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诗歌地图(组诗)
2014-08-15陈惠芳
○ 陈惠芳
乔口
我是来吃鱼的
也是来吃草的
我是来找杜甫的
也是来找诗歌的
湘江边有一处杜甫江阁
我找了一年
都没有看见杜甫
他是不是躲在
柳林江上的一条渔船上
吃鱼呢
《入乔口》的诗
应该镂刻在大门口
这是杜甫进入长沙的第一站
我仔细地辨认他上岸时的足迹
一个也没有
提着灯笼的人
回到了唐朝
我很想跟杜甫对坐在岸边
一边喝酒吃鱼
一边聆听桨声
新康
出城入城,出戏入戏
入镇出镇,入戏出戏
望城无需望城
吹拉弹唱,好戏连台
湘江的支流是沩水
沩水的下游是新康
白茫茫的大雾之上是天空
若隐若现的太阳
像一枚游离的铜纽扣
而新康的脸谱
闪烁如光斑
不知道杜甫喝了小钵子甜酒
是不是驱散了寒冷的江风
不知道看皮影戏的小孩
调皮地举起十个手指
当成了耕种的犁耙
是谁一声断喝
三国里的张飞,挺起一根长矛
捅出了一吨星星
那些喜剧人物
上半夜站成蜡像
下半夜跑上墙壁
从水窝子走到戏窝子
我将低音当成高音
我将低潮当成高潮
靖港
从芦花里长出来的名字
被李靖的粉丝们改写
芦江成了靖港
唐代也成了白花花的棉花糖
半边街,半边河
街给了老百姓,河给了曾国藩
老百姓挺过了兵荒马乱
曾国藩却掉到了河里
如果他不上船,不上岸
昏昏沉沉的清廷
会不会沉入河底
灯红酒绿已经成为摆设
出没的只是一些好奇的人
青楼梦,红楼梦
梦醒后,独对一湾河水
浅尝辄止
坚硬的牌坊,抵达天空的下颚
青石板平铺直叙
从黎明蜿蜒到黑夜
我悄悄地走进八元堂
找不到一枚乡音
铜官
不知道最后一个窑工
是何时离开的
不知道最后一团窑火
是如何熄灭的
不知道最后一车窑品
是何时运走的
留下一片废墟
留下空
打着官印的窑
也倒塌了,也沉寂了
这一处民窑,将瓦砾
贱卖给了荒野
那些漂洋过海的船
装着铜官窑的极品
遭遇了大风大浪
沉没的那一艘,封存了辉煌
情景重现,灯光替代了火
那位搬运的男人
像父亲,也像兄长
抱着金砖的官商,在铜官之外
在时光的延长线上
我寻找着覆压的碎片
奢望一把酒壶,一把茶壶
痛饮大唐的风
书堂山
天色向晚
连书法作品也有些朦胧
欧阳洵先生不可能等我
他下山去了,要到小镇上
买一打毛笔
蝴蝶后来居上,掠过箬竹
漫天飞舞
彩翅扇动着透明的风
美丽如此奢华,挥霍之后
一部分成为尘土,一部分成为标本
短暂的生命,由极端的方式延续
死亡完整而舒展
唐朝的泉,自秦汉流来
那本打开的书
被青山阅读了几千年
溪水读成了省略号
我也被读成逗号
猫头鹰环蝶,逼真地
注视这个纷纭的世界
枯叶蛱蝶伪装着自己的身份
让我的脚步惶恐
每一片枯叶都是蝴蝶
每一枚蝴蝶都是枯叶
我停留在半山腰
这是中年的驿站
那么多毛笔一齐举向了天空
狂草夜色之后
以正楷书写阳光
梁祝蝶变,凄美的故事
交给蝴蝶完成
冬天来临,聚居的蝴蝶
被迫成为散户,稀稀落落
那一枚蝴蝶,紧贴着冰凉的石头
是不是聆听花枝招展的春天
其实,我最希望欧阳洵先生
洗一洗最后一根毛笔
让我喝一喝洗笔泉
喝一点厚重的墨水
光明蝶谷
曾经,白箬铺遍地都是箬竹
那些箬笠,那些箬帽,那些箬席
慢慢地从光明隐入黑暗,不见踪迹
陈惠芳,男,1963年1月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流沙河。现任《湖南日报》科教卫新闻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作家协会理事。新乡土诗派主要创始人之一。出版诗集《重返家园》《两栖人》等,将出版《长沙诗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