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提案是怎么产生的?
2014-08-15魏晓文
本刊记者/魏晓文
从历年的关注度和提案对政策的影响来看,“一号提案”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其影响力和“001号”提案编号绝对相符。
不过也有人认为,“一号”其实指的是时间顺序,通俗讲就是谁的提案完成的早就是“一号提案”。但从影响力来讲,单从时间上考证似乎有失偏颇,也有人认为,“一号提案”反映的就是提案的重要性。
提案都是由民主党派提出的,一旦被选为一号提案,该党派就会成为媒体热点,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社会对该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一号提案并不代表这个提案可以高于其他提案,早在2006年就有政协委员建议取消“一号提案”,理由是一号提案容易被误解,由于关注度盖过了其他提案,很多人认为其他提案不重要。
其实,截至目前关于“一号提案”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并没有官方版本,但有一个标准,这个提案要足够重要,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可能才能被确定为“一号提案”。
每年的政协一号提案,总是格外受人关注。因为其主题紧贴社会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根据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秘书处提案组公布的信息,由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被列为2014年政协一号提案。
今年的政协一号提案首次聚焦科技领域,而没有选择此前媒体预测的“新型城镇化”、“治理雾霾”、“互联网金融”等热点问题,表面上看似冷门,但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指向实属热门。即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目标高度吻合,虽是立足解决科技领域问题,但方法和指向却不限于该领域,实际上是一个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
该提案指出,从1978年的52.89亿元到2012年的5600.1亿元,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35年间增长100多倍,有力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整体科技实力提升。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赖明介绍说:以科技方面为特色的九三学社,曾就科技创新等问题做过专门调查。这次提案的主题,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具体建议包括:以绩效为导向,建立健全针对不同创新活动的分类评价机制,改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推进应用型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以及研发成果资本化;对基础性、战略性、公共性和前沿性的科技项目和平台建设,应由政府直接投入,但要避免重复低效立项,而具体实施可交由第三方。
“比方说,我们能不能试行‘项目贷款制’,即在政府技术创新项目中采用低息或无息贷款形式进行投入,贷款需在结题后偿还,对于转化效益突出的项目,可予减免等。”赖明说。
赖明还指出,我们建议,要少搞一些“贴标签”的人才项目,多在创造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使用、晋升和资源分配机制上下功夫,实施一些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特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