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布其勒矿化蚀变特征

2014-08-15来志强

科技视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探槽变带褐铁矿

来志强 李 杰

(1.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00;2.内蒙古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

1 蚀变特征

预查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区内出露白云鄂博群呼吉尔图组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粉砂岩、结晶灰岩、白云质灰岩。二叠纪黑云母英云闪长岩广泛出露,沿侵入接触带,岩石破碎,并有后期石英脉产出,主要矿化蚀变类型为硅化、钾化和较强的铁、锰矿化。通过地质填图及槽探工程成果,圈定了3条蚀变带(蚀变构造角砾岩),分别编号为S1、S2、S3号蚀变带。

S1蚀变带位于预查区东部Ap4化探综合异常范围内的英云闪长岩破碎带中,与磁异常C3范围相吻合,破碎带原岩为黑云母英云闪长岩,长约200m,宽约30~50m,呈近东西向,北倾,倾角65~77°,破碎带内有石英脉产出,石英脉及破碎带主要蚀变类型为强褐铁矿化及碳酸盐化、硅化、钾化,通过ATC04、ATC05两条探槽控制,在S1号蚀变带内圈定了Ⅰ钴、铜、铁矿化带。

S2蚀变带位于预查区南部Ap7化探综合异常范围内的破碎带中,破碎带原岩为白云鄂博群呼吉尔图组,长约60m,宽约20m,呈近北东向,倾向东南,倾角67~85°,破碎带主要蚀变类型为强褐铁矿化及碳酸盐化、硅化,通过ATC01探槽控制,在S1号蚀变带内圈定了Ⅱ钴矿化带。

S3蚀变带位于预查区北部Ap3化探综合异常范围内的破碎带中,与磁异常C2范围相吻合,破碎带原岩为破碎带原岩为黑云母英云闪长岩,长约200m,宽约20~30m,呈近东西向,南倾,倾角45~80°,破碎带内有石英脉产出,石英脉及破碎带主要蚀变类型为强褐铁矿化及碳酸盐化、硅化、钾化,通过ATC02、ATC03两条探槽控制,在S3号蚀变带内圈定了Ⅲ钴矿化带。

2 矿化特征

2.1 矿化体及矿体的圈定指标

2.1.1 矿化体圈定指标:

Co≥0.01%;Cu≥0.1%;mFe≥8%。

2.1.2 矿体圈定指标:按一般工业指标要求的边界品位指标圈定,

矿体品位Co≥0.02%。

2.2 矿化带特征

2.2.1 Ⅰ钴、铜、铁矿化带

位于S1号蚀变带内,赋存于英云闪长岩破碎带中,岩性为蚀变构造角砾岩,原岩为黑云母英云闪长岩,由ATC04和ATC05二条探槽揭露控制,控制延长86m,宽度10~40m,呈近东西向带状展布,具有分支合并现象,北倾,倾角65~77°,通过对Au、Cu、W、Mo、Co等13种元素光谱定量分析,对ATC04探槽、ATC05探槽有矿化显示的样品进行Cu、Co、mFe化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矿化体圈定指标,圈定了Ⅰ钴、铜、铁矿化带,品位Co0.006%~0.073%,Cu0.12%;mFe8.2%~14.81%;在该矿化带进一步圈定了3条矿体,分别为:Ⅰ-1钴矿体,Ⅰ-2钴矿体,Ⅰ-3钴矿体。

(1)Ⅰ-1钴矿体

由ATC05探槽控制,与S1号蚀变带相对应,赋存于英云闪长岩破碎带中,破碎带岩性为蚀变构造角砾岩,含矿岩石为蚀变黑云母英云闪长岩,由ATC05一条探槽揭露控制,延长未控制,呈近东西向,北倾,倾角65~77°,矿体地表宽度6.0m,真厚度4.5m,品位Co0.029%~0.073%,平均品位:Co0.044%,蚀变以强褐铁矿化为主及碳酸盐化、硅化、钾化。

(2)Ⅰ-2钴矿体

由ATC05探槽控制,与S1号蚀变带相对应,赋存于英云闪长岩破碎带中,破碎带,岩性为蚀变构造角砾岩,含矿岩石为蚀变黑云母英云闪长岩,由ATC05一条探槽揭露控制,延长未控制,呈近东西向,北倾,倾角65~77°,矿体地表宽度5.7m,真厚度4.28m,品位0.023%~0.034%,平均品位Co0.030%,蚀变以强褐铁矿化为主及碳酸盐化、硅化、钾化。

(3)Ⅰ-3钴矿体

由ATC05探槽控制,与S1号蚀变带相对应,赋存于英云闪长岩破碎带中,破碎带,岩性为蚀变构造角砾岩,含矿岩石为蚀变黑云母英云闪长岩,由ATC05一条探槽揭露控制,延长未控制,呈近东西向,北倾,倾角65~77°,矿体地表宽度15.0m,真厚度11.25m,品位0.022%~0.058%,平均品位Co0.039%,蚀变以强褐铁矿化为主及碳酸盐化、硅化、钾化。

2.2.2 Ⅱ钴矿化带

位于S2号蚀变带内,赋存于白云鄂博群呼吉尔图组破碎带中,岩性为蚀变构造角砾岩,原岩为变质砂岩和结晶灰岩,由ATC01探槽揭露控制,延长未控制,宽度约10m,呈北东向带状展布,南东倾向,倾角67~85°,通过对Au、Cu、W、Mo、Co等13种元素光谱定量分析,对ATC01探槽有矿化显示的样品进行Au、Co、mFe、Zn化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矿化体圈定指标,圈定了Ⅱ钴矿化带,品位Co0.007%~0.048%,在该矿化带进一步圈定了2条矿体,分别为:Ⅱ-1钴矿体,Ⅱ-2钴矿体。

(1)Ⅱ-1钴矿体

由ATC01探槽揭露,于S2号蚀变带内圈定,赋存于白云鄂博群呼吉尔图组破碎带中,含矿岩石为蚀变构造角砾岩,原岩为结晶灰岩,延长未控制,呈北东向带状展布,倾向南东,倾角67°,矿体地表宽度4.00m,真厚度3.13m,品位Co0.019%~0.048%,平均品位:Co0.034%。蚀变以强褐铁矿化为主及碳酸盐化、硅化、钾化。

(2)Ⅱ-2钴矿体

由ATC01探槽揭露,于S2号蚀变带内圈定,赋存于白云鄂博群呼吉尔图组破碎带中,含矿岩石为蚀变构造角砾岩,原岩为变质砂岩和结晶灰岩,延长未控制,呈北东向带状展布,倾向南东,倾角67°,矿体地表宽度3.00m,真厚度2.35m,品位Co0.022%~0.030%,平均品位:Co0.026%。蚀变以强褐铁矿化为主及碳酸盐化、硅化、钾化。

2.2.3 Ⅲ钴矿化带

位于S3号蚀变带内,赋存于英云闪长岩破碎带中,岩性为蚀变构造角砾岩,原岩为中细粒黑云母英云闪长岩,由ATC02和ATC03二条探槽揭露控制,控制延长105m,宽度7~13m,呈近东西向带状展布,南倾,倾角45~80°,通过对Au、Cu、W、Mo、Co等13种元素光谱定量分析,对ATC02探槽、ATC03探槽有矿化显示的样品进行Co、mFe化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矿化体圈定指标,圈定了Ⅲ钴矿化带,品位Co0.006%~0.019%。破碎带内有石英脉产出,石英脉及破碎带主要蚀变类型为强褐铁矿化及硅化、碳酸盐化、钾化。

3 矿体成因及找矿标志

预查区A区在二叠纪时期,岩浆活动异常强烈,中性岩浆大量侵入于白云鄂博群呼吉尔图组地层中,矿体赋存在岩体内接触破碎带,呈蚀变构造角砾岩岀露,含矿岩石为蚀变黑云母英云闪长岩,岩石褐铁矿化强烈,有碳酸盐化、硅化、钾化等蚀变现象,并具有弱磁异常显示,且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成因类型暂定为热液蚀变型,岩体内接触破碎带磁异常处是寻找钴工业矿体的有利地段。

猜你喜欢

探槽变带褐铁矿
山东邹平王家庄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安钢烧结机配加澳褐铁矿粉的生产实践
浅析广东省阳山县大坪铅锌矿沙山仔区段Ⅱ号矿体连接问题
焦家金矿深部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褐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的实验研究
含蚀变带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国内褐铁矿烧结技术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渭河断裂咸阳段活动性研究*
湖南某褐铁矿磁化焙烧—磁选试验
郯庐断裂带赤山段中晚更新世之交的史前地震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