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八亿农民写诗立传
2014-08-15王静平吴洪激
东坡赤壁诗词 2014年4期
王静平 吴洪激
中国,自古至今,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历朝历代繁荣的根本。古老的农耕文明,一直引领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发展进步。中国农民坚韧、刚毅、勤劳、简朴的品质,和对赖以生存的土地割舍不断的依恋,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几千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演绎着悲喜交炽的家国沧桑。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表现了农民长久以来的太多苦难和希冀。如《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就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了农家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的悲惨境遇。其实诗中吐露的农家愿望和希翼再简单不过了:能活下去,吃饱穿暖就行。在古代诗歌中这样贴近生活地反映农耕文化的现实,恐怕无出《七月》之右者。
当前,时代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得到逐步解决。如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新田园诗三百首》中《村居》所反映的:“家家土屋换楼房,热水能源用太阳。一点开关收电视,人和族睦享安祥。”但贫困仍是农村首要问题,整体脱贫尚需时日。故党中央十多年来,连续颁发了有关三农的十一个一号文件。文件虽各有侧重,但总体还是加速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我们的广大诗词作者,要把握这个历史机遇,拿起笔来,大写新的田园诗词,为现代化新型农业、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城市化新型农民立传,把古老的农耕文化赋于崭新的思想内容,去开掘丰富多采的农耕文明和自然资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建设美好家园。让我们当代的田园诗作在推进三农发展上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