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职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开发与设计研究①

2014-08-15廖志凡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6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办学设置

廖志凡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 广东东莞 52380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越来越大。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国内各大专院校开始调整专业设置,探索创办社会体育专业和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新路子。社会体育专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得以迅速发展的。截至2012年8月,全国1977所(含本科与高职高专)高校中共有219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体育类专业。其中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有25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1]

课程设计是专业培养目标的体现,是人才培养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竞争能力的模板。专业课程直接构筑学生专业核心知识、技能与能力,对学生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它来判断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社体专业尚处于办学初期,缺乏办学经验。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没有既定模式,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模式和经验也少。社体专业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发展等是我们值得思考、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内容

对东职院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方向、定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关系;办学主体因素,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资源对社体专业办学产生的影响;课程设置与市场调研;课程设置的核心因素等。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文数据期刊库、查阅相关期刊;通过互连网进入相关院校网站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

(2)专家访谈法。分别对4名企业行业专家,来自3个体育院系的4名专家进行访谈。

(3)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我院共计60名大一、大二年级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6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为52份,有效率87%,问卷经专家效度检验,相关系数为0.79,采用重测法对部分学生再次发放问卷,二次问卷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5。

(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专业方向细化与课程设置的关系

我国开设社体专业的部分高校依托自身的办学优势设置专业方向,但大部分高校的社体专业并没有细分专业方向。相对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就业方向与岗位比较明确[1]。调查显示,被访谈人员认为专业方向应细化、培养目标应明确,就业方向与岗位应具体的分别占65%(13人)、90%(20人)、80%(16人),说明“窄口径”人才培养是各办学主体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观因素是社体专业尚处于办学初期,缺乏办学经验,一些学校试办该专业是为了保持学科与专业的完整性。客观原因是社会体育的范畴广,就业领域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与规格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造成学校专业设置方向模糊。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优势在于专业方向更具有针对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是依据社会需求量身定做培养和输送人才,它比本科院校更注重以市场为导向来培养专业人才。[2]就目前情况而言,在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紧紧围绕学生培养方向进行设置。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采用了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快速融入到企业。

2.2 专业定位具针对性与课程设置的关系

高职院校在社会体育专业定位上,既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类型、办学定位以及现有的办学条件,也要考虑所在区域体育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更应该考虑地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消费特点。如果盲目地模仿和运用普通高等院校培养体育人才模式输出人才就会缺乏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以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主,主要给社会体育相关领域培养一线岗位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特点主要体现是“实用、够用、实践操作能力强”。

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社体专业的模式应区别于其他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求大求全的模式,结合地方经济、体育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等情况,以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主。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社体专业在实操课程上应加大了相应比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以技术为主,使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后即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在专业教学上,既要保证学生的专项技术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组织比赛,参与裁判,团队协作等能力。在采用实训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同时,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结成团队参与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来。不仅使课堂知识得到了应用,也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把学生参与课外赛事组织、裁判等工作作为学生再学校学习评价的一部分。

2.3 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与课程设置的关系

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社体专业课程应以专业培养目标而展开。首先,区别于各体育专业院校以提高体育专业技术水平为目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也区别于其他综合性院校以培养体育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培养高水平教练的培养目标。社体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以社会体育各行业为目标,突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第一,开设常见的基础体育课程,包括田径、足、篮、排、乒、羽、网等项目。作为一个体育类学生,学习和掌握多项体育技能是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作为社体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参与到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中来。群众性体育的特点就决定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比体育类其他专业的学生需要更全面的知识,需要了解更多的体育项目。第二,根据专业定位,在课程设置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大实践实操的课时比重,通过实训,顶岗实习的方式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外实习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各项体育活动的竞赛和组织。第三,结合地方经济及体育产业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地方发展较好的体育产业为专业方向,加大这些项目的课时。第四,结合体育各项目特点,在课程上合理安排。例如,通过课程的调整,加上课外训练,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学习某项技术动作,缩短动作固定的周期。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

2.4 社体专业是新兴专业,缺乏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要结合自身条件进行课程设置;不仅需要以现有市场需求为目标,更要考虑未来市场需求,办出特色,办出效果。首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以自身资源为依托,要充分考虑教师与场地因素。自身资源包括教师资源、教学场地资源、实训资源等。良好的办学条件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功效,将其发展成为自身优势资源。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利用社会资源。在教师方面,应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作用,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去感染同事,教授学生。同时,也要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与市场接触,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可以通过聘请外聘教师的方式,引进市场上最先进的技术,丰富课堂文化。在场地资源方面,必须保证现有场地能够开展相关的核心课程。同时,在学校体育设施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可以把课堂延伸到校外社会场地资源。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教师和场地展开。除此之外,学校相关领导对专业的认识、了解,对专业发展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领导的重视,对专业建设的支持,是专业快速发展的助力。

3 对东职院社体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专业方向应更细化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47位同学(占全体学生数90.3%)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不明确。35位同学(占全体学生数67%)认为自己在特长项目方面受训不够。反应出现有的课程设置在学生专长教学方面的缺失。作为一个体育类学生,应该有所体育特长,并以此作为将来目标岗位。现阶段,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课程较多,使学生学的多、学的全,但没有突出的某项体育技术技能。这与当前激烈的人才竞争局面是不相适应的。应该在课程设置时通过日常训练的方式使学生专于某项体育技能技术,使学生在多能的情况下,做到“一专”。这也就要求在专业课程设置时更加细化专业方向。

3.2 加大实训、实践比重

社体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在社会体育各行业从事体育管理、健身、娱乐、休闲、保健、社区指导以及策划和组织体育竞赛活动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其优势在于实用。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加大实训、实操比重,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来,积累经验。在学生就业方面,很多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就业岗位。这就要求通过课程设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实训中来,可以使他们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有个初步的认识,并在实践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社会体育不同与学校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它是一个在社会需求中不断变化的体育项目。这就需要学生参与到市场中去,通过实训实践的方式去学习最新的体育形势,才能与时俱进,做到一个合格的社体学生。

4 结语

社会体育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尚处于办学初期,缺乏可供参考的办学模式。同时由于社体专业就业面广,市场对人才需求大的同时也要求人才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具有较高的竞争力。需要各院校结合自身情况,根据自身条件,设置符合市场需要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太多可供参考的模式。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以专业方向,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设置,使学生具备应有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其优势在于就业目标定位明确。但是,现存于社会的体育产业多种多样,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其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待进一步明确,其专业方向有待进一步细化。

课程设置是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设置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知识学习的不同。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地域,学校的特点,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办学的相关条件。在设置时,首先要从现有教师资源、场地资源、学生条件出发,根据培养目标配置合理的课程。其次,要发掘可利用资源,确实为学生教育与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作为高职院校,更要从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出发,结合体育特点,合理配置相关课程。

[1]谢明,陈志辉.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现状的调查分析[C].2011年教育科学与管理工程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2]唐金根,徐鹏,李北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剖析[J].体育科技文献报,2010(1).

[3]陈永军.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

[4]李志宏,周振华.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

[5]荣俊杰,赵先卿,张长军.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述评[J].搏击(体育论坛),2010(2).

[6]薛留成,王玲,张向群,等.韶关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7(12).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办学设置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栏目设置一览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