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服人 以爱育生

2014-08-15江仁秀

科技视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德育工作德育

江仁秀

(重庆市涪陵第十四中学,中国 重庆408000)

0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道德教育呼声的高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纷纷投入到探讨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上来,并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教育理念。就目前初中生的道德教育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为此,作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班主任有责任抓好道德教育工作。在德育教育的工作中,着重把握两个重点,一是以德服人,二是以“爱的教育”感化学生,温暖学生。通过这样的的方式,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担任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出了以下经验:

1 理解尊重学生,以爱支撑起整个班级

爱和尊重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人与人的理解,往往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尊重学生体现在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把人格看的尤为重要,而事实上尊重学生的人格确实是班主任开展任何工作的前提。班主任及课任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时,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达到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甚至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害学生,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言传身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发自老师内心对学生的深切的关爱,能够使班级形成一种和谐和融洽的氛围,使班级更有凝聚力。老师不计回报的大爱,如春风细雨滋润孩子稚嫩的心灵。在新时期里,表现较为突出的离婚率上升引发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城市中贫困家庭孩子的扶贫帮困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针对这几个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关爱放在首位,及时的关心孩子的思想和生活,对孩子的困惑及时的疏导;对家庭困难孩子我们积极的争取政策,从各个渠道争取困难补助。通过这些措施使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就更容易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

2 德育与心理学的融合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同样是迈向人生的转折期。这段时期的青少年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但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由于还不成熟,所以容易固执和偏激。因此,单纯的道德说教显然是不明智也不科学的。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础教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心理多变,情绪不稳,思想活跃,既容易接受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丑恶现象的侵蚀和危害。因此,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针对青少年成长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多种多样、易于为青少年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历史教育和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使广大青少年感同身受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良好教育环境中,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这时候的德育工作要灵活,掌握好“无声”与“有声”方法的运用。在处理某些事情时班主任并不必须要施以言教,无言的关爱也许更合适,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情。此外,由于初中生身体急剧变化,第二性征凸显出来,会让不少学生产生羞涩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到自己已长为成人,并开始用评判的视角审视周遭,一部分学生还会对教师和家长产生抵制情绪,即所谓的“叛逆期”。由此,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力的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投入更多的关爱与耐心。班主任实则也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对有心理遇挫的学生班主任应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及早发现,并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机与学生诚恳的谈心。用教师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并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与此同时,不同年龄段的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其年龄的优势,展现友情、亲情的关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成人尊重及体验到情感的归属。总之,教师德化教育要在充分尊重学生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尽管这一阶段的学生心智并不成熟但身为“心理咨询师”的教师应秉持一份耐心与智慧,灵活应变学生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 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换意见

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老师、家长共同的参与。但很大一部分学生极其厌烦班主任家访的,怕班主任“打小报告”,也有的怕班主任看到自己是单亲家庭或贫困家庭。因在上文中已提到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强烈的自尊心,由此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变换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逐渐地通过师长双方的感染,树立起学生的信心,敢于坦然面对现实,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取向。同时,我们采用每周安排德育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周末,为父母分担家务,如承担煮饭、买菜、洗衣服、打扫清洁卫生等事务;向父母尽孝,如为父母洗脚、按摩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懂得珍惜生活,懂得爱,热爱劳动,学会付出。

4 有效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这个有利的学习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募捐活动、照顾孤寡老人、做环保小公民等。最后根据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们的发言讨论作出科学的德育评估,以便教师能合理地安排接下来的德育工作。

5 积极与任课老师沟通,帮助学生均衡发展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经常与任课老师保持联系,请任课老师进行各科学习的具体指导,包括听课习惯、作业要求、学法指导等,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真正地学会学习。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加强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通过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了解各课老师的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助课任老师的教学,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帮助学生各课学习均衡发展,同时也通过任课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根据各课特点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德的成长,从而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桥梁,通过这三方面的其同作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朱春光,王建媛.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教育科学,2004(4).

[2]黄华.重视德育教育 浇灌未来之花[J].德育在线,2012(112).

[3]沈汝英.浅淡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时机把握[J].德育在线,2012(10).

[4]张召新,强曲娟.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J].德育,2011(5).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