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的突破口——论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四个维度

2014-08-15卢大有

党史文苑 2014年12期
关键词:积极性农民农业

卢大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局,关系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历来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翻开 《邓小平文选》雄文三卷,他在关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发展动力、农业的基本保障和农业的根本出路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无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学习这些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和牢固树立为农业服务的思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农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恩格斯曾经指出: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技术、宗教等等。”[1]P574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问题不解决好,整个国家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没有牢固的基础。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它揭示了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农业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邓小平十分重视农业的基础性作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先地位。他指出:“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2]P9如果说有什么问题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那么 “一是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2]P159。历史上,我国国民经济曾出现过几次大的波动与调整,每次都是因放松或削弱农业造成农业衰退而引起的,且每次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对此,邓小平曾明确指出: “我们在一个长时期里忽视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从1957年起,我们生产力的发展非常缓慢,拿农村来说,到1966年的10年间,农民的收入没有增长多少。”[2]P137其教训是深刻的。 “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农村富起来容易,贫困下去也容易,地一耕不好农业就完了。 ”[2]P355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的经验时告诫我们: “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2]P23“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3]P267-268邓小平不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农业,还从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构想出发,认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农民生活的改善,必将极大提高全社会共同富裕的程度。相反,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民就不能摆脱贫困,共同富裕也只能是空谈。

(二)农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农业兴,天下定。”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全国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无论观察形势、研究问题,还是制定规划、作出决策,总是首先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总是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党的工作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他多次指出: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2]P65在他看来,“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2]P77-78。“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2]P237换言之,稳定农业就是稳定占80%人口的农村,稳定整个中国的全局。“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4]P406

(三)农业是工业的基础

农业是一切产业的 “母体”,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工业的高度发达必须依赖农业的深入发展,农业能为工业劳动者提供生活资料,供给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和劳动力,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在我国,农业所处的地位是“一业不稳,百业受损”,特别是工业,更是首当其冲。邓小平明确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5]P322中国人口的80%在农村,“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80%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2]P117。中国的市场大,大就大在农村,如果农民的购买力上不去,工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制约。相反,“农副产品的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2]P376。农业和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两大支柱产业,“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发展中我们决不能单纯依靠工业的高速增长来支撑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定要搞好二者之间的综合平衡。

二、农业的发展动力

邓小平指出: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2]P17政策和科学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两个轮子,是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同时,给农民物质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动力。

(一)靠政策

正确的政策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大法宝。1962年,邓小平在《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中指出:“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列的政策。”[5]P322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方面是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践中,把农民个体生产的积极性简单地看作是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把农民集体生产的积极性视为发展农业的动力,忽略了农民追求物质利益的要求。党在调动农民积极性问题上的这种认识误区,导致了人民公社运动 “一大二公三平”的错误,导致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严重衰退,出现了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严峻困难。邓小平在反思人民公社 “一大二公” “吃大锅饭”的体制时曾尖锐地指出: “搞平均主义,吃 ‘大锅饭’,人民生活永远改善不了,积极性永远调动不起来。”[2]P15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领导了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2]P65。 邓小平说,农业问题,计划不要抠得太细,还得多从政策上考虑问题。“政策要放宽,要使每家每户都自己想办法,多找门路,增加生产,增加收入。”[6]P616“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P117在他的倡导下,家庭承包责任制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新体制在全国全面铺开。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言: “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多种经营,提倡科学种田,农民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这些政策很见效,三年农村就发生了显著变化”。[2]P81“现在全国绝大部分农村面貌一新,农民心情相当舒畅。这不是我们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在发生作用吗?”[4]P246

发展农业的另一方面的政策是工业要加强支援农业。邓小平指出: “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区、工业城市要带动附近农村,帮助农村发展小型工业,搞好农业生产,并且把这一点纳入自己的计划。” “城市可以帮助农村搞一些机械化的养鸡场、养猪场,这一方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能改善城市的副食品供应……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过来又支援工业,这是加强工农联盟的问题。” “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4]P28-29“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2]P376的,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历史证明,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必然是工业和农业同时发展的过程。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保持农业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损害了农业,工业自身的发展也将难以持久,经济的腾飞及现代化就更谈不上了。

此外,靠政策,还必须保持国家政策的长期稳定。邓小平强调指出: “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2]P371现在的政策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 “改变现在的政策,国家要受损失,人民要受损失,人民不会赞成,首先是八亿农民不会赞成。农村政策一变,他们的生活水平马上就会降低。 ”[2]P83-84“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 ”[2]P321

(二)靠科学

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条件。邓小平多次指出: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 要重视科学。 ”[2]17、313、275他提倡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认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在农业的各个方面推广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他说, “提高农作物单产,发展多种经营,改革耕作栽培方法,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7]P882。“从科学方面来说, 要发展农业, 需要有生物学的发展,气象学的发展,土壤学的发展,遗传学的发展。”[6]P303不仅如此,邓小平还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高度论证了科学技术对于加快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他说: “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2]P275“靠科学” “靠尖端技术”解决农业问题的思路,是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

(三)靠农民积极性

农民是农业生产力的主体,要发展农业,就必须把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放在宏观决策的重要位置上。邓小平始终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作为农业发展的主题。他指出:农业本身的问题,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但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则要 “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5]P323邓小平认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首先是要给予农民的自主权。他说:“一个生产队有了经营自主权,一小块地没有种上东西,一小片水面没有利用起来搞养殖业,社员和干部就要睡不着觉,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4]P14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 “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2]P238。其次是尊重农民的创造性。邓小平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2]P382又说: “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2]P252其三是关心农民的利益。邓小平深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性。他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4]P146邓小平摒弃了过去只重视精神而忽视物质利益的做法,提出重视物质利益,实行多劳多得,提倡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肯定了农民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合理性。

三、农业的基本保障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基础产业。同其他产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既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又受自然规律的影响,无论在商品市场的竞争中,还是在经济资源的竞争中,常常处于比较软弱和不利的地位。邓小平多次强调,农业是弱质产业,要给予大力支持,要 “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4]P28。

(一)保障粮食安全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粮食在任何时候都是特殊商品和重要战略物资。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问题。邓小平特别重视粮食生产问题,并很早意识到粮食问题对于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军事问题。1943年,他在谈到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基础时指出:“经验告诉我们: 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5]P7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又从战略高度对粮食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说道: “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2000年要生产多少粮食,人均粮食达到多少斤才算基本过关,这要好好计算。2000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2]P221986年,他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指出:现在粮食增长较慢, “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位置上,总的目标始终不要离开本世纪末达到年产九千六百亿斤粮食的盘子。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从长远看, “粮食问题很重要,要通过改革解决农业发展后劲问题”。“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连温饱都没有保障, 怎么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 ”[2]P159、192、255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邓小平再三强调,要高度重视农业,提高粮食产量,把粮食生产当作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保障合理投入

投入,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邓小平多次指出,“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2]P275。我国改革开放前以牺牲农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积累,使得农业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农业在投入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首先是科技投入不足,农村缺乏一支有效的科技队伍,缺乏一定的经济力量,导致农业科技成果少,转化率低,农民找不到需要的项目,得不到新技术、新方法的指导,而且已有的科技成果也得不到应用推广。对此,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现代农业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反复强调要重视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民的教育问题。他说: “我们有大量中学生,要把他们培养成土专家,让他们在农村发挥作用。”[7]P949“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2]P23邓小平还亲自领导和过问了一系列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决策、制定和实施,如 “星火计划” “燎原计划” “丰收计划”等。其次是资本投入不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得不到满足,相反,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入城市和工业企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严重“缺血”。对此,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树立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其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支撑。但是,由于其耗资高、工期长、见效慢,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户无力承担,致使农村中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对此,邓小平曾明确指出: “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2]P159

四、农业的根本出路

(一)实行改革开放

“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P136这是邓小平在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及现实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是如此。当一旦发现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必须进行改革。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我们还有其他错误,例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不是搬用别国模式的问题。可以说,从1957年开始我们的主要错误是 ‘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2]P237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即以农村改革为先导,拉开了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序幕。在经历10多年的改革实践后,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对农村体制形式的发展趋势又有了新的战略构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2]P355“两个飞跃”的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经过长期思考和探索得出的结论,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个思想,为中国农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并最终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废除人民公社,突破旧体制的束缚,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的改革,不仅从根本上克服了长期以来集体经济存在的“左”的偏离,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而且开创了根据市场需求使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流动,优化组合的先例,培育了市场经营的主体,同时,也为城市乃至各个领域的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多种经营

邓小平强调农业发展要有全局观念,主张“农业要全面规划,要多种经营”,指出发展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四个条件”[4]P315之一。 他说,“农业翻番不能只靠粮食,主要靠多种经营”。“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 ”[2]P23、238他认为,中国农村只有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道路,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副业发展了,农业增产的潜力大得很,发展余地大得很。”[6]P616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家庭承包制引发了农业内部分工分业的巨大发展,矫正了国家过去执行的“以粮为纲”政策,纠正了长期以来单一发展种植业的传统农业发展思想,确立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现代大农业的思想,促进了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发展乡镇企业

邓小平指出:“乡镇企业很重要,要发展, 要提高。 ”[2]P355乡镇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能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以及农用物资等;另一方面又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维持社会稳定。他说,“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下的劳动力怎么办,我们原来没有想到很好的出路。长期以来,我们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平均只有一两亩土地,多数人连温饱都谈不上。一搞改革和开放,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就减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10年的经验证明,只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邓小平不仅看到了“乡镇企业每年都是百分之二十几的增长率”,“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2]P251、252、238而且还从理论上对乡镇企业的发展加以概括和总结,将其确立为我国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他说: “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2]P213-214在邓小平的热情支持和鼓励下,我国的乡镇企业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邓小平在对我国农业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指出 “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4]P362。从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发展动力、农业的基本保障和农业的根本出路四个维度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提出了 “两个飞跃”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业理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邓小平农业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7]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积极性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