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收发信台的防雷措施探讨
2014-08-15胡志忠
胡志忠 刘 勇
(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分公司,中国 天津 300452)
1 雷电的形成
由于地球自身的原因,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经过运动,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重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下部(一般为负电荷),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轻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上部(一般为正电荷)。这样,同性电荷的汇集就形成了一些带电中心,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其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云间放电”(即闪电)。产生空气的击穿放电,会产生放电现象,也就是落地雷的形成。
1)雷电的种类和危害众所周知,雷电是一种携带有巨大能量的自然现象,云层形成的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等效应下,正负电荷在云层中的不同部位堆积。当到一定程度时,云与云之间、云和地之间就会发生放电现象。面对这种庞大的能源,人们不仅至今还无法有效利用,反而会经常遭受雷电的损害。雷电主要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雷电对现代社会的危害可分为直击雷和雷电感应的危害。直击雷危害是指雷电直接击中所造成的危害,其不仅会对建筑物、输配电线路、通信塔等设施造成直接损害,也可能导致火灾发生,甚至直接命中人类造成伤残或死亡。
雷电感应又称为间接雷击和雷电二次作用,其分为静电雷电感应和电磁雷电感应。静电雷电感应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它将产生很高的电位;所以我们的收发天线塔收到感应雷的概率会更大,所以应当更好做好防雷措施。
2)收发射台天线的防雷措施要做好防雷工作必须要增强防雷意识,把防雷保护当做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看,在设防中应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治理措施,应当将国家和行业防雷技术标准和海岸台站地理环境、建筑设施特点、设备分布特点等时机相结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防雷方案。大量实践证明,做好防雷工作应当从下面入手:发射天线塔的防雷措施:无论发射台或收信台都设有发射天线或天线塔,为了扩大覆盖面,大多数收发射台天线往往都是建立宽阔地带,一般铁塔和天线都高出地面几十米。发射塔本身既可成为防雷的避雷塔,同时也可能变成“引雷器”或产生感应雷的导体,因此,切实做好发射塔的防雷措施成为我们防雷的关键。(1)在建设发射天线塔时要按照国家颁布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及其它相关标准设计安装好天线塔避雷针,天线塔接地网形状,密度可根据地形、防雷等级、天线塔种类来设计;(2)建设良好的防雷地网;一个良好的防雷地网能有效地分流雷击时产生的强大电流,较好地保护发射台的设施、设备不受损坏;由于我们的发射天线收信天线处在海边,海水的盐分比较多,潮湿、腐蚀大。因此导电能力好,在建设天线塔基时,铁塔接地网、密度、防雷等级、等都要考虑周到,天线塔的接地电阻,≤5 欧姆为宜。
3)天线系统中用的最普遍的避雷器
一是,用于各种型号同轴电缆的“窗口同轴避雷器”(也叫同轴避雷器),二是,用于明馈线和部分同轴电缆的“保护间隙”。保护间隙又称角式。
保护间隙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但保护性能差,灭弧能力小,而且容宜造成接地或短路故障,特别是装在有些铁塔天线输入端口的保护间隙出现故障的几率很高,但装在明馈线机房进线口的保护间隙的安全系数更大些。
2 电源系统的防雷措施
雷击事故中,从电源线路侵入感应过电压损坏设备占较大比例,为了避免雷电造成的损失,所以电源的防护是设备防护的根本和基础条件。我们可以对电源部分做以下措施分,更好的保证设备的安全。
1)按照分级泄放原理,可在总配电箱端加装防雷器,使大部分雷电能量在此泄放。
2)在发射设备室的配电柜内低电压输入端装一个三相电源避雷器。
3)室内所有插座全部更换为具有防雷功能的插座,将有效防止雷电从电源线路上侵入并损坏设备。
天线系统中用的最普遍的避雷器
一是,用于各种型号同轴电缆的“窗口同轴避雷器”(也叫同轴避雷器),二是,用于明馈线和部分同轴电缆的“保护间隙”。保护间隙又称角式。
保护间隙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但保护性能差,灭弧能力小,而且容宜造成接地或短路故障,特别是装在有些铁塔天线输入端口的保护间隙出现故障的几率很高,但装在明馈线机房进线口的保护间隙的安全系数更大些。
3 室外引入线的防雷
1)首先在铁塔上架设避雷针,塔基的钢筋与避雷装置相连,接地电阻小于8 欧,特殊地形地貌,接地电阻小于4 欧。
2)在天线输入端口的阻抗变换器上安装球式避雷器或保护间隙。没有阻抗变换器的可直接安装在馈电处,同轴电缆的芯线和外皮各接放电间隙的一极。这样可基本成功的把从天线来的直击雷与从馈线来的感应雷的过电压与电流泄入大地。
3)在架空馈线的上面安装避雷线,以防馈线直接遭受雷击。
4)在馈线进线的窗口,用同轴电缆馈电的安装窗口避雷器(或同轴电缆避雷器),用双线或四线制平衡馈线的安装球式避雷器或保护间隙。
总之,室外引入线是指电台内各种发射设施设备馈线,各种发射电缆,天线馈线、音频信号线、电源线、以及各种通讯电缆等。在雷电天气,引线外皮很容易将感应电压引入机房,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地良好的接地。
必须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天线及馈线系统的防雷都需要这样作,在确定防雷措施时,要全面考虑线路的重要程度,天线场地的雷电活动情况,地形地貌特点、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条件,进行经济技术的全面比较,因地制宜,制定出合理的防雷保护措施
4 室内设施的防雷措施
1)机房内应用铜网铺设地网,通过多点与室外地网良好连接,从而营造等电位环境。
2)收信台内收信机和转接器要有良好的接地,收信机在射频输入端都有防雷释放保护元件。
3)根据台内实际情况可采用防雷保护元件对电子设备进行保护。
4)机房内屏蔽接地、机壳接地、电源接地(中性线、零线)、工作电路接地、过压保护接地等要统一、就近与机房共用地网可靠的连接。
5 结束语
采取上述防雷措施,可有效达到发射台收信台的防雷目的,大大降低雷电对通讯设备的损害,确保陆地和海上通讯的畅通。
[1]卢炳瑞.防雷电安全技术(四)[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2]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接地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