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259井区开发效果分析

2014-08-15王钧科

科技视界 2014年31期
关键词:小层井区水驱

岳 婷 韦 鹏 王钧科

(长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甘肃 庆城 745100)

1 基本概况

1.1 构造及沉积特征

X259 区区域构造位于陕北斜坡南部,局部构造为西倾单斜,坡度不足1°,斜坡上发育轴向北东~南西向鼻隆构造,长3 油藏受构造和岩相变化双重因素共同控制。

区域研究表明,X259 区长3 属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地层厚度约40m~50m,底部为滨湖相泥岩,中上部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砂岩厚度大(15m~35m),砂体展布近南北向,由于河口坝的分流作用,砂体自北向南由窄变宽,并形成多个朵状砂体,沉积物以泥岩为主,只有3m~5m 的致密砂岩,含油性变差,形成长3 油藏上倾方向的岩性遮挡。长3 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细砂岩为主要储集层,砂岩分布范围广,自北东向西南延伸,砂体形态总体呈朵状,局部呈条带状,砂体宽8km~10km 纵向上,长3 一般由4~6 期单砂体构成,单砂体间有泥岩隔层,单砂体厚5m~8m,叠加厚度15m~30m。

1.2 储层特征

X259 区长3 油藏平均孔隙度9.72%,平均渗透率为1.56mD,储层物性差,为特低渗透储层。岩性为浅灰色、灰绿色长石细纱岩。砂岩粒度以细粒、粉~细粒为主;磨圆度为棱状-次棱角状;分选较好;接触关系支架-镶嵌状为主;胶结类型以孔隙为主。长3 储层为细粒岩屑质长石砂岩,陆源碎屑含量83.6%,其中石英含量39.8%,长石含量32.3%,岩屑含量11.3%,主要为变质岩屑和云母类。填隙物成分较混杂,以方解石、云母(包括铁方解石)为主,方解石含量达到8.2%,云母含量达到5.7%。敏感性矿物主要有绿泥石(含量79.23%),其次为伊利石(14.96)和伊/蒙间层(5.8%),为中~弱水敏、中等~弱速敏、无-弱酸敏、无-弱盐敏。X259 区长3 油藏原始地层压力为12.91MPa。地层水矿化度44.22g/l,水型CaCl2型,pH 值为7.4。

2 开发效果分析

目前X259 井区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

2.1 注水单向突进引起的产能下降

X259 开发单元剖面非均质性强,微裂缝发育,注入水沿裂缝单向突进,导致单层水淹,局部能量充足;油层连通性较差,难以形成良好的驱替系统。

2.2 吸水不均导致的注水不见效

X259 开发单元由于层间矛盾突出,造成注水井层间吸水不均,多表现为上段不吸,导致部分生产层没有对应注水而不受效。X259 井区当年共测吸水剖面5 口,吸水不均井3 口,占60%。

2.3 堵水调剖封堵高渗带

针对X259 井区注水沿裂缝单向突进,低渗带井不见效,开展以水井堵水调剖,分层注水的措施解决层间矛盾,提高水驱程度。

X257-3 井组调剖后见效较明显的是X256-3 等四口井,平均日增油1.33t。分析认为:X257-3 井调剖后水驱明显变好,将下层高渗带进行封堵,促使上层低渗带吸水,由调剖前上层不吸变为上层吸水,较好的解决了层间矛盾,提高了水驱。

2.4 注水调配提高水驱效率

对X259 开发单元由于层间矛盾突出,造成注水井层间吸水不均,多表现为上段不吸。为改善吸水剖面,缓解层间矛盾,对该区块部分水井实施分层注水,提高水驱效率,水驱动用程度由57.1%上升到67.4%。如XX 井层间矛盾突出,累计注水26518m3,注水强度主要为下层吸水,对该井实施注水调配后,层间矛盾得到明显改变,提高了水驱动用程度,并且对应井组的井后期生产稳中有升,剖面得到良好治理。

2.5 措施增注提高水驱效率

XY 井注不进水,实施酸化解堵后,吸水剖面得到改善,下层吸水良好,有效提高了水驱效率,提高了油藏开发水平。

2.6 油井措施解堵

X259 开发单元当年措施2 口,日增油2.3 吨,措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2.7 控水稳油提高地层能量利用率

XH 井含水持续上升由44.4%上升到59.5%,含盐由11700 下降到11200mg/l,分析认为该井含水上升原因是注入水推进。对该井采取限液措施,调小生产参数把冲数5.5 调到3.5,含水仍得不到控制,持续上升,对该井上提泵挂,含水稳定。

3 措施建议

3.1 X257-02 井地层堵塞,注水量达不到要求,其对应油井产量下井,含水也有上升趋势,建议下步对其进行措施解堵,恢复期正常注水,使对应油井能量得到补充,对X259 井稳产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2 为确定注水方向使地层注水能量达到平衡,油井XJ、XD 实施开井,促使注水沿其方向波及,使地层能量得到有效利用。

3.3 在油层厚度大、物性较好高压区的低产、低含水油井实施储层重复改造。

3.4 已调剖水井对应油井CV、CB、CN 含水有上升的趋势,XD、XC 水井调剖效果减弱,建议下步对这两口井继续进行调剖堵水。

3.5 XK 井含水急剧上升,采油量下降,影响井区产量,建议对该井进行地层堵水,确保其恢复正常采油。

4 结论与认识

4.1 X259 井区开发单元注入水易沿单一方向突进,见效的只有少数井;剖面上,与注水井连通性较好、渗透性高的小层先见效,易造成小层水淹。

4.2 长3 油藏应持续以研究小层对比及小层油水井连通关系为主,弄清小层压力,小层出水,小层采油量,实施油水井剖面挖潜,提高油藏开发水平。

4.3 低渗透多油层油藏应采取分层开采方式,潜力大的油层先开采,后期逐步对可挖潜力油层进行培养,确保层间接替,提高油藏开发效果。

猜你喜欢

小层井区水驱
湖相页岩油建产区小层构造可视化精细建模
——以吉木萨尔芦草沟组为例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J 58 井区中的应用
黄257井区叠前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分布预测
水驱砂岩油藏开发指标评价新体系
低矿化度水驱技术增产机理与适用条件
石南21井区水淹解释方法对比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