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相关探析
2014-08-15林倩如周明星
林倩如 周明星
(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1]强调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在实践层面的根本要求,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理论层面的深化。把能否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到立场高度,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体现出了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
1 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最终目的不断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思想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深化进行得如何,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推进我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关键要看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满意与否、人民答应与否、人民高兴与否。我国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为核心,是尊重人民群众,把实现人民群众的科学发展作为新时期我国社会进步的新的核心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社会经济生活又好又快发展时,要求我们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尊重他们的爱好、尊严、人格、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重视人的社会地位。依靠人民群众,崇尚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人的力量和作用,做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关爱人民群众,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关注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开展适当的人文关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使发全体中国人民分享发展的成果。
1.2 以人为本思想以人的科学发展是新社会发展理念
发展中社会通常都是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谋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其核心的发展理念和追求目标,从而很少在人的发展方面进行的努力。所以,资本主义社会非常普遍的出现了人的异化现象,不仅造成了普遍的两极分化现象而且导致人的价值失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革命的目标是消除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和发展方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的诉求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中心和关键核心,大力发展生产不断满足人民群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并提升全体人民的整体素质,把国家的富强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必然以人的科学发展为自身的核心理念。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正体现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发展上,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为核心思想,实际上赋予了自己新的发展理念。
1.3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增添新内容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亦即这些关系是和谐的关系,这与科学发展是一致的。如果社会关系不和谐就不能说是社会在科学的发展,更不能说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也谈不上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社会处于良性的发展状态。“协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原则问题上强调发展的协调性。”[2]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社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容正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以人为本地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就是解决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组织、人与政府、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和健康发展,正当利益得以维护。
1.4 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社科学发展的判断标准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即包含每个社会成员,也可指特定的社会阶层,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科学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动力源泉,切实履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追求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但提高,人的价值得以实现的科学发展社会。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精神实质是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 把握以人为本的时代价值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既体现出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成为全党指导思想的要求,又充分表明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立场问题。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已经是党和国家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原则。科学发展观已经从理论形态的学说发展至我们全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层面意识形态,是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使发展观成为富有人文关怀的科学的发展观,解决了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足以凸显出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无论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还是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现阶段我国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社会、经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才可能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因而提出和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时代价值的关键所在。
十八大“五位一体”总布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的载体,极大拓展了我们党执政的民本资源,密切了党群关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所以,在科学发展观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后,能否自觉坚持以人为本已不是认识的问题、方法问题,切实是核心立场问题。我们必须高度认识和践行以人为本,保证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顺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以人为本的创新集中体现人为本党和国家的工作中立,和工作的落脚点、出发点、立足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贯彻履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实践观。始终求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理念,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历史主体和创造着的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科学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发展中既要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例如安全、健康、生活舒适等自然需要,又满足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享有民主、公平、正义的发展权等。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以满足其有多样化的生活追求和价值诉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政策恰恰构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提 供了动力源泉。在发展中要尊重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重视人的价值,鼓励各岗各业的人民群众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更好的实现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3 如何坚持践行以人为本
3.1 党和国家要从自身做起
把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作为最根本的要求,坚持和巩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的深入发展,在完善和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问题上我们也面临着更加严格的要求。社会主义本来就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落实践行科学发展观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路线的制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希冀与诉求作为发展的动力和最终归宿。国家需要把握住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国家要试时听取民意、民愿,以便及时的进行制度调整、政策的发展完善以及新制度的完成实施。国家应始终为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和每个成员的全面发展而奋斗拼搏。党要抓好自身建设,坚持从严党,加强自身各方面的建设。党领导下的社会体制改革改变了社会的利益结构及其阶级阶层关系,党的领导必须不断的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来满足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更好的肯定鼓励具有发展主体性地位的人民群众,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党在坚持以人为本中把握最关键、最核心的地方,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的能力和创造力再次,明确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立场是对全党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要求。党和国家要明确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的基本问题就必须牢牢抓住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并提出以人为本是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立场,就表明了立场和发展要求。
3.2 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在我国社会变革和发展中起根本性力量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科学的发展观中生产权力要为民行使、以民为中心科学行使权力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揭示了发展的目的、价值取向,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把以人为本作为党的长期指导思想,体现了我们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发展精神实质。在以民为中心的精神指导下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等等多方面的需要。以人为本更加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精神实质充分体现和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我党在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精神推动下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需坚定信任群众,紧紧依靠团结人民群众,集中全社会各民族的力量、创造性能力和智慧,集中最广泛的人民群众积极热情的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中。
3.3 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贯彻和落实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投入上要满足人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经济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更要,要加快政治建设,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可靠的政治保障。提高文化发展水平,在物质基础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食粮,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需求。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践行过程中积极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体制改革、体制创新,继续推动深化改革,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积极的建设因素,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步。在落实贯彻中更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利益,处理好城乡之间、代际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各具特色群众的利益关系,注重平衡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促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好的发展,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1]王永章.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J].思想理论教育,2013(13).
[2]郭星.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新探[J].学术论坛,2007(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