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沟通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2014-08-14赵丽园

卷宗 2014年6期
关键词:管理者渠道技能

摘 要:沟通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灵魂。有效的沟通决定着组织的管理效率。管理者通过沟通可以把组织的愿景、使命准确地传递给员工,达到双向互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呈现的多元化趋势使得组织内的冲突不断升级。究其根源—缺乏适当、有效的沟通。本文分析了管理沟通的现状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字:管理沟通;有效;对策

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者的竞争,竞争的焦点汇聚在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内外部管理沟通上。据研究表明:企业中70%的错误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没有信息的交流意味着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部分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沟通对管理的重要作用,没能综合把握管理沟通的艺术,从而造成组织内沟通不畅局面。

1 管理沟通

1.1 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指两个或多位个体或群体之间交换信息和分享思想及感情的过程,它是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条件。沟通具备5要素:信息的发送者、信息的接受者、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信息渠道和信息反馈。良好的沟通管理不仅是管理人员的管理、协调能力的真实体现,而且是完善的组织制度和健康的组织文化的缩影。沟通研究专家勒德洛认为,高级管理人员往往花费80%的时间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沟通,普通管理者约花50%的时间用于传播信息。可见沟通成为管理者的必备技能,并且沟通的作用随着管理者级别的升高而更加凸显。

1.2 沟通的作用

(1)促使员工知悉企业的愿景、使命—企业要让员工了解“我们代表什么”和“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企业”。

(2)可得到全方位的通力支持—上行沟通可以听取管理者意见和建议并有效寻求帮助;平行沟通可以得到同级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

(3)有利于企业掌握比较全面的内外部信息和情报资料—外部一般环境:国家政策、经济技术趋势等;竞争环境:同类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竞争者的数量及潜在威胁等;企业自身和顾客分析:知悉消费市场的最新动态,了解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员工的各种信息。

(4)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要在内部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保证上下、左右的沟通顺畅,以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5)可以有效地增强凝聚力,激励员工—凝聚力的强弱,反映了企业员工稳定性的高低。企业可通过双向沟通、民主管理、绩效管理、放权让利等方式,鼓励成员紧密合作,提高企业凝聚力。

(6)能够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可以使企业在遇到隐性危机或者出现潜在的危险因子时及时发现并早做防范。

2 管理沟通现状

2.1 管理者没有走出固有的的思维定势

由于被官本位、专制型领导风格的思维定势笼罩,一些管理者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视自己和员工,只重视下达指令—认为“我说的你照做就行,根本用不着沟通”,意识不到沟通的真正价值所在,更谈不上管理沟通的效果的好坏了。

2.2 沟通渠道非系统性、沟通方式落后

沟通渠道不系统,就不能将各种沟通渠道有效的整合,具体表现在:①非正式沟通偏少,没有重视非正式沟通的重要性;②向上沟通渠道少,不利于员工的意见反馈;③横向沟通不足,部门间关系不协调、团队精神差;④直接渠道少,信息沟通速度慢且容易失真。此外,不少企业仍在沿用命令、报告和会议这些陈旧落后的沟通方式,使企业不能与时俱进。

2.3 管理者沟通技能有待提升

从提升管理效率角度着眼,优秀的管理者必然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然而由于部分管理者不善于沟通且不懂得把握度,使得管理沟通不畅,组织效能低下,主要表现在:①缺乏有效倾听;②缺乏非语言信息沟通技能;③缺乏双向沟通技能。

2.4 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国家、地域、种族,使得跨国公司会面临着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①语言障碍,语言不通—俗语、俚语等造成理解障碍。②习惯思维,人们都会用自己的知识架构去评判。③个人偏见,有的管理者和员工对异域文化存在偏见、歧视。

2.5 不重视信息反馈

通过反馈可有效衡量受试者理解、掌握信息的程度。自下而上的沟通在信息反馈中占据主体地位,因而管理者要大力加强下行沟通,消除偏见与误解。

3 对策研究

3.1 管理者要打破思维定势、端正思想认识

管理者要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格局,转变自己家长制、专制型的沟通角色,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即认识到企业内部沟通良好与否攸关公司氛围、员工士气,进而影响企业效能。管理者应:①从思想上正视员工、充分尊重、信任员工、激励员工;②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地搭建企业内部沟通平台,采取多样化沟通方式,给员工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此外沟通前必须要做好准备,明确沟通的重点,制定清新的沟通目标和沟通计划。

3.2 整合沟通渠道

⑴强力推进上行沟通:鼓励员工通过正式沟通渠道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或建立专门咨询部门、员工建议机制等克服下属报喜不报忧的劣习,并且有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内部管理、文化建设;⑵积极实行跨部门、跨层级沟通: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进行跨部门、跨层级沟通,遇到棘手问题,员工可以向直接越过顶头上司向更高一级申报,打破了级级层报的等级链的限制;⑶鼓励有益的非正式沟通:管理者要对非正式渠道沟通进行因势利导,克服其负面效应,鼓励积极健康的非正式沟通,发挥非正式沟通渠道的积极作用,打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3.3 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技能

3.3.1 注重提升有效倾听的技能

高情商的表现之一就是善于倾听,为提升有效倾听的技能管理者应当坚持以下原则:⑴从肯定对方的立场上去倾听,并努力克服先验意识;⑵沟通全程要集中精力,专心致志;⑶学会从对方的肢体语言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⑷适时予以回应,以鼓励对方继续;⑹适时发问,使讨论得以深入。

3.3.2 注重非语言信息—肢体语言,提高非语言沟通能力

通过观察表情、肢体动作即可判断出你是否在听,是否在认真的听。沟通时要与说话者进行目光接触,以减少分心并鼓励说话的人。有效的倾听还会将所听到信息的心理状况反映出来。如:点头、摇头、微笑、身体前倾等,从这些都能判断倾听的程度。

3.3.3 注重情感沟通

管理者沟通技能的提升不仅包括书面沟通、口头沟通,还应该包括情感沟通—善于倾听、运用势语等,真正做到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关注员工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层次需求,激发员工真正持久的工作热情。

3.4 克服文化差异的影响,实现跨文化沟通

要想成为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具备四种关键知识与能力,即国际商务知识、文化适应能力、视觉转换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增强文化适应性,克服文化差异应:①学习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②以文化中立的态度来评价他人工作,努力消除文化偏见,求同存异;③切忌先入为主,认真倾听对方再做判断,尊重对方的文化风俗。

3.5 进行有效的反馈

有效的沟通可以澄清矛盾、解决问题、越过沟通鸿沟。沟通是一种双向行为,只有做到发送出去的信息能持续不断得到反馈,才能就某一问题的真实看法达成共识从而实现真正的沟通,因而管理者要从源头—明确提出其想要得到什么形式的反馈,并通过建立领导面对面訪谈制度,在公司BBS上开设专栏、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先进表彰大会等鼓励员工积极进行反馈。

参考文献

[1]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4.

[2]胡滨.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有效沟通[J].科技创业,2007:(9)27.

[3]玛克辛﹒道尔顿,克里斯﹒厄恩斯特,珍妮弗﹒迪尔,琼﹒莱斯利﹒王俊杰译.成功的全球化管理者:如何进行跨地区、跨国家与跨文化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3-91.

作者简介

赵丽园(1991—)女,汉族,河北衡水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管理者渠道技能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画唇技能轻松
渠道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