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文南词现状及应对措施
2014-08-15钱源源周冠安
钱源源,王 莹,周冠安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文南词原系湖北黄梅一带的渔鼓小调,主要流行于湖北黄梅,江西湖口等地,清末民初由逃荒卖唱者传入安徽省安庆宿松县以及池州东至县等沿江一带,与当地民歌、小调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独具当地文化特色的戏曲形式,被称为“文南词”,以此与湖北“文曲戏”、江西“文词戏”相区别。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与演变,宿松文南词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宿松被保存、传承至今。2008年,宿松文南词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其传承和发展境遇却日渐式微,笔者几次深入宿松县进行调研,从文南词的演出传承、艺术形式、流传形势及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演出传承:政府官员领导,“一套人马,两张牌子”
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宿松县文南词保护传承单位出现了“一套人马,两张牌子”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文南词的保护单位与传承单位各自独立,宿松县文南词的保护单位设在宿松县文化馆,演出传承工作由新黄梅演艺公司承担。无论是保护单位文化馆还是传承单位的上层领导均是政府的文化官员。文化馆不参与任何演出,仅负责资料的整理与保管。文南词保护与传承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政府的资金补贴,自2008年以来,国家拨款共约一百万元左右,这些款项被用来整理、编印存续的少数剧目,录制老艺人的声腔音乐,购买戏曲服装、道具等。经调查发现,这些存续的剧目也只有少数被整理、编印出来,记录存档的剧目既有在“围鼓坐唱”和灯戏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也有经艺人从外地引进并加入当地音乐元素混合而成的。很多古老的资料存放在老艺人的箱底被虫蛀,或是仅仅是一人之间的口耳相传,难以整理,因此国家所拨资金在投入到这项建设中后,便无多余资金用于剧团的建设。
另一方面,尽管文南词是宿松县的一个文化名片,但迄今为止一直没有成立一个专业的文南词剧团,现如今的文南词演员仍然是黄梅戏演员出身,这些演员均就职于宿松县新黄梅演艺公司。宿松县新黄梅演艺公司由原宿松县黄梅戏剧团在2010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中整改而来,由事业性单位整改为企业单位。新黄梅演艺公司现有员工中36人系原黄梅戏剧团员工,仍享受事业编制时待遇,改制后招5名演员,1名舞场,享受企业员工待遇,加上从退休员工返聘回5人共47人,其中演员均为专业黄梅戏演员出身,有演唱文南词经验的人极少,黄梅戏出生的演员难以驾驭原生态的文南词,因此舞台上演出的文南词仍靠新老演员一起研讨、摸索。这种一人唱两种戏的情况,容易导致戏曲串味儿,难以达到精致的效果。
传承单位新黄梅演艺公司目标责任书上规定其每年需完成60场次商业性演出以及70场次“送戏下乡”的民生工程。其中在“送戏下乡”工程中文南词演出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的观众群基本为年纪较大的人,他们喜爱故事完整、情节性强的传统戏目,而文南词多以百姓生活为主,在舞台上的表现力不够突出。“送戏下乡”工程,县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资金的补助,但这些资金并支付不了“送戏下乡”工程的所有开支。商业性演出中文南词占三分之二,包括县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招待,农村的红白喜事欢庆及一些外省演出,有综艺性节目也有文南词专场。此外自2011年连续三年,公司都编排一个文南词小戏参加安徽省小戏调演,2011年为《陈姑追舟》,2012年自创《巧县令》,2013年为《苏文表借衣》。据新黄梅演艺公司总经理陈诚介绍每年公司商业性演出所得有80万,由于文南词资金短缺,公司需自己抽出部分商业所得投入到文南词的保护与发展,长此以往,公司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公司对于文南词的建设可以说是有心无力,在软件硬件兼备的情况下,却缺少推动这些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要素。
二、艺术形式:与黄梅戏唱腔同源,观众难以识别
宿松县的文南词与黄梅戏同台演出时,观众很难将文南词识别出来,这主要是因为文南词与黄梅戏同出一源,素与黄梅戏并称为“孪生姐妹”,都植根于民间文南词因与黄梅戏在唱腔上相似,如黄梅戏所唱的“阴司腔”就是原汁原味地借鉴于文南词的“还魂腔”。文南词来自于黄梅一带的渔鼓小调,而黄梅戏的起源,王兆乾先生和陆洪非先生在各自的著作中提出的三种推论,其中一种便是源自黄梅的采茶小调。因此,文南词与黄梅戏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在宿松县,黄梅戏和文南词常同台演出,当地黄梅戏老艺人会演唱文南词,文南词老艺人也都会唱黄梅戏,两种戏曲时常难以区分。
黄梅戏和文南词的发展都离不开灯戏。广义的“灯戏”泛指包括舞蹈、杂技、音乐、说唱、幻术、武功、木偶、皮影乃至戏剧故事在内的文娱活动。在商业还未进入艺术领域的广大农村,灯会是聚戏的主要手段[2]。安庆地区的灯戏活动格外丰富,无论是怀宁的牛灯戏、五猖戏,还是岳西灯会,尚未成型的戏曲都随着灯戏在农村广泛流传。灯戏的传播逐渐丰富了文南词和黄梅戏的剧情和唱腔而演变成花腔小戏,最初花腔小戏在两种戏曲的内容和曲调上都十分相似。随着发展,两种戏在选曲上有所侧重,黄梅戏侧重于民歌,文南词侧重于小曲,文南词相对于黄梅戏显得原始直白。如今黄梅戏在发展的过程中脱离了原生态的演唱风格,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而文南词却发展缓慢,仍处于原生态的土腔土调阶段,咬字干脆,唱腔简约古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断吸取其他戏曲的精华,艺术体系渐渐成熟,而文南词却始终停留在乡野之中,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其未能有机会吸收其它戏曲的优秀成分。其次,黄梅戏发展到安庆地区,采取现代表演手法,并且得益于丁玉兰、严凤英、王少舫、张辉、黄新德、吴琼、马兰、韩再芬等知名黄梅戏演员的推广,加之有专业的创作家为其作词谱曲,黄梅戏便越走越远,将其“姊妹戏”远远甩在了身后。文南词在被黄梅戏挤出舞台后,缺少优秀艺人,创作也遭遇瓶颈,整体显得比较粗俗、简陋,偶尔穿插在黄梅戏中的文南词并未被普通观众识别,老套的艺术表演形式也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在黄梅戏的光环下,文南词发展日渐困难。
三、流传形势:养在深闺人未识
文南词形成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久于黄梅戏,但是其流行的区域并未像黄梅戏一样蓬勃向上,反而停滞不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文南词的表演形式限制;形式各异的文化大餐冲击。
文南词以盲艺人逃水荒,沿街卖唱的形式进入宿松地区,一个人手持渔鼓(也有敲碟子、打云板),另一人手拉四胡(另一些盲艺人以胡琴伴奏),这时的戏曲难登大雅之堂,只是逃难人的一种谋生手段。进入“围鼓坐唱”时期,文南词表演形式已较为完整,中间一人操琴,两边敲锣打鼓,艺人演唱,此时没有正式的舞台,演员除演唱外,并无过多的角色装扮和动作表演。直到文南词与灯戏和“断丝弦”锣鼓结合,成为一种完整的曲艺形式,它才正式登上戏曲历史的舞台。
现阶段宿松县文南词有两种演出形式:其一是公益性演出,由国家举办的文化戏曲类艺术节或由当地政府主持开展,诸如“送戏下乡”文化工程,邀请各类戏曲登台献艺,或组织专场汇演。这种情况下,文南词的演出往往需要投入大笔资金,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购买专业服装、道具、乐器。或以单独的大戏登场,如2012年参加第六届黄梅戏艺术文艺汇演的《杨馥初》;或将文南词片段穿插在黄梅戏、民歌中表演,如江丽娜演唱的《秋江》、《窦娥冤》中穿插了几段文南词唱腔以及根据文南词音乐作曲演唱的《游江》、《你说呀说呀》等。其二是商业性的演出,这种形式是在国家实行文化体制改革后流行起来的,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民间自发组成的非专业剧团在农闲时走村串户,集中在以宿松县为中心的周边农村地带,应客户要求,进行小规模演出,以黄梅戏为主,穿插文南词。民间自发组织进行的商业流动演出,成本廉价,演出环境简陋,以盈利为目的,在客观上促进了文南词的向外传播。我们调研到的此类民间剧团有12个左右,以“群芳剧团”为例,该剧团所接演的一场演出在1000元左右,演员不上20人,其中一人负责服装道具,一人负责炊事,主胡一人,三弦一人,司鼓一人,一般在临近宿松县的湖北省农村地区演出,民间剧团不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需要办正规的经营类证件并记录在案,自愿参加政府开展的公益演出。由于科技水平和传媒多样性的冲击,这种民间剧团逐步走下坡路,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二是宿松县新黄梅演艺公司,完成政府指定的公益性演出以外,还接受一些企业公司的文艺晚会演出邀请。受邀演出时,应客户要求有选择性的表演节目,一般以综艺性演出为主,特殊情况下进行文南词专场演出。这种登上戏曲舞台的表演,相对比较正规,有专业的伴奏,角色设定分明,演员也需要经过精心装扮。文南词在成熟稳定时期,属于自身的独立演出的机会少,常作为黄梅戏的配角登台演出的形式是其流行区域狭窄的第一个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人员大量外出,民间灯会组织困难,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的民俗活动也出现了变异。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对文化重视,戏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各种文化大餐的轮番上演,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文化上的补给,文南词在宿松县本地的文化竞争力日趋下降,缺少过去的生存氛围和空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戏曲文化失去兴趣,稀有剧种更是鲜为年轻人知道,文南词的欣赏群体中,难见中青年的身影。高荣生介绍,宿松县知道文南词的人大多在50岁以上,而真正了解文南词的人多在60岁或更高。这就导致文南词仍然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除了在宿松县本地以及与临县交流,参加黄梅戏艺术节演出外,基本上不能对外发展。
四、人才培养:人才老化,后继无人
宿松文南词如今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人才老化,后继无人。宿松县新黄梅演艺公司文南词演员余杞敏申请为唯一国家级文南词演员传承人,文南词音乐创作者高荣生申请为唯一省级文南词音乐传承人,他们均从新黄梅演艺公司退休回家。宿松文南词民间传承人大多都已作古,即使健在的艺人都年纪已高,在世的文南词老艺人不足20人,他们已无法参加演出或教授学生。近些年来,民间的文南词班社减少,能演出文南词小戏的民间班社也所剩无几,并且这些机构仍处于松散的状态,基本没有年轻人向民间艺人拜师学艺。近些年国家大力提倡保护稀有剧种以来,稀有剧种的传承人为政府指定,保护与传承部门也由政府规定,一些民间的艺人由于是农民出身,思想觉悟在一定程度上还未达到一定高度,因此就出现了民间艺人因未享受到国家、政府的补贴、照顾或照顾的不够周到,不肯参与稀有剧种的保护与传承,进而民间班社与专业剧团之间基本无交流,文南词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文南词具有地方性,由民间艺人卖唱而来,脱离民间,失去民间艺人的支持,无疑是一笔人才损失。在音乐创作上,有创作兴趣的年轻人不多,即使对作曲感兴趣,具有作曲天赋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文南词的创作也处于无年轻人传承的尴尬境地。随着老艺人的年龄逐渐增长,能够传授技艺的时间越来越短,文南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局面,人才储备后劲不足,使得传承岌岌可危。后继无人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演出市场不广阔,演员演出机会少。宿松县新黄梅演艺公司在文化体制改革后,主要以营利为主,在商演中以综艺性节目为主,虽然其中文南词能占到三分之二的比例,但是演出的基本都是小戏,而且重复演出多,此外在承担政府指定的公益演出中,以大型的黄梅戏为主,农村的观众对文南词了解甚少,喜爱看大戏,文南词几乎无舞台,仅有少数小戏用于开场。而每年从安庆黄梅戏学校招收的年轻演员,基本都没有接触文南词,实际参加文南词演出的机会也不多。因此,新培养的文南词演员演出经验不够,表演的文南词也就比老艺人逊色不少。即使培养出了能将文南词表演的比较出色的青年演员,在大型的文南词演出中又难以独当一面。
第二,市场经济的主导,青年人热衷于追逐利益。文南词的经济效益小,青年人追求高效益、高利润的职业,很少将目光转移到文南词上,没有生源,就没有培养的可能。没有专业的文南词剧团、艺术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仅仅有几个已经退休多年的传承人,新生传承人基本空缺,即使是专业的黄梅戏剧团也难以承担文南词的传承和培训任务。
五、文南词发展的对策
笔者通过走访文化部门、民间艺人,调查、采集资料发现的以上问题,是文南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因此试探性地提出以下三点解决措施:
(一)节约人才,走剧团专业化道路
迄今为止,宿松县一直未成立文南词专业剧团,新黄梅演艺公司承担文南词的演出,这种做法造成了“一套人马,两张牌子”的尴尬局面,虽然是经济、实用的发展方式,但是对于一个形式完备的剧种的发展却是不利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文南词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成立专业剧团,储备专业人才,能够独挑大梁、独当一面。如今,宿松县新黄梅演艺公司几乎具备了成立一个专业剧团的条件,但缺少的是政府的资金扶持。文南词属于当地的文化特色,自文南词申请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应政府的文化号召,新黄梅演艺公司一直不间断地进行文南词排演,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使得资金问题的解决有了可能。
在人才培养方面文南词走人才节约型的经济发展之路,缓解资金短缺问题。在新黄梅公司黄梅戏演员中将已经有表演文南词经验的演员挑出,进一步利用他们自身已有的文南词演唱经验传授文南词的演唱技巧,使其成为更专业的文南词演员。这既解决了生源难招问题,又节约了培养新人才的资金。将节约出来的资金投入到返聘回来的老艺人身上,提高老艺人教授文南词的积极性,不只是在必要时召回老艺人,而是长期返聘,充分发挥这些老艺人的主观能动性,挑选合适的演员,进行专业培训。青年演员与老艺人长期双向互动,不仅让老艺人有所发挥,接受系统的培训更有助于提高演员的专业技能,使文南词的演唱能得味儿。另外,还可以在当地招入土生土长的受文南词熏陶的演员,将文南词的原生态演唱方法带入剧团,经过老师的培训,这些演员能将文南词的原生态韵味表现的更优异。人才走一条经济路线,其他剧团成立的条件皆备,节约很大一部分资金,成立专业的文南词剧团,文南词的保护与发展更向前一步。
(二)以黄梅戏为桥梁,走本土路线
文南词与黄梅戏并称“姊妹戏”。发展到后期黄梅戏风靡全国,备受关注,无论是在演员上还是演出市场上都限制了文南词的发展。从现阶段的表演模式来看,文南词的发展实际上没有脱离黄梅戏,受黄梅戏的牵制很大。因此在宿松地区保护与发展文南词首先要解决好文南词与黄梅戏的关系。黄梅戏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文南词所借用,但这种借用不是盲目搬用。文南词流传的区域狭窄,知名度不高,生存空间小;而黄梅戏是家喻户晓的国粹,演出机会多。因此以黄梅戏为桥梁,借助黄梅戏的戏曲舞台,在黄梅戏搭台演出时,适时适当加入文南词的演出,这样不仅丰富了舞台内容,而且也让文南词有了更多面向观众的机会。但是这种借助要适度,不能使文南词成为黄梅戏的附庸,要通过黄梅戏与文南词的同台演出体现各自特色,用最直接的方式为文南词正名。在这里尤为重要的是将文南词与黄梅戏的艺术形式的不同突出表现,这需要更专业的表演人才。因此借力于黄梅戏是建立在专业剧团和相对专业演员的基础上的。
文南词与黄梅戏的唱腔及剧目相似,黄梅戏的观众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南词的潜在观众群,文南词的发展不能一味求流传区域的扩大,脱离文南词自身土生土长的环境,在谋求更多听众群的同时,更要利用好人们地域文化认同的心理,以宿松当地及其周边文化区域为对象,走本土发展路线,有针对性地吸引观众,挖掘潜在的文化市场。文南词大戏《杨馥初》为这条发展道路开了好头,《杨馥初》是由宿松县新黄梅演艺公司牵头,高荣生作曲,根据民间传说进行改编,讲述清代宿松名士杨馥初的传说故事。为了使文南词与黄梅戏区分开来,高荣生此剧中大量加入文词,同时融入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民歌道腔,以及宿松当地的儿歌等音乐素材,在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上得到了广泛认同。借鉴其成功经验,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南词大戏展示在观众眼前,加强观众对文南词的认识,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三)丰富表演形式,以剧目带动戏曲发展
文南词之所以历经三百年而更富浓郁魅力,就在于它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地方文化特征,因此要立足于文南词自身发展,丰富其表演形式,走出一条以剧目带动戏曲发展的道路。
文南词发展到今天,虽可以独立在舞台上完整地表演,但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剧目都没有创新,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化大餐,传统的曲艺形式受到很大冲击,一成不变的内容很难吸引观众的眼球。如果能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从舞台、道服、配乐、灯光等方面变革文南词的外在形式,并不丢精髓,吸收新质,用新瓶装老酒加入现代舞台的灯光效果和大众喜爱的配乐器材,搭配新潮的舞台装扮,就会韵味有余,让观众耳目一新。
文南词有完备的唱腔体系:它的唱腔分正本戏主腔和小曲两大类,正本戏主腔分为文词、南词、平词三类,小曲有《叠断桥》、《观花调》、《采花调》等五十余种曲牌[3] 。宿松文南词以文词为主调,文词分为正板、慢板、就板和叙板等,后经老音乐者整理,又分为老生文词、小生文词、旦角文词、丑角文词、花脸文词五种。南词又分为正板、慢板、乐板三类。平词有四板、正板、数板三种。小曲流行于民歌,曲调简陋,但独具特色,沿用至今。另外,文南词大部分曲谱、词谱都以文档的方式记录在案,与其它地方稀见戏曲剧种相比,这是它的优势所在,因此文南词的发展不应束之高阁,应该鼓励并推动它走向民间。从优势出发,文南词应着重对剧本剧目的完善与重建,以剧本剧目促进文南词的发展。首先,整修经典剧目,在此基础上融入时代特色,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大戏。文南词保存至今的经典剧目不少,但这些经典剧目往往年久未经修改,很多剧目传达出来的传统观念已不符合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因此,将保存下来的文南词经典剧目进行修整,在不改变其艺术特色的同时,对落后的文化结构进行适当修改,融入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面貌,使文南词经典剧目成为适合大众审美观的与时俱进的活的经典,而不是停留在历史的经典层面上。其次是在经典剧目完善好的基础上,利用文南词完备的唱腔体系,创作新剧。文南词吸收了长江沿岸的民歌素材,有着浓厚的乡土韵味和优美的旋律,这为文南词的剧本创作奠定了基础,创作和发展空间大。在现阶段,文南词的保护与传承要以丰富文南词经典大戏为主,以创作新戏为辅,只有当经典剧目为大多数人所熟知时,才能向外推广新戏;也应当抓住机会鼓励动员百姓进行新戏的创作或提供新素材,使新戏生于民间而传于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经久不衰。
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稀见剧种,文南词很好地展现了宿松地方的风土民情,日渐式微的文南词需要加强保护与管理措施,使其继续传承与发展下去,唯有此,文南词才能更好地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为古老的戏曲艺术增添一份光彩。
[1]洪云.古韵乡音——戏曲“活化石"文南词[M].黄山书社,2012.
[2]王兆乾.灯、灯会、灯戏[J].戏剧研究,1992.
[3]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G].1994.
[4]时白林.安徽戏曲音乐的源流与特色[J].音乐研究,1993(02):61-69.
[5]汪胜水,方文章.见微知著彰往昭来——东至“文南词”的兴衰[J].戏曲研究,2006.
[6] 唐彦春.文南词文词、正板、音乐形态与板腔体式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