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的危害分析①
2014-08-15谭涛
谭涛
(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广州 510515)
由于兴奋剂的不断演变与发展,体育界对兴奋剂的定义也不断地趋于严密和完善。国际奥委会把兴奋剂定义为:“竞赛运动员应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以非正常量通过不正常途径摄入生物物质,企图以人为的和不正当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竞赛能力即为使用兴奋剂。”[1]利用药物提高竞技体育的成绩早在古奥运会上就有记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奥运会和其他国际比赛中开始兴起了服用兴奋剂的不良风气。服用兴奋剂的事件在空间上已经扩散到各大洲的几乎所有体育大国;在项目上,几乎涉及到体育的各类项目;在人群上,不仅有高水平的运动员也有业余选手甚至已渗透到社会的其他层面,涉及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运动员使用的药物和手段也越来越高科技化和多样化,不仅严重地影响了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社会形象而且阻碍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兴奋剂也在不断地研制出新,种类和形式都越来越多。1967年规定了5类8种药物被禁用,1988年为99种,1993年为105种,2004年为159种。不但传统的兴奋剂不断推陈出新,新型兴奋剂也在不断问世,出现了“激光兴奋剂”、“基因兴奋剂”等新型兴奋剂。[2]
业内人士预言:“如果有一天奥林匹克运动退出人类社会舞台,那绝不是源于外界的毁灭,而是来自堡垒内部的自溃。致命的伤很可能就是兴奋剂。”英国的戴维尔.米尔勒在他的《奥林匹克革命》一书中指出:“兴奋剂对奥林匹克和整个体育界的严重威胁,远远大于职业体育和商业体育。使用兴奋剂欺骗是从根基上打击体育的可信赖性,它比本世纪以来任何一种危害体育的弊病,都更加摧毁公众的信任。”兴奋剂不仅从根基上侵蚀、打击和摧毁体育发展的基础,对社会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1 兴奋剂的使用背离了体育的根本目的和宗旨
体育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体质、振奋精神、提高素质,通过体育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在身体方面达到尽可能高的程度,同时又具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从而能在其身处的社会环境或更大的范围内生存,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3]从而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兴奋剂的使用,背离了体育的根本目的,颠倒了体育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把体育的目的异化为“不惜一切手段与代价获取胜利”。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主席庞德说:“运动的魅力在于你能否正确使用训练方法和比赛技巧,以超越人类的极限。兴奋剂只会损害体育的魅力。”在当今体育中,兴奋剂的使用,已使体育参赛选手追求崇高精神价值的目的发生了偏转,通过兴奋剂的作用改变生理机能来提高成绩,不顾一切追求比赛的胜利成为最直接的动机,不择手段地获取各种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成为他们追求的直接目的。不仅不能给运动员带来真正的乐趣,反而使一些运动员成为药物的崇拜者,丧失了自我的正视以及自信和勇气;不仅没有发挥良好榜样的作用,反而给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奥林匹克宪章》把“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作为体育的宗旨。也赋予了体育为人全面发展服务的重要功能,通过体育的锻炼和各种形式的竞技,培养人的智力、意志和情感能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在体育锻炼与训练中形成的各种能力内化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尚品格。可使用兴奋剂的行为却使人沦为药物的奴隶和牺牲品,使运动员成为比赛的机器,这不仅给运动员带来了不求进取、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不良的生活态度,甚至酿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兴奋剂的滥用使人们对体育比赛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一有新的记录诞生便会联想到兴奋剂,互相猜疑、互不信任;由于各国反兴奋剂的态度不一致或双重标准引起的兴奋剂风波和官司一直不断;甚至把兴奋剂问题政治化,成为相互攻击的武器等严重地危及了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团结。
兴奋剂的使用已对现代体育所倡导的“身体、意志和思想的统一”发出严重的挑战,也削弱了体育应有的社会号召力,严重地背离了体育的根本目的与宗旨。
2 兴奋剂的使用侵蚀和瓦解体育道德的基础
公平竞争作为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体育比赛、体育竞技能够存在的根本前提,正是因为有了公平、公正的体育原则,体育竞技才有了意义。同时,公平的体育竞赛也承认个体的生理和种族差异,但竞技时必须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一小部分运动员通过使用兴奋剂,来改变生理条件、增强体能,而不是科学的训练。这不仅损害了体育的公平竞争的精神,也有损于体育道德和社会公德,实际是一种欺骗行为:它掩盖了运动员的真实水平,严重地动摇了体育道德的基础。
兴奋剂诱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丧失了精神自律的力量,破坏了公平的体育比赛,在更大范围上造成了行为的失范,荣辱的颠倒,是非的混淆。如加拿大的本.约翰逊当两度被查出服用兴奋剂而被驱逐出田坛时,就抱怨说:“我被抓出来是我倒霉,其实所有的高水平选手都服用药,等以后就知道我其实也是被冤枉的”。英国的1500米欧洲冠军马休斯.叶兹声称:“谁说服用兴奋剂不道德,谁能决定什么才是道德的,政治道德吗,商业道德吗,体育本身就不纯正”。甚至有些人干脆提议把“兴奋剂合法化”。[4]这代表了体坛中一部分人的错误心理和心态,公平、公正的体育道德准则已被兴奋剂使用者粗暴地践踏了,体育道德的丧失与偏离比兴奋剂本身的危害也许会更大。
3 兴奋剂的使用侵蚀了体育科学训练的原则
体育成绩的迅速提高,日益接近人类体能的极限,要取得优异的成绩更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改进技术,挖掘人的潜能,以提高竞技能力,这是现代体育发展的特点和客观要求。体育训练更有其自身的规律,但兴奋剂的滥用,使人忽视对训练规律的研究和掌握,造成一种从认识到实践的错误偏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激光兴奋剂、基因兴奋剂等高科技化的兴奋剂,为那些不想通过艰苦训练、科学训练而想迅速攫取体育成就的运动员客观上提供了选择的机会,更确切地讲提供了冒险的机会。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考虑的不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训练的科学性,而是想借用外部手段或化学助力来迅速提高技能水平。认为用药的训练是科学的,用药并且又能逃避检查更是“高科学化”训练的结果。这些错误的训练观念严重地亵渎了科学的训练理论和思想,在实践上破坏了正常的科学训练原则。
对运动员来说,药物也许暂时会对提高运动能力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决不会把体能低下、训练落后的人塑造成为世界冠军。使用兴奋剂所带来的暂时效应,致使部分运动员迷信药物、依赖药物,放弃艰苦的训练,影响潜力的挖掘;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无异于拔苗助长,违背人体的生长规律和训练规律,造成早熟、早衰、患成年人疾病,丧送其体育生涯。使用兴奋剂的长期恶果,便是从根本上破坏科学训练的基础,把训练成果的展示演变成药物大战、职业吃药“机器人”大战,最终会危及整个体育事业的基石。
4 服用兴奋剂严重地损害运动者的身体健康
自从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丹麦自行车运动员努德.詹森因服用过量的苯丙胺和酒精的混合剂导致死亡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兴奋剂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医学界和体育界都对兴奋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已证明:兴奋剂主要通过刺激人的大脑神经中枢系统来提高运动者的敏感性,降低疲劳感觉,激发竞争欲望等,以提高运动成绩;但使用兴奋剂也会对人体带来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导致死亡。
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身体健康的人长期服用合成代谢类固醇药物会带来暴躁易怒、身体虚弱的负面后果;蛋白同化激素会导致肝硬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男性运动员性欲减退,前列腺肥大;女性运动员出现第二性特征男性化的倾向,如体毛增多、乳房减小、月经紊乱等;超量服用刺激剂可导致心率失常、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就连现在认为比较安全的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也可能导致心脏痉挛致死;血液回输会造成高烧、湿疹等过敏性反应、急性溶血代谢性休克等;对于基因“兴奋剂”或药物,研究者也承认:“由于这种药物具有潜在的副作用,并且还有可能引起癌症”。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了严重的生理疾病,也会使运动员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更为严重的是过量服用兴奋剂容易导致运动员生命的衰竭和死亡。据不完全统计,1967年英国的800m世界冠军汤姆辛普因服用兴奋剂引起心力虚脱而死;1975年芬兰举重运动员冈卡斯尼因超量服用合成类固醇导致肌肉膨胀终生残废;1980年东德游泳世界冠军库拉乌塞因过量服用大量含有兴奋剂的维生素,先后生了两个先天性畸形儿。在1985年前的20年中,就有20多名美国运动员死于滥用兴奋剂;在1987~1990年期间就有19名自行车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而死亡。在2004年又有意大利著名自行车选手潘塔等几名选手因兴奋剂而死亡。近几年频繁地发生运动员因服用兴奋剂而猝死的事件。血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向人们警醒了兴奋剂的严重危害。
综上所述,兴奋剂的使用背离了体育的根本目的和宗旨;侵蚀和瓦解了体育道德的基础;侵蚀了体育科学训练的原则;损害了运动者的身体健康;破坏了体育的良好社会形象;阻碍了体育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1]丁言美.当代科技与体育[M].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223.
[2]李慧.兴奋剂对人体的危害[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4(9).
[3]奥托.西惹密泽克,何群.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J].奥林匹克研究,1991(5),69-72.
[4]杨天乐.对兴奋剂说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