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材活动分析

2014-08-14

地理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降水量民居读图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教材编写的目的就在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教材“活动”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极大体现了地理教学的核心理念,明显转变了地理教与学的方式。本文就高中地理教材的“活动”进行简要分析,文中“活动”指教材中除地图系统和正文以外的部分,即人教版中用浅背景色标明、以栏目形式出现的内容都是“活动”,包括活动、读图思考、阅读、案例以及问题研究。本“活动”分析具体内容为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的“活动”,有读图思考、活动、阅读三种形式。

一、读图思考的运用

读图思考一般安排在重要内容结束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对图表的观察、分析和运用,有针对性地巩固已学习的内容,及时反馈、总结知识。针对图表设计思考问题,加强图表的思维训练,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

本节教材中读图思考共设计了三个问题,学生在阅读教材图1.1和图1.2的基础上,结合思考题,由学生归纳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原因。此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达成课程内容标准要求。案例是人教版地理必修3 教材的核心,也是教学过程中应贯彻的主体内容。

思考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通过活动的讨论,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舞台,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评价、反馈、激励等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学习,师生、生生共同探讨地理问题,进行对话,通过思想碰撞,最终达成共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地理分析能力。在思考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分析思路,如影响气温的常见因素:纬度高低、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下垫面、人类活动等。通过图1.1和图1.2可以很快得出两地间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地纬度位置的差异。

思考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在第2个思考中,通过对等降水量的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能力,通过互动,首先要学生了解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描述方法,一是两地年降水量的总量不同,二是年降水量的地区变化规律,通过观察图1.1可以看出年等降水量线共有3种,分别为1 000mm、1 200mm、1 600mm,而图1.2中年等降水量线共有400mm、500mm、600mm 3种,学生掌握方法后共同研究得出长江三角洲年降水量较多,由南向北减少的分布规律,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较少,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减少的分布规律。接下来再按照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洋流、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进行描述。长江三角洲各地的年降水量主要由大气环流决定,此处主要是夏季风的影响。松嫩平原既有季风影响,又有地形影响。在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图像观察能力的培养。

思考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此思考题目内容是开放性的,可从农业生产方式、种植的农作物品种等方面说明两地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从农业生产方式对比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不利于发展农业大型机械化;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发展大型农业机械化。另外由于河网密度差异,长江三角洲的水源利用更便利。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作物是水稻,而松嫩平原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二、活动的运用

活动设计侧重对地理问题的分析过程,旨在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节教材活动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形式多种多样。

活动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在课前对学生提出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提前收集相关图片,分小组交流、展示合作成果。条件不具备的学校,教师可提供部分图片等资料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再进行分组活动。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活动2:暑假,张明所在学校准备组织部分学生从学校所在地哈尔滨出发,按如下设计的线路考察、体验生活:哈尔滨→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牧区→山西太原附近地区→江苏南部平原地区→江西井冈山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试根据上述线路及到达的考察点,查阅有关资料,讨论沿途及各考察点所能观察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分析导致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差异的原因。

此活动设计比较开放,目的是通过讨论来检验学生对区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比较、分析、归纳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三、阅读的运用

阅读的内容穿插在正文中,根据正文内容需要安排,目的是为了丰富和补充知识。本节教材阅读内容较多。通过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见表 1)。

活动安排:可分小组自行阅读,抽取其中三个小组来分析归纳各阶段的概念、形成、资源状况、人地关系等。教师可进行适当激励、展示、评价。endprint

猜你喜欢

降水量民居读图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1961—2018年高密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1987—2016年丰镇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1970—2016年吕梁市离石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