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模式探讨
2014-08-15凌波
凌 波
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 730030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建设单位对于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水平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最早单一的植物点缀美化环境,到之后的保持水土稳定边坡,再到现在的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修复工程破坏痕迹、与周围景观协调融合、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等多重内容。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理念不断更新,其设计模式日趋向复合式、多元化发展。笔者通过多年从事甘肃省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结合工程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甘肃省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模式,将在下文进行介绍和探讨。
2 甘肃省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现行模式介绍
2.1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原则
2.1.1 长期稳定原则
绿化植物材料的选定与组合要符合长期稳定原则,即设计合理的植物群落演替方案,通过配置先锋植物种使绿化效果及其生态效应尽快显现,同时搭配生长周期长的植物种,通过不同时期植物种的更替演变,使高速公路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长时间保持稳定。
2.1.2 经济可行原则
景观绿化方式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合理利用建设资金,选择效益投入比高的方案,不应过分追求大投入大手笔,或过分追求短期效果。
2.1.3 功能高效原则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功能性包括美化路域环境、诱导行车视线、遮蔽环境疤痕、隔离路界等作用,设计中应尽可能兼顾多重功能性,并高效体现其功能性。
2.1.4 最小破坏和最大恢复原则
设计中应尽可能坚持最小破坏原有植被和最大限度绿化的原则,项目区原有植被和土壤等资源,能够利用的尽量保留利用;有条件恢复的部位,尽量全部恢复,不留绿化死角。
2.2 甘肃省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的一般模式及内容
从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的部位来分,高速公路绿化的区域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路基两侧、路基边坡、立交区、隧道洞门、隧道进出口中间带、附属设施场站及取弃土场。
下文针对甘肃省的高速公路项目特点以及多年来形成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经验和惯例,对不同部位的景观绿化设计内容进行逐个介绍。
2.2.1 路基两侧景观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路基两侧主要是指填方边坡护坡道与挖方边坡碎落台这两个区域。
填方护坡道绿化以美化路侧环境,减少雨水对边坡和坡脚的冲刷为目的。一般以规则式列植落叶乔木的种植方式为主。常用树种有刺槐、国槐、旱柳、香花槐等,利用落叶乔木大树冠的特点增加绿量,降低雨水对边坡的冲刷。对于景观要求较高的路段,可于乔木之间间植花灌木,常用树种有黄刺玫、珍珠梅、木槿、连翘等,以丰富护坡道绿化的景观效果。对于气候条件较恶劣且对护坡道景观效果要求不高的高速公路项目,如戈壁路段或荒山路段,护坡道绿化应以发挥防护功能为主要目的,可采用丛植灌木和撒播草籽相结合进行绿化。
挖方碎落台是路域景观的重点部位。其绿化以美化路侧环境、诱导行车视线,遮挡工程防护等为目的。景观要求较高的项目可以考虑常绿乔木与花灌木间植的种植方式,常用乔木有刺柏、圆柏、千头柏等,常用的花灌木有黄刺玫、珍珠梅、连翘等。坡脚处栽植爬山虎、五叶地锦等攀援植物,以遮挡圬工防护痕迹,增强挖方边坡垂直绿化效果。对于气候、立地条件较差的项目,碎落台绿化可以选择丛植灌木的种植方式,可选用植物为紫穗槐、红柳、柠条等。挖方碎落台一般不栽植树冠较大的落叶乔木,以避免遮挡行车视线和交通标志标牌,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2.2.2 路基边坡景观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分为填方路基边坡和挖方路堑边坡两个部位。
填方路基边坡坡率一般较缓,多采用穴植小灌木结合撒播草灌种子的种植方式。常用穴间距30cm-60cm,按穴换填种植土。小灌木多选用紫穗槐、沙棘等树种,草灌种子也以扁穗冰草、紫花苜蓿、红豆草结合紫穗槐、沙棘、柠条等组合为主。对于景观要求较低或工程造价限制较大的项目,填方边坡也可单一考虑撒播草灌种子的种植方式,按全坡面10cm-30cm厚度换填种植土。
挖方路堑边坡坡率一般较陡,多采用喷播草灌混合植物种的方式绿化,可细分为三维植被网喷播、客土喷播、厚层基材喷播等方式。坡率缓于1∶0.75的土质边坡多采用三维植被网喷播的绿化方式,在边坡上挂三维植被网作为混合质附着的载体,选用草种以扁穗冰草、紫花苜蓿、红豆草为多,组合灌木种子紫穗槐、沙棘等,拌合腐殖土、木屑、粘合剂等辅料混合后喷播。坡率陡于1∶0.75的土质边坡及贫瘠的石质边坡宜采用客土喷播或厚层基材喷播绿化的方式。与三维植被网喷播的区别在于,边坡挂镀锌铁丝网作为载体,增加悬挂承载力的同时兼顾防护坡面小型落石的作用,喷射材质中也加入更多的腐殖土、粘合剂以及养料,以保证植物有充足的生长条件。喷播绿化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绿化见效快,对坡面条件适应范围较广。
除了喷播绿化方式之外,在坡率较缓且稳定牢固的土质挖方边坡,可选用打孔栽植灌木苗子的方式绿化,选用紫穗槐、沙棘、柠条等灌木种,在挖方边坡坡面上按一定间距打孔换土,栽植苗木。其优点体现在中长期绿化效果好,工程造价较低。
在一些对绿化要求较高,但不适宜喷播,且坡脚有一定绿化空间的挖方边坡路段,如挖方锚杆框格梁护面边坡上,可采用码砌植生袋的绿化方式。植生袋具有植物萌芽快,分布均匀的特点。植生袋中的土壤和肥料不易随雨水冲刷而流失,可以为边坡植物提供较为稳定的土壤和肥料,因此短、中、长期绿化效果相对稳定。同时由于码砌植生袋可以形成稳固的坡面结构,待植物生根后,根系盘根错节形成稳固的表层,也具有较好的坡面防护功能。因此近年来植生袋防护绿化形式在甘肃省高速公路边坡的绿化中运用越来越多。
2.2.3 立交互通区绿化
立交作为高速公路重要的景观节点之一,对于景观绿化的要求也是较高的。绿岛区内的绿化设计主要分为规则式、自然式以及规则和自然式相结合三种类型。
规则式种植多用于靠近城镇、有植物造景需求且绿化养护条件较好的立交区内,一般采用大规模片植造景效果好的植物种,如金叶女贞、紫叶小檗、沙地柏、雀舌黄杨等,使植物形成色彩分界鲜明的、具有符号意义的大色块几何图案或抽象化的人文形象。规则式种植大多拥有鲜明的设计主题,设计者可通过较为具象的植物景观图案,使观者直观的感受到设计者的意图,常用于体现当地的人文特色。由于规则式种植造景对于植物种类的要求较高,栽植密度往往较高,对后期养护修剪要求也较高,不适合粗放式管理。因此不太适合对经济性要求高的项目。
自然式种植方式多用于景观人文化诉求低的立交区内,通过运用当地乡土特色植物种,辅以模拟自然环境的植物配置手法,弱化立交这一人工构筑物与周边景物的明显界限,通过与周边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自然式植物栽植手法,使立交区景观融入周边大自然的景物之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此种种植方式的关键在于“模拟”和“融合”,对后期植物养护往往要求粗放式管理,不需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因此适合城镇化程度低、周边以原生态自然环境为主的立交区的绿化设计。
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就是在自然式种植的基础上,适当考虑运用部分规则式植物造景手法,既与周边景物有较好的融合度,同时又能突出景观特色,兼顾了人文诉求的体现和与周边自然景观的融合。多用于城镇与自然景观区域过渡段内的立交区绿化。此种方式也是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立交区绿化中运用最多的一种主流绿化方式。
2.2.4 隧道洞门绿化
隧道洞门绿化的目的在于遮盖洞门开挖导致的景观疤痕,弱化工程防护措施形成的视觉冲击,尽量使洞门景观与山体背景柔和过渡,直至融合统一。
洞门顶端的绿化一般采用回填种植土后,模拟原山体植被覆盖模式的种植方式,即原山体栽什么植物,绿化时就栽什么植物。具体方式分为“覆盖”和“遮蔽”这两种手法,当开挖破坏面离填土面较高,坡面较陡时,可采取挂网喷播厚层基材“覆盖”破坏面的绿化方式,当开挖破坏面离洞顶填土面距离较短时,可采用密植树冠较大的乔灌木的栽植方式,运用植物的枝叶“遮蔽”破坏面。
削竹式隧道洞门仰坡绿化根据仰坡工程防护形式、坡率及土壤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栽植方式:(1)工程防护为菱形骨架,坡率较缓的土质坡面,一般采用栽植灌木苗子结合撒播草籽的方式绿化,对于绿化要求较低的项目可采用覆土后撒播草灌种子的绿化方式;(2)坡率较陡的土质边坡,可采用挂网客土喷播的绿化方式;(3)坡率较陡的岩质边坡,可考虑喷播厚层基材进行绿化;(4)仰坡坡面土壤条件差,但坡脚有堆砌空间的洞门仰坡,也可考虑采用码砌植生袋的方式进行绿化。
2.2.5 隧道进出口中间带(三角带)绿化
隧道进出口中间带绿化应兼顾美化洞口环境和辅助营造洞门进出光线明暗过渡的双重功能性。
洞口光线明暗过渡的功能性,可通过植物的疏密高低搭配,营造出距离洞口越近,栽植植物越密,植物整体高度越高的格局,从而形成司乘人员进洞时光线由明转暗,出洞口时光线由暗转明的柔和过渡效果。常用的栽植方式为:沿行车方向距洞口距离,分成远、中、近三个段落。远离洞口段片植或列植低矮灌木如沙地柏、紫穗槐等;中间段列植国槐、刺槐等高大乔木,间距3m~4m;近洞口段分多排栽植植物,靠中间带里侧区域点植苗高4m~8m的高大常绿乔木如雪松、油松,向外侧密植一排高大落叶乔木国槐、刺槐、旱柳等,株距2m~3m,最外侧密植灌木或花灌木,如紫穗槐、榆叶梅、连翘等,使靠近洞口端路段绿化形成“屏障”感,以遮蔽一部分光线。整体而言,列植乔、灌木高度应遵循由远及近,由低到高的原则。通过以上栽植方式,辅助隧道进出口的光线过渡。
隧道进出口的绿化美化应在其洞口光线明暗过渡功能性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观花观叶植物的搭配,或增加硬质景观如景石、雕塑的点缀来实现。由于隧道进出口对于行车安全性的特殊要求,隧道进出口景观设计不应太过花哨,以避免司乘人员分散注意力,造成行车安全隐患。
2.2.6 附属设施场站绿化
高速公路附属设施场站包括服务区、收费管理所、停车区等部位,其绿化方式根据其功能性的不同也有所区别。
服务区为高速公路景观重点部位,由于其接待司乘人员的人数众多但流动性较大,其绿化功能应以美化环境、缓解司乘人员疲劳为主要目的。多栽植形态优美的观叶、观花植物,适当考虑一些园林景观树种,如银杏、雪松、龙爪槐、玉兰、樱花等,通过优美的植物造景,为司乘人员提供美观且具有特色的服务区绿化环境。
收费管理所主要为收费管理人员办公住宿的场地,应以庭院式绿化手法为主,多栽植遮阴效果好,蚊虫滋生少的庭院树种,可适当点缀一些果树或经济树种,为收费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实用、轻松、舒适的办公住宿环境。
停车区绿化则以简洁明快的绿化风格为主,多在场地边缘栽植一些适应粗放式管理的植物种,如刺槐、旱柳等植物,简单搭配一些观花植物如迎春、榆叶梅等,在不影响行车的前提下,适当点缀绿化即可。
2.2.7 取弃土场绿化
取弃土场绿化应以恢复性为原则。通过绿化手段恢复因取、弃土破坏的土壤表层植被,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取弃土场植物种及栽植方式的选取应适应粗放式管理,不需再进行人工养护。
临时取弃土场多采用撒播固氮能力好、根系发达、生长快的豆科草种如紫花苜蓿、红豆草种子的绿化方式。通过植物固土保墒,为复垦提供良好条件。
永久占地取弃土场则采用撒播草灌种子的方式绿化,多选用紫穗槐、柠条、沙棘、扁穗冰草等耐旱、耐瘠薄的植物种,以尽快恢复地表植物覆盖。
在土壤条件差的取弃土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覆种植土,以利于植被的恢复生长。
3 结论
甘肃省作为内陆经济欠发达省份,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对景观绿化不重视、造价占比低、理念相对落后等问题。但通过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继续推进以及省内公路建设从业人员的不断努力,我认为我们离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甘肃省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模式的目标已经不远了。我希望通过本文对甘肃省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模式的小结与讨论,抛砖引玉,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于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事业的重视与研究,从而合大家之力,向着建设出更多高品质的“景观路”、“生态路”、“环保路”而不断前进。
[1]赵一飞,杨少伟.高速公路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336-338.
[2]赵瑞琴,刘万共,赵凤良.道路绿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30-36.
[3]钱国超,唐述虞,等.高速公路环境景观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