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里斯奈德诗歌中生态观的成因探析

2014-08-15

剑南文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斯奈德禅宗道家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诗人,环保主义者,其作品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对美国的文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幼时的成长环境,道家文化、中国古代诗歌、禅宗思想以及西方的环保运动都对斯奈德作品中生态观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加里斯奈德 (1930-),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他是诗人、散文家、旅行作家、翻译家、教育家,同时还是禅宗信徒、环保主义者。他的一生都在实践他的生态哲学,创作了多部诗集,其主要作品有《砌石与寒山诗》(1965)、《山水无尽头》(1996)、《龟岛》(1974)、《神话与文本》(1960)等,他的诗歌大多体现保护自然环境与维持生态平衡的主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被公认为是美国20世纪最有贡献的生态作家。斯奈德作品中呈现的环境哲学、生态思想与其生活经历、道家文化、中国古代诗歌、禅宗思想以及西方的环保运动紧密相关。

生活经历

作家的作品与生活之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作品中反映出来的思想、理念也必然留着其生活经历的痕迹。斯奈德诗歌中表现出的生态思想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两岁时,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斯奈德一家迁往华盛顿州的基沙普县。在此生活期间,一家人养鸡放牛,还经营着一个果园,过着朴实简单的农场生活。斯奈德曾经说过:“在一定程度上,早年的生活背景当然影响了我的思想形成。我在农村长大,在那儿养鸡、放牛、砍柴,那是我野外的家,过这样的生活真爽。”[1]这片土地对斯奈德环境保护意识和日后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里,他开始意识到海岸萨利希人 (北美印第安人)的存在,并对当地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及其与大自然的传统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42年,由于父母离异,斯奈德随母亲及妹妹迁往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在这里,他进入林肯高中学习,曾经作为 《俄勒冈人报》的记者,还做过野营顾问,这一时期的斯奈德开始对大山产生兴趣,加入了户外登山队,正是因为这种对大山的热爱,斯奈德20多岁时,选择在美国西部卡兹克山脉当森林护卫,独自住在高山的守卫站。后来,他与日本妻子回到美国,他们在加州西部内华达山脉的一座山上盖了一间木屋,自给自足,过着隐居的生活。

幼时的成长经历培养了斯奈德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启发了他环境保护的意识,为其日后创作生态诗篇提供了素材。成年后”定居荒野“的独特生活方式的选择又使他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作家,环保运动的身体力行者。

东方文化

国内外学者历来认为,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对斯奈德的诗歌创作及生活有着深深的影响。他曾说过,中国文化、文学对他的影响在50、60年代要占到80%。

斯奈德对道家思想是相当了解和推崇的。 道家思想的精髓即“道法自然”,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说明了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只是宇宙中的一分子,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万物之上。早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时,斯奈德就曾师从于学贯中西的中国学者陈世骧,接受了对中国文化的启蒙。在他的很多诗里,不仅很多意象与中国古典诗歌有关,充满了自然之道,其主张和观点亦与中国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精神不谋而合。他的多篇诗作中都饱含着浓厚的道家思想情怀。

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隐逸诗人,如寒山、陶渊明、王维等的诗歌对斯奈德影响很大。正是“中国的隐居诗人或自然诗人激发了他对中国诗的兴趣”,多种资料表明,斯奈德最初对中国古诗的接触就是通过翻译隐逸诗人寒山子的“寒山诗”开始的。这些隐逸诗人不但在诗歌中表达寄情于山野,回归自然的情怀,而且都曾或长或短地实践过隐居生活。斯奈德成年后选择的、终其一生的隐逸生活,或多或少都受到他所崇敬的这些诗人的影响。斯奈德吸收、借鉴中国古诗中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物我为一”的思想,结合自身的实践、反思,形成了整体论的生态思想观。

斯奈德信仰禅宗。深受东方佛教文化和禅宗思想的影响,他曾多次赴日修行,曾先后在京都相国寺,大德寺等寺院修习禅宗思想,甚至曾一度剃发为僧。他在日本前后修行长达12年之久。在斯奈德看来,人类不应该凌驾于其它物种之上,而应该与之平等相处。斯奈德不仅是禅宗修习者,也是禅宗思想的实践者。他创作的诗歌中反映出的生态观,他成年后选择的隐居生活,简单质朴,远离尘嚣、回归大自然的生活方式,无一不体现出他对禅宗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的推崇。

西方环保运动

文学工作者的使命不仅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还肩负着教化民众,指导社会实践的使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环境保护主义与绿色运动兴起,斯奈德很快成为这个运动的诗歌代言人。在一些环保作家和环保运动的影响下,他写出了大量的、生态思想及其丰富的作品,提出了一系列生态名词,因此有些学者把他称为“同时代中最有远见、最有思想、最善表达的诗人”。1975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品 《龟岛》高举环保主义大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倡导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界中的其它生物平等相处。

斯奈德不仅在诗歌创作中阐释他的生态观和向往田园生活的理想,他还是一位生态自然观的身体力行者。从日本回到美国后,他做过海员、伐木工、森林火警等,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为他的创作积累的了丰富的素材。他用自己的作品和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不仅使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劳动者,一个环境保护者。斯奈德参加了1972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本次大会通过了力图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和 《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事业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与会者,斯奈德见证了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斯奈德的诗歌、生态主张、生活方式、对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使他成为一位当之无愧的生态诗人,环境保护勇士,“当代的梭罗”。

四、小结

斯奈德的人生就是他的诗歌,他的诗歌就是他的人生。他身体力行,回归自然,是其自然观、生态理想的践行者。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自然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斯奈德作品中倡导的自然生态观对我们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朝着更高一层的生态文明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斯奈德禅宗道家
禅宗软件
灵 山
“棕色语法”的隐喻思考:加里·斯奈德生态智慧的认知解读
那个微笑点亮生命
落叶禅
漫画道家思想
“懦弱”的纳粹士兵
《庄子说》(二十五)
密西根州州长第六次率团访华首度携手底特律市市长聚焦汽车创新与底特律复兴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