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社教类节目的故事性分析

2014-08-15及丹峰

科技视界 2014年31期
关键词:社教故事性类节目

及丹峰

(珲春广播电视台,吉林 珲春 133300)

作为和电视媒体同步发展的节目形式,社教类节目内容繁杂,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军事等众多领域内容,是当前电视媒体中播出时长最长,栏目数量较多的支柱性节目类型。充分认识社教类节目传播的规律,合理增强节目内容的故事性,对于运用电视媒体这一艺术手段,向社会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电视社教类节目为何要适当增强故事性

电视媒体的社教类节目内容十分广泛,表现形式也呈多样化,承担着展示社会生活和记录文化展的重要使命,是向广大普通民众普及法治、科学、文化、道德、技术等知识的重要途径。努力增强节目的故事性,无疑可使社教类节目更具吸引力,更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始终居于不败之地。

对于现今大多数媒体而言,其所具备的故事性内容始终是最具吸引力的。由受众需求的角度分析,故事也是具有其与生俱来的强大优势;而从价值观和审美角度来说,人们也需要通过“故事”这一表现方式,实现对人性中“真、善、美”的剖析,只有节目当中那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故事”为观众接受时,电视媒体的传播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展示小寨人物命运的优秀纪录片《龙脊》,其以小寨中人物的故事为依托,通过对美、对生命的礼赞,实现了对人、对世事的深层次剖析,达到了的感人肺腑、启人心智的效果,使节目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仔细地对那些取得成功的社教类节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故事性更强的节目,能够通过故事的讲述,强调了节目的表达,情节的叙事绝不只是通过讲故事这一形式,进行刻板地记录,而是从节目题材的选择,以及节目所表现出的内容上的喜好出发,深度挖掘人性世界的美好。例如,在《毛泽东》这部记录片中,在尼克松首次访华时,节目影像资料中的毛泽东行动相对迟缓,面部也略显浮肿。此时,片中插入了采访当时负责主席健康的吴旭君环节,吴旭君介绍:主席当时的身体不是很好,为防止意外,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预备了抢救所需的所有物品,甚至于强心剂也抽到了针管中。但主席却以其顽强意志,将原定仅15 分钟的会面持续至65 分钟。动情的讲述,辅助感极强的故事,让看似平常的历史资料丰富起来。在这段故事的烘托下,观众再看这段影像资料时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产生不一样的心情。

早前的、更具传统的社教类节目,其表现方式多以画面、解说加音乐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偏向灌输式的节目,已难在感知能力日益增强的现代受众当中引起共鸣,要获得好的收视率相对较难。可以说,如今的社教类节目只有采取灵活性更高的电视手法,对节目内容加以展示,例好,在很多社教类节目制作过程中,合理通过结构的巧妙设计、悬念的设置,以及音乐的恰当渲染,加深受众对节目的印象,将看似普通平常的科学现象和科学知识讲述得精彩异常,这样的社教类节目必然是广受喜爱的。

长期的实践也表明:社教类节目也需要讲好故事,通过细节、情节的捕捉,感染人、感动人,引人深思,发人深醒。当然,合理增强社教类节目的故事性,不仅是创作者境界、水平要求较高,还要求真正用心地去做节目,才能恰当地运用令人回味的故事,实现节目教育目标,使社教类节目异彩纷呈,获得受众的认可。

2 增强社教类节目故事性以提高节目收视率的有效措施探讨

作为电视节目重要组成部分,电视社教类节目寓教育于乐,服务文化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这类节目的设置、编辑和播出,是电视媒体水准的集中体现。而深入探究有效增强社教类节目故事性的措施,是推动节目整体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2.1 通过电视手法的灵活运用增强节目的故事性

对于叙事类社教节目而言,可用更加灵活的电视手法,对节目内容进行展示,以增强节目的故事性。实践中,在选材或是拍摄环节,首先要看题材是否具有充足的故事性可供发掘;在节目制作的后期,剪辑中时记得要结合节目主题,配合使用悬念设置、人物铺垫、加快节奏和交叉叙事等创作手法,使节目的故事性得到强化。例如,央视的《探索·发现》节目,对故事性挖掘就十分重视,总是将那些远离现代生活的人文历史内容,转换成起伏有致的故事,再辅以多样的电视手段,使节目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让观众感觉如同剥笋一样,层层展现,步步释惑。

2.2 通过适当设置情境来的增强节目的故事性

“文似看山不喜平”,运用到电视媒体当中同样适用。受众之所以喜爱那些电视社教类节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播出的节目能够吸引人。怎样才能让节目更加吸引人呢?适当地设置情境,增强节目的故事性是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在央视的《走进科学》栏目中,有一集讲述怎样预防心肌梗塞,一旦心肌梗塞病发了怎么处理。按照传统节目做法,不外乎请专家讲解心肌梗塞的发病原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发病后要注意那些问题等等。《走进科学》则将其改成了一个故事的讲述,并起了个“生死六分钟”的题目。讲述一位刚退休人员,有一天独自在家里看电视,突发心口疼,倒在了地板上。因为其具备一定的卫生知识,并没有慌张,而是镇静下来,用手捂住疼痛的胸口,艰难地爬到电话旁边,趴在地上逐个地给自己亲人打电话,并打了120,经过多次波折,终于赢得时间,使自己获救。

节目中情节起伏、悬念迭起,让观众始终揪着心看完这个节目,主持人只是在节目最后简单地说了下,故事主人公什么地方做的对,否则就可能没命了。这样本来内容枯燥的社教节目,以一个故事为载体,就轻易地吸引住了观众,让人觉得不但不枯燥了,还很耐看。且使节目观众在无形中学习到了相关知识。

2.3 通过情感细节增强节目的故事性

在电视社教类节目中,要善用细节来刻画人物,通过细节的展示,让节目更加真实可信、生动形象,进而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当然,也需要注意细节的运用不宜过滥,否则会使节目臃肿,导致节目的主题和重点不够突出。例如,在电视纪实作品《沙与海》中,节目通过对牧民女儿纳鞋底细节的生动描画,展现了“牧民少女”那种“待嫁的喜悦、矛盾和眷恋”,这种情感的变化过程,使得观众能够窥探到其情感流动的轨迹,一系列的细节,牵动着观众的情感,引领了故事的发展。

3 结语

我国的电视社教类节目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要想使节目满足目标受众需求,适当增强节目的故事性,使观众的感情或情绪能够与节目进程同步,才能更加吸引受众,从而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推动社教类节目的繁荣发展。

[1]贾波.电视节目的故事性要素[J].记者摇篮,2012(6).

[2]吴芳.故事性:电视社教专题类节目的灵魂所在[J].新闻知识,2013(4).

猜你喜欢

社教故事性类节目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台社教节目的创新研究
小说叙事如何充满故事性
探究故事性儿歌对学龄前儿童身心成长的促进作用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新意识形态语境下的社教栏目创新创优策略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