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聋校律动课创新教学

2014-08-14武长红

卷宗 2014年6期
关键词:聋生律动舞蹈

武长红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身体随着音乐旋律有节奏的优美运动,舞蹈动作富有节奏性、造型性、准确性和连贯性,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聋生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在教学中带领聋生把舞蹈和音乐很好的结合,那必定能给聋生创造独特的个性,从而美化聋生的心灵、深入感悟事理、较好地表达情绪和思想。促进聋生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聋校素质教育质量。

1 在课堂中注意激发聋童学习律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聋童对律动的兴趣,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促进聋童积极地参与各项艺术活动,使聋童认真自觉地学习舞蹈、掌握节奏,而且也丰富了聋童的业余生活,扩大视野,增强了自信心,使他们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每堂课设计的教学内容,应从聋童心理特点出发,不要让聋童觉得困难,反之,要让学生觉得学习舞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每一节律动课都是和老师的一次愉快合作。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动作协调能力差的聋童,我们教师也应不辞辛苦,把一节新课中复杂的动作,做一些改动,使复杂的动作变得简单。简单适宜的动作有助于聋生掌握记忆,并且可以增强其对律动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样他们就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同时还要让聋童走出学校,多参加社会活动,与健全学生同台演出、公平竞争,从而培养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去影响和感染聋孩子的精神活动,使聋生在对美的感受中,心理上产生共鸣,情感上得到愉悦,从而乐于接受律动教学,喜欢上律动课。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聋童除听觉缺陷外,其它器官均健全,他们也有思想、有感情,只是听不到声音,无法体会音乐的内涵,更无法表达出歌曲内容的丰富情感性,只是一味模仿老师,就显得动作特别僵硬,无法融入歌曲内容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小燕子》时,通过播放flash课件展示一群花羽毛的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的飞来飞去,一边播出歌词:“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学生很快就能融入其中,仿佛自己是一只小燕子,并且有的学生还能根据老师的动作做适当的修改,比如老师教的动作是在原地做的,学生就加上转圈的动作;有的动作课本上规定是面对面跳对应的动作,但是我为了防止部分聋生协调能力差,动作易出错,就全部改成统一的动作,教学的时候播放配套的教学碟片,有些同学居然能够参照碟片,两个人一组,把动作修改成和碟片上一模一样,这不由得不让人称赞这些聋生的智商,同时也体现了多媒体课件的影响力。

律动课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舞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各种动作的组合,表现舞蹈作品的内容,也就是音乐的表现力,让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是律动课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慢放动作,让学生看懂动作的先后顺序,手、眼、脚的位置,让学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慢慢模仿,这样就减轻了教学的难度。

其次,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平时的律动课是通过“以手代口”的舞蹈基础训练、“以数代乐”的节奏训练、以及“以形代情”的情感教学,来弥补聋童学习舞蹈的缺陷。聋童由于听不见老师数拍子,所以节奏很难掌握,那么就通过用手势1、2、3……来表示(一般根据节奏快慢以1/4和1/8拍为单位),弱拍、强拍可以通过踩脚鼓来表示,学生通过教师踩鼓点的强弱震动感受拍子的强弱,这样就可以让聋生边看老师的手势,边通过感受鼓点把握节奏的强弱与快慢。

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聋生的舞蹈能力和基本功,然而培养聋童学习舞蹈的能力和基本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还需要聋童自身的不断努力和老师孜孜不倦的激情鼓励。

3 自我表现让聋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舞蹈的要义之一即自我表现。尤其是低年级的舞蹈教学更应时刻记住这一点。纵观平日聋校的舞蹈课多是教师跳,学生做,一堂课学生们在教师的指挥下,重复练习。时间长了,学生疲惫不堪,这种简单反复的训练会使感情割裂,让聋生无休止地接受他人强加于已的东西,动作不再是来自聋生内心或外部印象的第一反应,变得机械枯燥,难以实现舞蹈教育的目标。如果一节课内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做一做、想一想、调换一种学习形式,重新调整学习状态,能更好促使聋生大脑活跃、兴奋,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学习,以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有所择重地练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更加主动,效果则会更好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舞蹈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尽情的表现自我。这样才使学生在一种愉悦、宽松、自主的氛围下学习优美的舞蹈。

4 舞蹈使聋生感悟人生真谛、笑对生活

著名聋人舞蹈家邰丽华曾经说过:“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文化的特点;残疾不是不幸,而是不便;残疾人,也有生命的价值;我们不仅仅渴望平等、参与、共享,还希望以自己的意志和智慧,与大家共创人类美好。”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的一些聋人舞蹈演员,他们精彩绝伦的表演,给人以极大的震动。他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聋校的舞蹈教育。而在我们学校学习的聋生们,经过很长时间的刻苦训练,也曾多次获得市级的多个奖项。这些聋孩子每次动情的演出总能博得观众长时间热烈的鼓舞。这阵阵掌声说明:聋生们不负各界爱心,以顽强的生命力冲破残疾束缚,向社会展示了新时代聋生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创造了人类向生命潜能挑战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奇迹,这是争得全面参与与社会权利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既为特校争了光,也扩大了残疾人在社会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使聋生看到了自身潜能的决心和自信心。这股强大而持久的动力驱使聋生点燃心灵美的希望之火,同时也唤起更多的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行动去争得社会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让聋生们明白, “是金子总有它发光的时候”,不要太自卑,其实,人生是美好的,要笑对生活!

5 转换角色,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律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动作,学生学动作”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照着教材教动作;学生跟着模仿,两者都成了教材的奴隶。甚至有的时候,有的学生自己设计的动作明明跳的很好,因为与教师教的有区别或者和书本上的有出入,教师就立即给予批评纠正,长此以往,就容易压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对律动课产生逆反心理。

学生也喜欢过把瘾──当老师,我们可以在复习课堂中,把他们分成A、B两组,A组先充当老师的角色,B组充当学生,A组的同学先欣赏B组同学做动作,然后调换,A组作学生,B组作老师,最后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对好的进行表扬,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认为动作不到位的,讲讲应该怎么做,给予纠正,这样就避免了老师直接批评而造成的聋生心理上的伤害。

总之,律动课教学在聋校诸多学科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还需要我们特殊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不断探究,以期研究出最适合聋童的律动课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聋生律动舞蹈
冰上舞蹈搭档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我和舞蹈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