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玩 童趣

2014-08-13赵雪峰俎少英

中国收藏 2014年8期
关键词:磁州窑玩具儿童

赵雪峰+俎少英

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用材广泛、品类繁多,诸如泥塑、木雕、陶制、竹削、布缝、草编、纸糊、面捏等等,匠师就地取材,因材施艺,作品各具特色。可惜前人所作,由于不易保存和不屑保存等原因,至今大都已难觅踪影,周作人也在写考证玩偶史的散文《泥孩》时发觉::“古时的玩具无由得见,不但是实物难得,便是文字记录,也极不易找。”然古代玩具中属陶瓷制品的,或因其身骨较坚而尚有不少遗存,成为了我国传统玩具世界中的幸存之物。

陶瓷玩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坟口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中。东汉思想家王符在他的《潜夫论》中斥责“作泥车、瓦狗、马骑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可见东汉时期泥塑或陶塑品已开始专门作为玩具。应儿童的需求、市场的扩大,玩具作坊和专业匠师出现,如唐宋期间,制作玩具的窑场、作坊众多,有湖南的长沙窑、陕西的耀州窑、河南的扒村窑、江西的湖田窑、河北的邢窑等等。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自北朝创烧一直延续至今,瓷器产品造型丰富、种类繁多,以富有乡土气息和民间色彩著称,在众多瓷窑中别具一格。磁州窑产品之中的玩具类就是取材于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景,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意趣和幽默感。

磁州窑陶瓷玩具中以瓷哨最为常见。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有大约七千年的历史。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随着古代窑场的不断发展和制瓷水平的提高,原来仅烧制少量陶埙的窑场,也逐渐大量烧制儿童喜欢的瓷哨。常见的瓷哨有不同造型,大者可达10厘米,小者在3厘米左右,工艺多样,以捏塑、粘贴为主,并辅以雕刻、戳印或模制等,釉装饰中以白釉、黑釉、酱釉、黄釉为多,彩装饰主要是红、黄、绿的釉上彩装饰。器型除了人们喜欢的童子形象、动物形象以及佛、菩萨、仙人外,还有大量的人首、兽首埙、人头哨等。

譬如一件磁州窑绿釉兽头埙,高5.2厘米,神色威武,绿釉鲜亮,而双眼的空洞却像是一张用来遮容的面具。这与河北武安傩戏中的绿色面具如出一辙,其中必然有着某种地域和文化方面的联系。磁州窑的瓷埙、瓷哨是儿童手中的玩物,其形象或美或丑也都被赋予了趋吉避凶的涵义,在孩子们吹奏它的乐曲声中,也寄托了父母的爱心和期望。

至于磁州窑人头像瓷哨,则被认为是自古人类“头颅——仪容崇拜”情结的反映。如一件高5.3厘米的磁州窑人头像瓷哨,气宇轩昂、浓眉赤目,颇有几分侠义之气。而另一件高4.7厘米的磁州窑红绿彩羊首埙,色彩丰富、造型古朴,极具原始人舞蹈、祭祀时使用的图腾面具的特点。这是原始社会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结合的反映。磁州窑玩具中的牛首、羊首、鸟首等各种兽首埙和哨等就体现了原始部落面具文化中的图腾崇拜。

埙和哨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一起唱响儿童心里的天籁之音,一起演绎着古代社会中儿童游乐的市井风情。

德国生物学家谷鲁指出:“游戏并不是没有目的的活动,不是与实用生活无关的活动,而是为将来实际的生活做准备,例如小猫抓纸团是在练习捕鼠,小女孩给布妹妹喂饭是在练习将来做母亲,男孩子在一起做打仗的游戏,则是在练习战斗的本领。”磁州窑玩具也记录了当时孩童的生活场面、游戏场景,也为孩子玩“过家家”等游戏提供了必备的道具。在各种各样的童子瓷塑中,有爬行的、骑马的、抱鹅的、拍挠的等等,还有壶、瓶、罐、桶、枕、葫芦、鞋等生活用品方面的玩具。这些玩具在与孩子的亲密接触中,满足了孩子盼望长大、模仿成人的欲望,并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其在德育、智育、美育诸方面的启蒙作用。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讲,儿童认为世界上任何物质都是有生命和有思想的,都是可以用来沟通和交流的,这就是著名的“万灵论”。所以当儿童孤独时,捧着自己心爱的瓷猫、瓷狗、瓷猴时,他们会自言自语地与小动物说话,这些动物玩具就是他们最忠实的朋友。磁州窑动物玩具中有儿童常见的狗、猫、羊、牛、兔、猴等,还有水河边的乌龟、青蛙等。磁州窑玩具艺人在这些瓷质的动物身上,运用了更加完美的创意,赋予了它们生命的意义,展现了精湛的工艺水平。

儿童的猎奇心理最强,但他们往往受到家长的约束、被困在一个小世界里,他们需要看到和拥有自己没见过或者很少见的东西,把它们拿在手中,也可以向其他朋友炫耀自己的稀罕物。磁州窑玩具艺人抓住了这一点,将古今上下、天南地北的各种事象纳入这方寸之中,令孩子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如那些生活中较少见到的蛇、老虎、狮子、狒狒、熊等。

从中国古代陶瓷雕塑发展的脉络来看,玩具的发展在促进和发展窑工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玩具虽小,但那几厘米的方寸却可以快速练就匠人的一双手。而且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就得从小处着手,才能精无陋处,自古很多玩具之作还逐渐发展演变为民间瓷器甚至官窑器物上的装饰品。到明清时期以铁、布等制作的玩具以及现在的很多玩具,不少都是由古代的陶瓷玩具演变而来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磁州窑玩具儿童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5)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4)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2)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1)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留守儿童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