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构建以群众路线为特征的现代企业文化

2014-08-14陈海燕

卷宗 2014年6期
关键词:管理层价值观群众

陈海燕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巩固党执政政治基础的着力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国有企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进一步打造风清气正的企业环境,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只有股东、管理层和广大员工群众三方的互利共赢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探讨国有企业如何构建以群众路线为特征的企业文化显得十分必要。

1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建设企业文化在理论形式上虽不相同,在实际工作中却是管理相近和目标相通的

党的群众路线认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体现了对广大群众的价值尊重,肯定了群众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发展需要群众,发展为了群众”,让广大员工群众可以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决策,理解和执行相关企业决策,建立起企业内部高效互信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将使企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从西方管理理论的演变来看,员工群众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经历了从“经济人”到“行为人”,再到“决策人”的发展演变。在“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广大员工群众被看成是生产计划的执行者和逐利者,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群众三者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这也就导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的思想产生。而在“行为人”的假设前提下,员工群众被看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主体,价值实现平台由管理者和股东提供。在“决策人” 的假设前提下,员工被看做可以分享组织决策权力的整体,整个团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从而实现了个人价值和企业组织目标的一致与和谐,这也是构成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从表面上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企业文化建设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是政治范畴,后者是管理范畴。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的工作目标、对象、方向上是一致的。如果抛开意识形态的因素,企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或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都是需要让广大员工群众主动积极参与,使员工群众个人的目标融入到企业组织的目标当中,达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和竞争力的目的。

2 6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可更好地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大都源自于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其管理架构是一个层级森严的金字塔。大部分员工群众都被当成“经济人”,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不足,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是被动地、机械性地参与,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推动。因此,导致了目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因为缺少了广大员工群众的积极参与而缺乏活力,企业文化建设基本上演变成为口号式的、形式主义运动,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找不到正确有效的实现途径。笔者认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至少可以在如下两个方面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消除管理层在管理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强员工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员工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也保证了股东的根本利益。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股东会是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决策机构,管理层是执行机构。由于存在管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董事会对管理层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很难正确评价。广大员工群众更加缺少日常管理信息的知情权,更谈不上监管。不少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过是某些管理者应景式的行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员工群众参与到企业日常管理中,让他们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要求管理层正视问题,从而达到可以迅速解决企业存在问题的目的。而员工群众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由单纯的“经济人”到“行为人”和“决策人”的转变,增强了员工群众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能更有效地保证股东的根本利益。

(二)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创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如果完全按照目标绩效管理理论,企业基层员工被变成只会卖力干活的“经济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召开基层员工群众座谈会和收集合理化建议等形式,了解基层员工群众、管理层等的不同需求和价值观,营造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通过对广大基层员工群众、管理层等不同层次价值观的分析,结合股东的价值取向,提炼出各方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并形成企业文化中提倡的价值观。

3 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需要有机地融入日常企业文化建设中

3.1 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对群众路线和企业文化构建的积极作用

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模式,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让广大基层员工、管理层拥有了持股经营的机会。通过不同所有制混合经营的形式,建立起更加合理、和谐、有效、均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和构建现代企业文化提供了经济上、法理上的保证和实现的途径。

3.2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自信

目前,在企业管理中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是为了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在企业设立党委会、职代会、工会是为了保证广大员工群众的利益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其实两套机构的存在并不相斥,还可以通过部分高层交叉任职而兼容,同时还可以通企业工会、职代会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实现相辅相成。随着新一轮经济改革的深入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的推行,需要有一套保证股东利益、员工群众利益,兼顾社会公平的机制。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模式会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演变说明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与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殊途同归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时,增强了广大员工群众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了企业的执行力,形成了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对激发广大员工在日常企业管理中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创新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一致的。当然,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模式也不能照搬老一套,要结合现代企业文化的需要,进一步融汇创新。

3.3 主要领导重视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提供坚强保证

企业主要领导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其价值观、管理理念对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主要领导的强烈推动和参与,可以更快地达成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并有效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内化于心”和“固化于制”。

3.4 建设企业文化,走群众路线,要建立起更有效的沟通互动机制

企业内部需要建立相关机制,促进员工自下而上参与管理和决策,管理层自上而下宣贯企业战略和制度、体察员工的各类需求。企业的重大决策既要问计于股东、董事会、管理层,也要问计于广大员工群众,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5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提高员工群众的有效参与能力,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

广大员工群众要有效地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其基本前提是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因此在以群众路线为特征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群众学习、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将广大员工群众这些能力的提高与他们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未来的职业发展相挂钩。唯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激励广大员工群众有效地参与以群众路线为特征的企业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管理层价值观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