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智能电网技术思考

2014-08-15姚勤丰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19期
关键词:储能电网芯片

杨 平,姚勤丰

(宁波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浙江 宁波315000)

1 智能电网体系研究的背景

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是电力能源、自动控制、决策分析、通信、测量传感等多种技术的融合体。通过高度的集成,在电网设施上加以应用,就形成了新型电网体系。该体系的优点是:集成、优化、兼容、经济、自愈等。新型电网系统主要涉及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电力系统调度等诸多环节。明显具有的特征是:自动化、互动化、数字化与信息化。因此说智能电网的构建与使用时我国里程碑式的技术革新。构建新型的智能电网系统离不开能源体系的支撑于专门技术体系的保证。构建和运行智能电网必须将新电网技术、储能技术和现代化技术等进行有机的融合。

2 智能电网的驱动力

智能电网是当前各国发展的方向,但在驱动力上存在着差异。智能电网驱动力的重要因素如下:

(1)必须符合政府的环保要求。智能电网建设必须符合国家低碳环保的要求,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适应农村电网改造的需要。“低电压”是农村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尽快建设农村电网基础,不断提升智能化是当前农村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

(3)不断改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游电费价格、停电率、阶梯电价等方面。电力公司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用户体验的改善也是智能电网的工作目标。

(4)电网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当前,我国电网制动装置还未具有评估事态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评估动态安全来做好预防性控制。智能电网正是面临系统故障时,能够将该区域予以隔离,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5)能够切实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除去运行优化与资产管理以及降低使用率成本以外,智能电网还通过使用储能、高温超导、电子等新技术对电网进行了改革。以高温超导技术为例,该技术的应用仅通过狭窄通道即可实现电力的大量传输,且电压网损接近零。

3 智能电网技术体系主要内容

3.1 拓扑结构

我国多年来一直采用较为传统的放射电网,这样的电网如果发生线路方面的故障,很难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供电。由于智能电网中的灵活的拓扑结构是构建智能电网最为基础的物理结构。一旦出现网络方面的故障,拓扑结构可以迅速的将其控制于最小范围内,给快速恢复供电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配电体系的侧面发展循环网络,并设置环形总线与微电网。这样才能控制双向流向,并保证电路间的交换功率。

3.2 智能电网中的测量及传感技术

该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分时段的用户管理。例如:可以对分布式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还能及时监控到智能仪表、传感器、测量装置。通过传感器与测量系统的有效结合,可以实现智能控制的目标。智能电网研究中,我们最为急需的就是精度高、能耗低的传感技术与网络测量技术。

3.3 智能电网中的专业芯片技术

该技术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部位。电网中的芯片升级后可以实现众多功能。智能芯片所包括的主要种类有:通信体系芯片、控制芯片、时间芯片、计量芯片和驱动芯片等等。

3.4 智能电网中的通信技术

智能电网正常构建与运行离不开通信技术。双向、高速集成、实时的通信系统是智能电网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通信技术不但能实现信息的双向传输、实现互动,还能应用量测技术进行连续、实时的检测和校正电网中的各项参数。进而使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实现系统内部的自愈目的,并接受更加完整的信息。

3.5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技术

由于智能化电网是科技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系统,其安全内涵较传统电网要高很多。这就对智能电网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加倍防范。当前较为常见的安全技术有:新密码技术、实时镜像备用、信息信任体系、病毒防护技术、恶意入侵防御技术、数据存储安全、实时主动防护等等。

3.6 智能电网中的智能化设备技术

为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性能,我们必须在智能电网中使用最新电子设备。新技术与设备的使用能提高功率密度、成产效率、供电可靠性以及输配电系统性能。此外,我们要在负荷特性与电网间寻找出平衡点来提高电能质量。

(1)电力电子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控制与变换。当前,半导体功率元器件逐渐向大容量、高压化方向发展,很多电力电子产业都以高压变频作为主要的传动技术。同步开端技术的智能开关。新型超高压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交流柔性输电技术。用户用电技术有动态电压恢复器、静止无功发生器。

(2)分布式的能源接入技术。自我调节能力和智能判断基础上的分布式管理与多能源统一入网,是智能电网系统中的核心部位。这个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和监控电网与用户用电信息,以输配电方式为终端输送电能时也是最安全和最经济的。分布式电源(DER)的种类主要有:光伏电源、风力发电、燃料电池、小水电、储能装置能等。通过智能自动化系统,可以将多种分布式电源犹记得并入电网之中,并保证运行有很强的协调性。在提高系统工作效率与可靠性的基础上,节省了大量的输电网方面的投资。有力的支持了峰荷电力与电网紧急功率,进而带来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3.7 发电机功率与预测短期负荷技术

超强的预测力是构建智能电网技术体系的有力保证。实现短期负荷预测和发电机功率预测,必须将只能传感器与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技术支撑。这样才能实现短期的预测和预警。

3.8 蓄能技术

不稳定是可再生能源的最大缺点,因此,智能电网的储能技术室很多单元构成的,例如:电容器储能、超导磁储能、化学电池储能和燃料电池储能等多种形式,这些储能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高效、高密度。

3.9 电力控制技术

同样,电力控制技术也是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构建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技术可以优化运行系统,很好地完善智能电网体系结构。

4 结束语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该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创新科技为技术手段,通过技术融合加以实现。智能电网在我国属于开始阶段,各种技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这样才能最终确立相关技术体系标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翟子楠.构建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体系[J].电工电气,2011(03):1-3.

猜你喜欢

储能电网芯片
芯片会议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穿越电网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人体微芯片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家庭分布式储能的发展前景
储能国际峰会2014成功落幕——全球储能产业稳步发展,中国储能市场机遇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