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阳县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策
2014-08-15徐敏骆辉
徐敏骆辉
(正阳县环境保护局,河南 正阳463600)
0 引言
正阳县长期以来农村落后的畜禽养殖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导致农村脏、乱、差现象。相当一部分畜禽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只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环境,不愿意投资建设治污设施,已建治污设施的部分养殖户,干湿分离不彻底等,严重影响了治污的成效,再加上管理措施相对滞后,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长期被忽视,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未引起重视,畜禽养殖废弃物很难做到达标排放,导致发展畜牧业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该县部分农村居民饮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养殖场附近池塘因富营养化失去了使用价值,农民居住环境遭受污染,严重威胁着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优良的环境,便没有整个区域的良好环境。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水资源、保障村民饮用水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畜禽养殖污染已到了非治理不行的地步。
1 治理措施
为有效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正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出台了 《正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2013年3月召开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会,下发了《正阳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正办文 [2013]15号),落实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对不同养殖规模的养殖场采取不同的处理模式,对未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的63家养殖场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书。同年,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慎水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政办[2013]62号)、《关于实施重点流域河流河长责任制的通知》(正政[2013]24号),对主要河流流域内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下发后,联合县畜牧局编制了《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与实用技术手册》,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为促进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进度,县政府又印发《正阳县2014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正政办[2014]14号),成立了正阳县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领导小组,要求对全县规模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全部工作于11月底前完成。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全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走上了规范化道路。
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为了从源头上堵住养殖污染,该县根据土地拥有量、区位优势和区域环境承载量,按照“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畜牧业与种植业相统一的农业生态循环体系,构建县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现代畜牧业,将畜牧业养殖用地纳入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划分畜禽养殖区域,2010年印发了《正阳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及防治工作方案》(正政文[2010]104号)。坚持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引导养殖业主合理选址。在禁养区内禁止建设养殖场,发展养殖业。对已建成的养殖场限期搬迁或关停措施。2013年4月初,该县环保局组织人员对位于禁养内未搬迁或关闭的16家养殖场进行现场调查摸底,并形成初步搬迁或关闭补偿意见报县政府。
3 加强管理,严格执法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督管理,对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遏制畜禽养殖业污染不断加重的趋势,促进我县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对超标排放或造成周围环境严重污染的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措施。同时,为推进污染治理,2013年正阳县积极申请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补助项目三个,共投资240万元,其中正阳县正泰种猪场100万元、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80万元、河南省奥欣牧业种猪育种有限公司60万元。现三个项目正在积极施工中。
4 工作方向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新领域,是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虽然我县农村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畜禽养殖禁养区内养殖场的搬迁关闭工作;二是继续落实限期治理措施;三是继续做好畜禽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工作;四是加强排污申报登记、排污收费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五是积极引进、推广畜禽排泄物治理新技术、新模式。六是以“生态县”创建为契机,切实做好正阳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要进一步拓展思路、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利益的环境突出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