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目标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4-08-15王若慧

科技视界 2014年31期
关键词:投资人使用者观点

王若慧

(汉中市汉台区国库支付局,陕西 汉中 723000)

1 会计目标的理论观点

在会计理论领域中,会计目标理论存在两种观点: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的观点是会计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强调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确认时不需要确认已发生的事项而且确认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决策有关的事项,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此观点认为会计目标是为公司日常经营决策服务的。但进行会计处理时缺乏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该种观点适合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会计人员需有很高的素质。

受托责任观起源于契约理论的委托代理关系从为会计是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物。会计目标是向资源的所有者股东报告资源受托者企业管理层对受托资源的管理的情况。首先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强调的是客观性,其在会计计量上,能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但进行会计处理时,受托责任观强调可靠性而忽视相关性受托责任观主要考虑委托者而忽略其他信息需求者。

2 会计目标观点之间的联系

2.1 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之所所以存在,是源于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于资源所有者和经营权分离,资产所有者不直接参加企业的经营活动,无法了解企业的保管情况、经营情况等,因此需要受托者及时、完整的向委托者报告其责任履行过程和结果。这样,客观上要求会计反映受托责任,从而形成以受托责任为目标的财务会计目标。由于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是关于经营业绩的信息,因此,会计人员提供的财务报表应以反映经营业绩以及评价为核心,并且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2 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这债权人,他们需要通过公司对外公布财务信息来预测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资金流量状况,因此会计系统形成了提供信息服务于决策目标的取向。

通过分析比较,本文认为会计目标的两大派别虽存在分歧但并非相互排斥,两者之间既有差异,又有联系。也就是说,两种观点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本质是一致的,最终目的都是提供信息,两者之间的联系具体表现为:

第一,两者的理论基础一致,都是提供信息,不论是受托责任还是决策有用观,其本质目标都是提供使用者会计信息,只不过提供信息的侧重点不同。受托责任信息是为了委托人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决策有用信息是为了满足投资这和债权人等进行投资决策的需要。第二,两者之间并非不可调和相对立,两种观点彼此都能映射出对方的影子。例如委托人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决定是否继续或终止委托受托关系,这便是受托观点和决策观点的转换结合。

因此,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非对立的,两种观点差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信息使用者的范围、信息需求发生变化。

3 会计目标的定位

3.1 相关会计环境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认为,定位我国会计目标的相关会计环境可以描述为:(1)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多方面对企业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2)企业所有制结构是多元化的。国有资本仍占据主要位置,国资委是代表上市公司的最大投资者。非国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流,集体、私人、外商等都是企业资本的主要供给者。(3)证券市场并不发达,股权主要集中在国家和企业法人手中。证券资产占GDP的比重较小,职业投资人主要以大众散户为主,这些人员的普通教育和专业素质普遍偏低。(4)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从银行获得,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较大。(5)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以是国家、银行、企业法人和一般投资人为主的管理型投资人。证券市场上的职业投资人比例较小,但今后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

3.2 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

根据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惯例,在概念框架中表述会计目标之前,应首先描述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可以描述为:(1)国家,主要包括国资委、证监会和税务部门等。国家作为企业的管理型投资人和企业的管理者,将关心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2)贷款人,主要包括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作为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供给者,他们将关心那些保证自己的贷款和利息能够收回的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3)职业投资人,主要包括国家、机构、个人等在证券市场上不断地买进、卖出证券,以赚取投资收益为目的的投资者,他们更关心投资的风险和投资回报的信息。(4)其他管理型投资人,指除国家之外的、以经营管理企业为目的的一类投资人,他们更关心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

3.3 会计目标定位

根据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的会计目标总体应该定位在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经管责任会计信息,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上还有一部分职业投资者,而且随着上市公司投资者结构的不断变化,这部分比例会逐渐加大,因此,我们必须考虑未来潜在的职业投资人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需求。对于会计目标,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三个层次表述:(1)会计应该提供有助于各类会计信息需求者进行各种决策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包括管理型投资人、职业投资人、企业经营者、贷款人、政府、公众等。(2)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目前企业应主要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来看,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各类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3)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适当提供对职业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4 会计目标的实现途径

对于企业而言霍要的是实现会计目标途径如下:

1)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会计目标能使各类需求者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质量特征是评定会计信息是否有用的标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能规范财务报表信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和公众的切身利益也与会计信息质量高低有关系。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实现会计目标。

2)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所制定的会计政策,以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

3)充分披露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披露是投资者直接获悉的各类信息的来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会计报表附注等。强化市场对公司管理层的约束的途径是高质量的信息披露。

5 企业文化和会计目标的结合

传统的会计体系中企业未来盈利的能力没有考虑到企业文化对实现会计目标的影响。而随着企业文化在企业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更多的人关注企业文化对会计目标实现的影响。

会计目标为信息需求者提供信息。内部管理层、国家、外部利益集团都属于信息的使用者。企业以往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是企业管理层关心的信息。而国家各职能部门关注的是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银行、债权人以及证券投资者属于外部利益集团。会计目标提供的信息能让需求者获知关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未来盈利能力。企业文化与会计目标的结合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6 结束语

会计目标存在两种理论观点,两者并不矛盾,两种观点有区别又有联系,应该辩证的看待两种观点,而在企业实际运作中,应充分考虑到企业文化与会计目标的定位,使两者合力的结合,从而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会计目标定位。

[1]《会计目标》课题组.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08:21-24+95.

[2]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03:3-15.

[3]谢志华.财务会计目标:演变与动因[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7-12.

[4]龚方露.论企业文化与会计目标实现的相关性[J].时代金融,2014,03:183.

[5]黄丽珠.论会计目标与责任[J].时代金融,2014,03:276.

[6]魏婷,张玲.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理性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4,02:110-111.

[7]崔航,李亚聪,庞琪.论现代企业的会计目标[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4:246.

[8]利英敏.浅析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与构建[J].科技创业月刊,2014,06:67-69.

[9]王凤.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定位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1:22-23.

猜你喜欢

投资人使用者观点
观点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抓拍神器
投资人最爱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
梦乡床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