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2014-08-15梅成睿
梅成睿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调研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具有长期性的、深远影响的重要工作,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活动。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新时期高校教学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受教材实时性、学生重视度等因素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转变工作重心,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为基础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构建现代高校和谐校园。
1 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高校校园文化能够充实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开展,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中心,是保障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的关键。针对我国现代高校大学生群体意识淡化、个人意识增强的现状,现代高校应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中心,双管齐下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涵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及可持续性,以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满足新时期大学生教育工作需求。
2 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2.1 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在我国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人才培养的今天,高校文化建设是深入挖掘并发挥校园文化职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文化能够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人才的培养。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日渐明确。以校园文化的认知导向为基础,引导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以校园文化氛围的渗透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校园文化中思想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另外,校园文化中的一些活动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的活动组织也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不断的充实、能够在活动中感受思想政治的核心意义,为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综合素质及政治觉悟奠定基础。
2.2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
针对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深远影响,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各类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利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校训、校风及日常行为规范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德。同时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文化活动也能够在活动中实现逐渐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强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及爱过思想。利用校园文化及集体主义的渗透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感受国家荣誉、集体荣誉 带来的凝聚力,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在社会不良风气、不良文化不断侵袭高校校园的今天,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提高校园文化的抵御能力,减少不良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袭。这一过程需要思想政治教师深入社会与学生当中,了解新思想与时尚的发展趋势。避免“一棒子打死”的思想使高校文化氛围过于落后、避免学生对高校文化活动或思想政治活动的抵制。以思想引导与时尚引导为基础,实现和谐校园的构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
2.3 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师生认同、能够使新生在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快速接受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学生对高校文化认同的特性,以文化为切入点,丰富思想政治活动。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思想引领要求,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以文化对思想政治的导向性影响为基础,针对多元文化相互冲击带来的问题,使校园文化承载思想政治导向性更加突出,进而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优秀的传统文化等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中,引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通过科学的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逐步渗透,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升华的目标。例如,孤儿院、养老院的公益活动,校园环境清理公益活动,社会性公益活动的组织与参加等,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正能量”,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公益意识,满足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对人才公益意识的需求。
3 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
加快高校文化思想政治导向性研究与实施,能够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使校园文化形成社会主义思潮,进一步将思想政治核心内容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中得到实现。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与学生自身的发展等相关联,将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动,实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的。另外,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抵制西方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利用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抵制非主流文化对校园的侵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抵制拜金主义、利益至上思想等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侵袭,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长远战略需求。
以思想政治为导向的高校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还能够以校园文化的渗透感染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渗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以学风导向为基础夯实高校文化氛围,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目标。
4 结论
现代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教学构成的重点。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国高校思政人员应加快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借助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渗透职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使思想政治内容更加易于接受,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奠定基础。
[1]程志伟.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的相互作用分析[J].高等教育资讯,2013,9.
[2]马涛.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