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教学解读
2014-08-14戴周丽
戴周丽
“人口”是人教版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是继第一节“疆域”后的第二个国情介绍。我国辽阔的疆域、复杂的地理条件,影响着区域的发展。而人这个要素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了解一个地区的人口状况也是认识区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前提。因而在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之后设置“人口”这一话题,为学生后面学习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奠定基础。和“疆域”一样,“人口”同为学生学习我国区域地理的认知起点。本节课承载的知识内容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看似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是,授课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把我国人口国情作为结论告诉学生,会导致学生学习地理重结论记忆轻过程分析,重教师讲授轻自主思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养成不利;学生也会把国情看成一个静止的状态,不明白我国的人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利于养成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的习惯,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不利。
学生都知道我国有13亿多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却未必真正明白13亿人口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因为初中生受活动范围和生活经验、视野的限制,对地理环境中要素的感知往往是局部、零碎、表面的。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结论背后的真实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获得真切深刻的体验。探索我国人口的发展变化过程,学生会理解我国不同时期人口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原理,能养成辩证看待地理事物发展的思维习惯,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问题的对策,并能将思考的成果应用到生活中。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教师在“人口”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用以下视角看我国人口。
一、用动态视角看人口数字
教材用“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图1.10)”,揭示我国人口的时间增长规律。但是分析得过于简单与概括,缺少生动性。如果照本宣科,那学生的地理过程分析、想象与预测能力便得不到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读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成为教学重点之一。1949年和1973年左右是我国人口从1850年至今增长过程的两个转折点。联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学生对此进行分析,明白影响人口增长的两个关键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得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对死亡率的影响。联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个国策,对我国人口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明白政策也是影响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人口不断增长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社会格局,伴随着不可预见的问题和机会。人口是活生生的地理,深刻影响着当时每家每户、整个社会群体的日常生产生活。建议在观察分析人口增长折线图的同时,提供给学生当时国家、政府、人民群众对人口问题的态度。如从“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的口号,到解放初期禁止避孕药进口的放开生育政策,到后来的计划生育以及当前部分省区的放开二胎政策。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过程,引起人口政策的改变。通过这一过程的体验,可帮助学生养成用动态、发展的观点看地理事物的思维方式。学生可更好地理解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也能更好地理解现在部分省区的放开二胎政策。
二、用空间视野看人口数字与分布
地理空间觉察能力是一种对大千世界的发展前瞻性的观察能力。拥有该能力的人能够迅速捕捉到地理现象背后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问题,从而与世界联系起来。教材给出我国人口占世界1/5的事实,虽能给学生以心理震撼感,但是缺少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比较,学生心中只有数据概念而没有空间概念。因此笔者建议在陈述中国人口总量巨大这个国情时,给学生提供世界人口大洲分布图,使地理数据的呈现体现空间性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概括可得出世界上人口大量分布地区的共性特征,从宏观上认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潜意识里产生世界上不同地区人口分布不同的想法。这样学生可从更高的位置看待中国人口,明白我国人口问题对世界的影响力。这也更符合“从世界看中国”这一章的主题。
建议将“人口东多西少”这一框题内容前置,这是在“从世界看中国的人口”这一宏观角度看中国人口之后,用中观视角看我国人口的东西分布差异。教材通过“中国人口的分布(图1.13)”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可以让学生画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再呈现胡焕庸先生绘制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指出人口数据的来之不易,地理工作者为此作出的巨大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地理工作者产生崇敬之情,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和工作。考虑到初中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心理特点,为给学生更真实具体的体验,教材设置了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的活动,通过“阅读图1.15,比较江苏和青海的人口密度”,使学生深刻体会我国东西人口密度差异的程度。我国人口为何会形成如此分明的地理分界线?教材通过设置活动“对于下面的不同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奠定基础。之后,建议从微观视角看我国人口的城乡差异。这样学生会从不同层次看待人口的空间分布差异,形成比较完整的观察事物的空间视角。让学生思考影响城乡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这样的类比训练中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觉察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空间分布差异与多种因素相关。
三、用辩证观点看人口数字及政策
1.“13亿”的人口数字
人口众多是优势还是问题?从生产者的角度上看,人口数量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从“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图1.10)”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这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同时也推动了与人口相关产业的发展。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众多的人口,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需求加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因此正是因为13亿多的人口,一方面,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及资源枯竭问题。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才会显得更加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前面活动题的计算,学生可以得知近20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的人口仍是一个大数目。学生对于我国人口数量大的体验是深刻的,大多数学生都有过坐车、旅游、交学费、购物排长队的体验,在电视新闻中也时常看到春运难、住房难、就业难的新闻报道等。为使学生对人口政策的意义形成完整认识,教材设置了两个活动题帮助理解我国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人口政策的现实意义。活动题1,“阅读图1.11,说说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使学生明白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扩大代际间年龄差距,延长生育周期达到降低出生率之目的。活动题2“通过阅读图1.12,认识少生的作用”,设置两道计算题,用数据说话,侧重加深学生对人口增加引起资源、环境问题的担忧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在理解其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应看到它的积极意义。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计划生育,使出生率降低,会引起劳动力减少,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建议用在日本老年人打招呼最常用的三句话:“对不起”、“我80岁了”、“我活太长了”创设教学情境,这样既能再现老龄化社会的一种凄凉氛围,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考老龄化可能带来的问题。于是,在用动态发展的观点看人口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之间比较、借鉴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国家目前正推行逐步放开二胎政策的意义。
在“人口”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中国人口的国情隐藏在世界和我国人口的时空变化里,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思考认识到人口分布的时空发展规律,让学生从时空纬度找到目前我国人口国情在全球人口格局和人口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相应变化。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科思维,为学生终身发展做出贡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