业烟农队伍,能增强烟叶生产的抗风险能力,确保烟区规模稳定,是现代烟草农业稳步发展的人才保障。因此,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离不开一支稳定的职业烟农队伍。

2.2 利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烟草行业的发展实践证明,烟农稳,烟叶稳,行业稳。反之,烟农队伍不稳定,必将制约烟叶生产甚至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烟农队伍的稳定带来不小的冲击。一是受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影响,烟农可选择的经济作物较多,对烟叶种植的依赖性下降,政府采取行政手段来稳定烟叶规模的作用已逐渐弱化。二是受城镇化影响,部分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大量劳动力和烟农流失。三是受市场经济影响,烟用物资成本、土地成本、劳力成本不断上升,烟叶比较经济效益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对烟区的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大背景下,要保持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是要着力培育一批职业烟农队伍。一方面,职业烟农对烟叶种植忠诚度高,不易受外界条件影响而放弃种烟,确保了烟农队伍的稳定;另一方面,职业烟农生产水平较高,烟叶种植效益较好,能起到示范到头作用,坚定周边烟农的种烟信心,促进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3 利于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随着科技兴烟的不断推进,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但也要看到“小农生产、分散种植、粗放经营、人畜劳作”的传统烟叶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的现象。传统烟叶生产方式由于种植分散,管理粗放,导致用工数量较多,烟叶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原料保障上水平”的需要,经济效益偏低,也很容易被竞争激烈的烟叶市场所淘汰。

当前,要转变生产方式,就需要发展职业烟农,使职业烟农逐渐成为烟叶种植的主体。职业烟农有知识,有文化,敢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够更快的适应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现代烟草农业的生产方式,并利用其掌握的先进种植技术,保障其烟叶质量,实现从规模、质量、效益上提升烟叶整体生产水平。

2.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把一部分烟农培育成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职业烟农,是提升其收入水平,改善其生活条件的一条途径。同时,职业烟农往往是村里科技兴烟、靠种烟致富奔小康的排头兵,会对周围的农户和家庭产生示范带动效应,激发其他农户使用新技术,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带动现代农民队伍的不断壮大,从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培育职业烟农的建议

3.1 合理选择培养对象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农业生产兼业化、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职业烟农成为烟叶种植的主体是大势所趋,在选取培育对象上,更要从长远角度来考虑。一般培养对象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种烟热情高,自愿种植烟叶的烟农;二是有一定知识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强,善于应用新技术的烟农;三是有适度规模种植土地条件的烟农;四是年龄在55岁以下的青中年烟农;五是遵守烟草专卖法规,配合烟草公司技术指导的烟农。

3.2 加快土地流转进程

规模化种植是现代烟草农业的主要特征,职业烟农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设主体,所以职业烟农需要一定的规模种植作为生产基础。切实做好土地流转工作,解决职业烟农用地问题尤为重要。一是正确引导,推进土地快速流转,通过对比收益算账、村干部带头等方式,积极引导农民让出闲置土地,促进土地流转升温加速。二是加强宣传,鼓励农民自愿流转,通过现场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消除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偏见和误解,用典型事例教育农民,使其看到土地流转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从而转变观念,促进土地流转。三是完善政策,规范土地流转工作,按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要求,制定完善土地流转政策,鼓励个体私营企业、乡村干部、社会能人、种植大户等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合作种植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参与规模化种植经营,引导成立县级或镇级宜烟土地流转中心,规范土地流转,维护群众利益。

3.3 强化技术培训

种烟地区多处在偏远山区,烟农普遍知识文化水平偏低,存在着凭经验种烟的现象,因此,要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职业烟农队伍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新技术应用能力。一是要明确培训层次,根据烟农文化基础、年龄结构及烟叶生产各环节中的不同需要,充分利用各中培训资源,做到因材施教,并注重培训形式要接地气,要让烟农听得懂,用的会。二是要优化培训内容,结合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需要,着重在湿润育苗、井窖式移栽、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成熟采收、八点式精准烘烤工艺等先进生产技术上进行系统培训。三是要创新培训形式,结合烟叶生产和烟农农忙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多种形式培训。

3.4 完善种烟风险保障体系

烟叶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为避免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打击烟农种烟信心,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种烟风险保障体系,在受灾的情况下给予烟农一定补偿。一是建立健全烟叶生产防灾、减灾保障措施和防雹高炮网点硬件设施。二是建立由政府民政部门救助基金和乡镇“烟叶生产发展基金”组成的灾害保障基金。三是联系气象部门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开展防雹作业。最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种烟风险保障体系,降低烟农不必要的损失,最大限度的保障烟农利益。

猜你喜欢

烟农烟叶烟草
烟草具有辐射性?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烟草依赖的诊断标准
烟草中茄酮的富集和应用
一种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平滑度的方法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关于烟农合作社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