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市政道路沥青砼面层施工

2014-08-14许宝泉

卷宗 2014年6期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

许宝泉 等

摘 要:市政道路沥青砼面层的施工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舒适和车辆的行驶性能,而且还影响到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营运经济的效益。所以,施工技术非常重要。本文以某市政道路为例,探讨了沥青砼面层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砼面层;施工

某市政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Ⅲ级主干道,双向六车道,路幅总宽50米,路幅为三板块型式,其中机动车道宽10.5×2米。路面结构为两层式沥青砼,路面上面层采用4cm(AC-16型)中粒沥青砼,下面层为6cm(AC-25)粗粒式沥青砼。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⑴本工程采用间歇式拌和设备,每天拌料前应对拌和设备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使各动态仪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定期对计量装置进行校核,保证混和料中沥青用量及集料的允许偏差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⑵拌和厂生产设备安置于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较好的地方,并做好场地内的临时防水、防雨、防火等安全措施。

⑶各种矿料按规格分别堆放,插牌标明,矿粉与填料装入储料仓,防止受潮。

⑷进口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达到140-165℃和连续不间断地拌制沥青混合料。抗剥落剂在热沥青储备罐的中转罐进沥青口处设沥青循环泵按流量比例添加。

⑸沥青混和料加热温度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

⑹沥青混和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和料为度。正常拌和时间由试验段技术总结中提供。

⑺拌和厂拌出的沥青混和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块成团或严重离析现象,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

⑻本拌和设备设成品料仓,并有保温设备,但储料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以混和料在料仓内温度下降不大于10℃为准。

⑼拌和厂应在试验室的监控下工作,沥青混和料的出厂温度不得低于《技术规范》的规定,高于正常出厂30℃的沥青混合料应予以废弃。

2 混合料的运输

⑴ 瀝青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车辆底部及两侧均应清扫干净,并涂油水混合液(柴油:水=1:3)不让多余的混合料积聚在车箱底部。

⑵车辆装料应由前至后分堆放料,每装一斗料应挪动一下汽车的位置,以减少集料的离析。

⑶车辆的运输能力应大于拌和能力和摊铺能力,在现场等候的卸料车不少于3辆,使摊铺机连续均匀不间断地进行铺筑。

⑷运料车应靠近离摊铺机30cm左右时以空挡停车,使其由摊铺机推动前进。

⑸混和料到达现场温度不低于120℃~150℃。

3 混合料的摊铺

⑴本标段主线路面采用一台摊铺机一次半宽铺筑,靠中央分隔带的摊铺机铺筑宽度调整好宽度,两幅重叠3~5cm,使纵向接缝在路面标线范围内。

⑵沥青砼下面层(AC-25)粗粒式沥青砼,采用基准钢丝调平,使标高、纵、横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a.下承层的检验与准备,铺筑沥青砼下面层前,水泥稳定碎石应得到监理认可,并且清扫洁净,表面无污染、杂物,然后先做透层,再摊铺下面层。

b.安砌中央分隔带及外侧路缘石。中央分隔带填土,外侧路缘填透水性材料。

c.测量放样,放出两侧的支撑杆,间距为10m,每长200~300m为一段,拉力应不小于150KN, 同时正确放出基准钢丝的标高,并固定在横杆上,有专人进行核查。

d.摊铺机就位后, 先应予热15~20min,使熨平板的温度在65℃以上,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松铺系数(一般为1.15~1.20)计算出松铺厚度,调整熨平板高度,在下面垫木块,厚度与松铺厚度相等,使熨平板牢固放在上面,并调整好熨平板仰角。

e.将摊铺机的电子感应器置于基准钢丝上,调整手摇臂升降杆使传杆器升降指示灯全部熄灭后,打开开关开始铺筑。

f.检查沥青混合料的到场温度,摊铺温度不低于110~130℃。

g.摊铺机接料斗适当涂上防粘液,料车应对准摊铺机料斗中心,距摊铺机约30cm左右空档,摊铺机迎上推着料车前进,在坡度大的地段,料车可挂低速档与摊铺机同步前进。

h.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与摊铺机摊铺速度相适应,应保证摊铺过程的匀速、缓慢、连续不间断,中途不得随意变速或停机。摊铺中螺旋布料器应均衡地向两侧供料,并保持一定高度以保证熨平板后松铺面的平整和混和料初始疏密程度的稳定。

i.摊铺过程中熨平板应根据铺筑厚度,使振夯频率与振幅相配套,以保证足够的初始压实度。

j.摊铺过程中,有专人检查铺筑厚度及平整度,发现局部离析,拖痕及其他问题应及时处理。

⑶ 面层(AC-25)粗粒式沥青砼和(AC-16)中粒式沥青砼面层采用滑移式基准梁进行调平,施工方法、程序与下面层基本相同,只是控制手段不再用基准钢丝而采用滑移基准梁而已。

4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⑴沥青混合料采用一套设备半幅一次碾压成型方法。根据试验段提供的资料、配备压实机具,选择压实组合方式及碾压速度遍数等。

⑵沥青混合料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碾压应慢速、均匀进行。

⑶初压

a.初压主要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起稳定作用。根据实践证明,采用较高温度,碾压能收到较好的压实效果。

b.初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一般碾压二遍。

c.初压的顺序,压路机由路肩一侧压向路中心,或由低侧向高侧碾压,后轮应重叠1/2轮宽, 靠路缘石附近留出20~30cm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压实。

d.碾压应将驱动轮向着摊铺机方向,防止混合料发生推移或产生拥包。

e.初压应尽量减少喷水,防止沥青混合料降温过快。

⑷复压

a.复压主要解决密实度问题。应保证沥青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00℃时压实效果较好,并应紧跟初压之后进行;

b.复压采用两台YL20轮胎压路机碾压,轮胎气压应不小于0.7MPa,后轮应重叠1/2轮宽;

c.复压的顺序与初压相同,复压遍数由试验段提供,一般为6~8遍;复压速度也应由试验段提供,一般可采用4km/h。

⑸终压

a.终压主要是消除轮迹,改善铺筑层的平整度,碾压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应在90℃以上为宜。

b.终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c.终压的顺序与初压相同,碾压终了温度不应低于80℃。

5 接缝处理

⑴每天的施工横缝, 应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超过3mm时应将超过端头切除,应切成垂直面,将路面上及接缝面清洗干净,并涂刷一薄层粘层油;

⑵每天施工终了前可在端头50~60cm范围内铺撒适量砂子,容易挖除;

⑶接头处20~30cm内可用新铺热沥青混合料复盖,使原铺筑面有一定的温度(一般应60℃左右),便于新旧面的相互结合;

⑷开始摊铺时,应先量取已铺沥青路面的厚度,乘以松铺系数,求得新铺路段接头处的松铺厚度,决定熨平板的高度。

6 检测

⑴每天正常按规范规定项目及频率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以指导生产,并进行试验资料汇总,进行动态管理。

⑵按部颁标准,规定的项目及频率,进行成型路面的检测,如压实度、平整度、厚度、标高、弯沉值等,对路段进行质量评审。

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留隐患。

总之,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涉及的面很广,影响因素很多。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砼路面。

参考文献

1.范优甲.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05)

2.徐康.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1(21)

猜你喜欢

市政道路施工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
扶贫村里施工忙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
初探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