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富饶的贫穷”走向富饶
2014-08-13卢锦根王建宏周淼葭黄桐熊潘兴扬
卢锦根++王建宏++周淼葭++黄桐熊++潘兴扬
少数民族地区因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资源丰富和文化独特而“富饶”;因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缓慢、产业低下而“贫穷”。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使“富饶”的民族地区更加富饶,使“贫穷” 的民族地区不再贫穷,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这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在四川,全省民族地区共有51个县,国土面积占全省县域的66.5%,经济总量占县域的12.2%。同时,还有16个县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2013年11月,四川省政府发出号令,加快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按照四川省政府部署,四川在加快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将用好用足国家支持政策,优先发展生态经济,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保障民生,科学开发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民族地区县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贫穷不是魅力,只有引导大家走向富裕,实现社会和谐,民族文化才能永远传承、发展。为此,本刊编辑部选派记者分赴四川省内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深入采访,同时,邀请了相关专家对四川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推出了本期特别报道。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彝、藏、羌、苗、回、土家等14个世居少数民族。
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区(主要分布在凉山州、乐山市、攀枝花市)、第二大藏族自治区(主要分布在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的木里县)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阿坝州汶川县、理县、茂县和绵阳市的北川、盐亭、平武县)。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包括三个自治州(甘孜、阿坝、凉山)和马边、峨边、北川、木里四个自治县共52个县,108个民族乡。此外,省内还有9个按民族地区对待的县(区),98个民族乡。
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幅员面积30.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14%;根据四川省统计局2011年5月7日发布的《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全省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907951人,占6.10%,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59659人,增长1.12个百分点。其中彝族264.40万人,藏族149.55万人,羌族29.69万人,苗族16.47万人,回族10.45万人。此外,上万的少数民族还有蒙古族、傈僳族、满族和纳西族。其中,回族主要散居在广元市的青川县、苍溪县,南充市的阆中市,广安市的武胜县,成都市的新都区、崇州市,宜宾市,凉山州的西昌市、德昌县、会理县,阿坝州的松潘县、阿坝县以及绵阳、内江、泸州、自贡等地;蒙古族主要散居在凉山州的盐源县、木里县及成都市等地;傈僳族主要散居在凉山州和攀枝花市;满族主要散居在成都市;纳西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州的盐源县木里县和攀枝花市的盐边县;土家族散居在省内各市、州;白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和攀枝花市;布依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傣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州会理县和攀枝花市;壮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州的宁南县、木里县和会东县等。
现状与基础: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在四川民族地区,城镇昔日的萧条与破败已被繁荣景象所替代,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宽阔整洁的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繁荣的商业区生意兴隆。内地居民所接触到的一切,从时装到流行音乐,从手机到电脑在四川民族地区都能见到。
在四川民族地区,政府拨出大量资金,扶持实施“少数民族贫困农牧民住房解困”、“万户光明计划”、“百村甘泉计划”、“八项民生工程”、 “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等惠民工程,建设少数民族幸福美丽新村。另外,近年来四川民族地区同全国一样,对农牧民免征农牧业税及其附加,纪实兑现粮食直补资金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补助粮,开展农机具补贴试点,实现减负增收目标。
2012年,民族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934元,比上年增长18.0%,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13元,增长14.8%,增速比全省高1.3个百分点。
趋势与压力:
人均GDP年均增速需高全国7.4个百分点
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测算,四川民族地区人均GDP等三项指标赶上当年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目标,未来7年(2014~2020年),四川民族地区人均GDP年均实际增速需比全国高7.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全国高2.9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比全省高2.2个百分点。
虽然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一直稳中前行,但仍然还有需正视的发展问题。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和地理状况决定了其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现象长期存在。
另外,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按民族地区交通现状来看,需依托区位特点,打造南向、西向出川通道,形成川滇、川藏通路;配合城镇体系建设,集中资金建设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以及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公路交通网络,形成州到州高速公路、州到县和县到县干线等级公路网络体系,同时加快推进航空、铁路、水运综合交通建设。
从测算结果看,民族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要比全国高7.4个百分点、比全省高4.1个点才能基本实现2020年追上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实现难度较大。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主线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和提高发展质量,而发展质量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从民族地区收入水平看,“与全省差距相对较小、比全省增长速度快”的特点突出,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水平的目标更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在跨越式发展路径选择上,民族地区可不必照搬“经济增长带动收入提高”的发展模式,而是走“民富”道路,采取多途径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以收入率先提升作为跨越式发展的主线。endprint
优势与路径:
以“生态建设”作为民族地区发展亮点
那么,如何凭借四川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实现“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国内大部分地区由于经济粗放式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压力越来越严重。而民族地区由于生态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同时开发时间短、产业规模小,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较小,反而具有生态建设的天然优势和先发优势。
四川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森林面积930多万亩,占全省的83.1%;甘孜、阿坝州的草原面积大2亿亩,居全国第五,是我过五大牧区之一;凉山州安宁河流域是四川第二大平原,有可开发耕地800多万亩;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蕴含量超过1.6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约6000万千瓦,已开发的不足400万千瓦;有多种矿产资源,已探明的又55种,其中金、银、锌、钒、钛、稀土等矿种储量占全省90%以上攀西地区素有“中国的乌拉尔”之称;有开发前景广阔的旅游资源,有世界自然遗产3处、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6处。
2010年,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四川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在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这为四川民族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强大政策保障。
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通过重点开发旅游产业,形成“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良性循环,打造美丽中国的“生态后花园”,才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精髓所在。
2013年,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批,是全国唯一获准设立的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
《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明确试验区范围:攀枝花市全境,凉山州西昌市、冕宁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及雅安市汉源县、石棉县。《规划》提出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中心,打造国内资源富集地科学开发利用资源的示范区总体目标,以及推进综合回收利用铁、钒、钛等10项重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建设攀枝花钒钛铬钴产业基地、凉山稀土科技产业园等三大基地、六大园区等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政策》包含省财政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专项资金、对试验区鼓励类产业企业给予所得税优惠等13条内容。
同年11月,四川省政府发布《关于推进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7年51个民族县中,5个民族县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2个县超过300亿元。到2020年,基本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
从中央到地方,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各种对民族地区利好政策的出台。民族地区的发展呈现出多种发展机遇,再结合对自身发展合理的测算,民族地区将会完美转身,实现从“富饶的贫穷”到“富饶的繁荣”的跨越式发展。
四川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吕火明:
民族地区要树立大开放促大发展的观念
四川省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是要树立新观念。
首先要树立大开放促大发展的观念,确立农业招商理念,要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搞开放,撤除封闭的樊篱;其次是要树立多功能农业的理念,提升农业的地位,进一步使农业在生产生活和生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树立产业化经营的理念,不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增加农牧民的收入。
民族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上可从内外两方面下功夫。
从民族地区自身来说,第一,要把招商引资放在头等重要位置,广开门路,借鸡生蛋,借梯上楼。要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入驻,为产业化经营寻找载体;要积极引进资金,在保护生态条件下合理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要开辟外资“绿色通道”,为招商引资创造宽松的环境。第二,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和特色旅游业。在特色农牧业的发展上,要立足当地优势,全面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加大农畜产品加工的力度,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要实施品牌战略,全力打造生态绿色乃至有机农畜产品。在特色旅游业发展上,要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的优势,推出拳头产品和旅游精品,加大旅游产品的技术含量,着力发展红色旅游、山水旅游、藏羌彝文化旅游,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第三,认真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在道路、水利设施、通讯等方面做好规划,强力推进,要突出解决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突出作用的“断头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力。
从民族地区外部来说,首先是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因为四川省民族地区大多是贫困地区,要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创新扶贫项目建管用机制,搞好美丽乡村建设。第二是要加大科技合作,提高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第三,实施政策倾斜,加大财政转移力度。搞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彭春凝:
促进民族地区县域科学发展的四点建议
促进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创新观念指导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转变当地群众思想观念,开拓创新,从封闭的、行政手段为主的开发观念向开放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开发观念转变。二、加强基础教育,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坚持科教兴邦战略,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受教育比例,同时要制定并完善人才引进及相关配套政策,解决人才引进难题。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作物加工工业、中药材产业,以及旅游、餐饮、酒店、运输等产业,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经济总量。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建设以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州县支线公路为支撑的公路网;加强水电、通信和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建设;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成玉:
促进民族地区县域发展的四大抓手endprint
一抓教育。教育对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具有特别意义,民族地区的稳定要从娃娃抓起。建议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投入,普遍推广寄宿制和异地教育模式,实现与毒品和艾滋病争孩子,与寺庙、宗教争得下一代的少数民族振兴与稳定战略。加大对民族地区学生交通、食宿和生活用品等方面的补贴,改善支教人员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
二抓扶贫。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民族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实现民族地区发展的起点公平。包括:以生态移民和生态特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扶贫;以扩大就业,增加务工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为主要目标的产业扶贫;以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加速推进异地扶贫;继续加强科技扶贫、道路交通扶贫和农村信息化扶贫。
三抓特色。打绿色生态牌,发展有机农业,以质量和安全性取胜;打特色牌,开发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和特色产品;打旅游休闲牌,借交通大发展之势,发展民族和民俗旅游、红色旅游及特色乡村旅游。
四抓分享。让民众地区享受更多的资源红利,突破“资源诅咒”效应。建议:大幅度提高资源补偿费标准;开征环境税;以土地入股水电和矿产开发企业,分享资源开发的长期红利;大幅度提高电力当地留成比例。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曾令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资源经深开发
一、加强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建议,提升社会交流平台。
二、少数民族县域多处于高原、山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尤其应注意水源、山体的保护。
三、少数民族县域多以资源型经济为主,要注重资源的经深开发,增加资源附加值。
四、差异性发展是少数民族县域经济良性竞争的前提。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蒋远胜:
藏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四川藏区是指包括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木里自治县的32县2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是全国的第二大藏区。四川藏区的区域经济及其县域经济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生态资源优势,但也存在明显问题:生产要素非常分散,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县际间经济发展差距大,县域内城乡差距大,工业化水平处于初期阶段,工业化落后于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水平又远落后于非农化水平。根据这些特点,四川藏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藏区区域经济的大分工和大联合中来发展县域经济。总体思路是:“一体两翼、产业集聚、功能分区、组团发展”。“一体”指以现代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牧区)建设为主体,把大幅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农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翼”是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和以水电工业为龙头的工业;“产业集聚”指以产业园区或产业带为主要方式通过集聚生产要素来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建立工业园区和旅游业集聚区,形成规模效应;“功能分区、组团发展”是指在现有基础上,通过交通、通信、电力、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跨县组团和县际统筹协调,真正形成若干个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经济功能区和发展极,夯实地步经济基础,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通过建立横向的协调对话机制,领导、组织、协调县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跨县组团和县际统筹协调,按照资源相近、产业相似、地域相邻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州内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推进产业对接联动,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