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2014-08-14张淑明

卷宗 2014年6期
关键词:插入式每层模板

张淑明

摘 要: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商品混凝土以其污染少、施工快、节约成本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某综合办公楼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占地面积约为3142㎡ ,总建筑面积4700㎡,地上五层,一层层高3.9m,其余各层层高3.6m,总建筑高度18.3m。本工程现浇混凝土量较大,且工期非常紧,为确保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保持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基础工程和主体混凝土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泵送工艺,混凝土入模后采用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棒机械振捣密实。另外现场设置搅拌机,满足零星砼和部分砂浆的施工需要。

1 施工准备

采用商品混凝土,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及时和各方联系保证材料供应。并且现场准备好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

2 混凝土的运输

泵送混凝土水平运输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倒净。在运输过程中,拌筒应保持3-6r/min的慢速转动。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灌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

3 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

(1)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3)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間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4)浇筑过程中应由木工、钢筋工等有关人员配合,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4 基础混凝土浇筑

基础施工时,应先清理干净垫层,然后直接接用砼泵将混凝土输送入基础模内。浇筑时,先将振捣棒插入基础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混凝土表面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5 柱、构造柱混凝土的浇筑

(1)柱、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前,底部应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砂浆或减半石子混凝土。

(2)浇筑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柱高在3m之内,可在顶部直接下料浇筑,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可用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的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浇筑后将门子洞封实,并用钢箍箍牢。

(3)浇筑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且不得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4)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5)柱、构造柱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墙、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6)施工缝位置:柱、构造柱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基础顶面、楼板上平处或主梁下面。

6 梁、板混凝土浇筑

(1)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长,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推进。

(2)浇筑板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3)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允许将梁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cm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避免踩踏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

(4)梁柱、墙柱结点处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5)施工缝位置:楼层梁板,原则上不留施工缝,如必须留置时,单向板宜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板宜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双向板必须留施工缝时,其位置须经设计单位同意。

(6)主梁不宜留设施工缝,次梁的施工缝留在跨中1/3范围内。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施工缝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悬臂梁必须留施工缝时,必须经设计单位同意。

(7)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7 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施工缝: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每层第一楼梯段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围内,且与梯板垂直。

8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覆盖毛毯、塑料布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墙、构造柱的立面,采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剂进行养护、外包塑料布。

9 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

(1)施工缝的留置

墙、柱的施工缝应留在基础顶面和楼板上平处;其他砼构件混凝土浇筑时,原则上不留施工缝,如遇特殊情况可按现行规范规定要求留设垂直施工缝,施工缝应留在次梁或板跨中的1/3跨度范围内,楼梯的施工缝应在每层第一梯段中间的三分之一跨度范围内,且与梯板垂直。

施工中若出现意外的停水、停电和机械故障等情况不能连续施工时,应采用发电机供电继续施工,或人工搅拌,人工运输、人工振捣的方法,将施工缝留在设计或现行施工规范允许的部位。

(2)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将混凝土表面松动的石子和浮尘等杂物清除干净,提前一天浇水充分湿润,浇筑混凝土前先注入30~50mm厚与混凝土内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接缝处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

总之,混凝土工程保证工程质量,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管理问题,我们必须以规范、规程为标准,严格操作、科学管理,用认真的态度控制好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参考文献

1.王志福.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2.管宁,崔星远,崔朝华.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11(25)

3.赵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1(06)

猜你喜欢

插入式每层模板
攀登脚手架
智取钻石
每层球有多重
插入式超声波流量计在供水大口径管道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的引入与使用模式探析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城市综改 可推广的模板较少
辅汽联箱插入式管座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
试析插入式混凝土振捣器的安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