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奇迹的一剂“药方”

2014-08-13任红禧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3期
关键词:药方丈夫医生

任红禧

2013年10月末,公安部联合鲁迅文学院实施“百名警官作家”计划,黑龙江省得到两个名额。牡丹江市阳明区公安分局民警郝振铧赫然在列。

可谁能想到,14年前,他还是一个被医生判定可能“活不过半年”的肺癌晚期病人。如今,他的右肺虽然萎缩得仅剩三分之一,但依然在与病魔进行着殊死抗争,依然在工作岗位上顽强拼搏。

了解郝振铧的人无不感叹:他就是一个奇迹!

为他看过病的医生困惑不解:这个奇迹是怎么出现的?

郝振铧说,能活到今天,是因为他有一剂特殊的“药方”。

对于郝振铧来说,而立之年是他的人生转折点。

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郝振铧经常感冒、咳血痰,但他都没往心里去。2000年春节前的一天,他在办公室里一阵剧烈咳嗽之后,竟咳出许多鲜血。他开始警觉了。

一个多月后,因为情况越发不对头,郝振铧在妻子高杨的陪同下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做完相关检查,郝振铧在候诊大厅找了个座位休息,高杨走进医生的办公室等待诊断结果。

当听到“支气管中心型肺癌晚期”的病理诊断结论时,高杨一下子愣住了。尽管她不了解那个生僻的医学术语所包含的全部信息,但是,对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第一位这个常识,她还是知道的。当她确认医生没有口误、自己也没有听错时,顿时泪如泉涌:“这怎么可能呢?这怎么可能呢?医生,这个病有多危险?”

医生无奈地告诉她:“得有个心理准备,如果控制不住,也许……半年。”

高杨的大脑一片空白。她担心丈夫经受不住这个打击,决定先隐瞒实情。她拭去泪水,努力让自己的情绪恢复平静,先到盥洗室补了妆,然后来到候诊大厅,轻描淡写地对郝振铧说:“医生说没啥大事,就一个囊肿。”

从妻子那泛红微肿的眼圈中,郝振铧已读出了个大概,但他没有揭穿这个善意的谎言。其实,在医生做病理检查的过程中,他就察觉到情况不妙,只不过还不愿直面这个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

从医院出来,高杨故作轻松地说:“请你下‘大馆子,想吃啥?”

为了掩饰内心的焦灼与沉重,也为了让妻子的情绪轻松起来,郝振铧用了句黑色幽默调侃:“我好像还没到‘想吃啥就吃啥的地步吧?别花大头钱了,吃碗馄饨得了。”

在一家干净的小店,郝振铧狼吞虎咽地扒拉了两碗馄饨,而强调“还不饿”的高杨连半碗都没吃下。

回到牡丹江,郝振铧虽然心事重重,但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照常上班。高杨则瞒着丈夫联系了天津的一家肿瘤医院。然而,就在起程赴天津的那天早上,郝振铧右胸持续剧痛,眼前发黑、耳内轰鸣,只得紧急就近送往医院。

去医院的路上,郝振铧神色凄然:“我早就知道了,我得的是癌。”

高杨紧紧握住他的手,泪水盈眶,低头不语。

岳父轻声安慰他:“到了这会儿也就不瞒你了。你是警察,心理素质应该比一般人强,要有信心,不要泄气,有病咱就抓紧治……”

正所谓风云莫测、人生无常!半年前,郝振铧刚被局里确定为后备干部,还有一个三等功正在待批;在国企当会计的高杨进入银行工作的事情也有了眉目;新买的房子已经装修了一半,小两口期盼已久的乔迁新居指日可待;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儿子活泼可爱,一天一个样……对这个充满阳光和温馨的三口之家来说,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可这一切就要这样戛然而止了吗?

郝振铧不得不正视这个残酷现实了。也就是说,他必须让自己承认:你30岁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医生建议立即实施化疗,“这样可以遏制癌细胞扩散”的解释给他们带来几许希望。

然而,随着化疗的持续,毒副作用日益显现,折腾得郝振铧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吃东西就吐,一顿饭哩哩啦啦要吃好几个小时。

“放弃吧!”每当难受得挺不住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常常冒出这样的念头。可是,他对这个世界又有着太多太多的留恋。

从哈尔滨检查病情回来之后,高杨仿佛一夜之间成熟了。

在郝振铧眼里,比自己小5岁的“高高”(他对高杨的昵称)就是个天真烂漫的大孩子。因为从小衣食无忧,结婚后,她甚至不知道怎么更换卫生间坏掉的灯泡,不知道如何跟半夜三更来收房租的女房东打交道;她喜欢吃鱼,却因为怕见血而不敢收拾鱼。郝振铧本是高高可以依靠的一棵大树,现在却成了她的沉重负担。看到她因彻夜失眠而憔悴不堪的面容,他不忍心,极度悲观的时候甚至觉得“一走了之”也许对谁都是解脱……

当时,高杨在一家国企当会计,白天工作繁忙脱离不开,只能下班后骑自行车去医院。面对丈夫可能来日不多的严酷现实,她真有一种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绝望感。可到了医院,她不得不打起精神。为了坚定丈夫“不放弃”的决心,她必须首先坚强起来。

每天早上,高杨会在丈夫醒来前悄悄清理他掉下的头发,不想让他因看到自己大量脱发而受到刺激。有时,浑身无力的郝振铧躺在床上不愿活动,高杨急得带着哭腔冲他喊:“再不活动,你就别想离开这张床了!”

第一阶段化疗结束的当晚,有一件事给郝振铧带来巨大的震动——同一楼层的一名女患者自杀了。

那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女教师,患了子宫癌。医生建议摘除子宫,而一心想抱孙子的婆婆坚决不同意,丈夫的态度也不明朗,甚至不再来陪护。陷入绝望的女教师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在夜深人静时用刀片割断了血管……

在逝者的遗容前,郝振铧放上一束新折的丁香花,默默地鞠了一躬。在为女教师的不幸而难过的同时,他也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家人关爱的那份幸福。

他问自己:为了挽住你的生命,你的家人都在全力以赴,你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化疗结束又进行放疗,然而,病灶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抓紧手术吧。”医生严肃地建议。

高杨辞掉了那份绊身子的工作。为了找到最好的医生做手术,她几经周折,通过关系联系上了北京301医院。

“去北京?那得花多少钱哪?”

“我已经把房子卖了。”高杨轻描淡写地回答。

郝振铧愣住了。那可是高高朝思暮想的新家啊!为装修那个新家,她不知道做了多少美梦,可现在……郝振铧一把搂过媳妇,哭了。

2000年9月,高杨带着凑起来的8万块钱陪丈夫前往北京。

在郝振铧住进医院排队等待手术的半个月里,为了省钱,高杨一个人住进50元一天的小旅馆。在秋阳的照射下,矮小的铁皮房跟蒸笼一样又闷又热,狭小的房间内蟑螂肆无忌惮。从小就干净得近乎洁癖的高杨最怕蟑螂。以前,家里只要发现蟑螂,她就赶快拿盆扣上,等丈夫回来处理。如今,她不再胆怯。

部队医院管理非常严格,探视时间之外病人家属不能随便进病房。高杨每天带着丈夫觉得可口的饭菜,提前探视时间两个小时赶到大门口,为的是找机会早一点溜进去。

每天,郝振铧总是趴在九楼的栏杆上往下张望,一旦看到拎着饭菜的高高从马路对面走过来,就仿佛嗅到了饭菜的香味,心里充盈着难以形容的幸福。

2000年10月11日上午10点,郝振铧被推进手术室。

手术进行到一半,医生发现肿瘤组织和血管粘连,已无法剥离,只好终止手术。郝振铧至今无法想象,高高在听到医生“无能为力”的叹息后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不知道她是经过了怎样的思想挣扎后,才在“自愿放弃手术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化疗、放疗、手术,一向被视为西医治疗癌症的“三板斧”。让郝振铧和高杨感到绝望的是,手术,这最后一线曙光消失了。

从北京回到牡丹江已是10月末,那年的深秋显得格外寒冷。

高杨不再是那个衣食无忧、天真烂漫的“小女人”了。她既要抚养年幼的儿子、照顾重病的丈夫,还要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夜里,高杨睡不踏实,醒来就要摸摸丈夫的手……

郝振铧每天都要打一针辅助抗癌药。为了减少去诊所的折腾,高杨买回针具,在自己的手背上练习扎针。从小就怕见血的她,手背上留下一片密密麻麻的针眼。熟练之后,她成了给丈夫扎针的“专职护士”。

为了抓住每一根可能救命的“稻草”,高杨到处打听偏方,甚至一次拎回三大编织袋中药。

一次,听说野生核桃树树皮煮水喝能治癌,她冒冒失失地一个人跑到郊区的山上。结果,核桃树没找到,自己却迷了路,吓得直哭,幸亏遇到一位好心人把她带下山。直到天黑,高杨才回到家。

“你跑哪儿去了?都快把人急死了!”郝振铧又生气又心疼,一把将她搂到怀里。整个那个下午,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给亲友打电话,生怕妻子出现什么意外。

一次,高杨听说活蟾蜍的皮能治癌,还有治好的先例。时值隆冬,她一个人跑到牡丹江边,用铁钎子狠命凿击冰面。冰面洞穿的瞬间喷出高高的水柱,把她浑身浇了个精湿,不大一会儿,身上的衣服就被冻成了硬邦邦的“铠甲”。让她失望的是,连打了三眼冰洞都一无所获。

“你这是干啥呢?”看到冻得直哆嗦的高杨,两个路过的渔民停下脚步。

“我……我找癞蛤蟆。”

“整那玩意儿干啥?”

“我丈夫得了肺癌,听说癞蛤蟆皮可能管用。”

“咳,这里哪能打到癞蛤蟆啊,等以后我们捞着给你吧……”两位好心人被她的执着感动了。

高杨回到家,郝振铧看到她浑身湿漉漉的,慌忙过来:“咋的了?”

“今儿听说癞蛤蟆皮可以做药,我就去江边了……”

郝振铧明白了,高高又为他以身涉险去了,热泪一下冲出眼眶:“小傻瓜,以后别再干这种傻事了,你出了事可咋整……”

后来,郝振铧的早餐多了一道菜:癞蛤蟆皮炒鸡蛋。由于不放油盐,几顿下来,郝振铧吃得直恶心。高杨就请一位中医把晾干的蟾蜍皮研成粉末,加入具有抗癌细胞转移作用的药物灌制成胶囊,让丈夫用蜂蜜水送服。几年下来,郝振铧吃掉了两千多张蟾蜍皮。

为了让丈夫安心静养,高杨在离市区50多公里的一个林场买下一处平房。在那儿,郝振铧吃着妻子种出来的瓜果蔬菜,享受着田园乐趣。为了让丈夫有充实的精神生活,高杨还鼓励他进行文学创作。

也许是偏方管用了,也许是乐观的态度使然,更也许是精神力量的作用,2002年春节后,郝振铧的身体状况日趋稳定。高杨鼓励他重回工作岗位。

2003年3月,郝振铧做了一次检查。医生惊奇地发现,他身上的肿瘤细胞开始钙化。

听闻此事的病友们纷纷致电,有问偏方的,也有问“秘诀”的。

郝振铧说不清具体什么偏方在起作用,他认为,妻子的大爱是创造奇迹的一剂特殊“药方”。

根据自己的抗癌经历,2006年12月,郝振铧完成了一部12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五年生存期报告》。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在得知郝振铧的事迹后,写下两句感言:“铮铮好男儿,勇穿生死线。”

凭着惊人的毅力,郝振铧在工作岗位上顽强拼搏,先后荣获黑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2013年3月8日,作为“全省十佳警嫂”之一,高杨受到黑龙江省公安厅的表彰,省妇联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

对于妻子获得的这份荣誉,郝振铧万般感慨。14年来,她从炼狱般的生活中走过,是她让自己明白了什么叫不离不弃,什么叫生死相依,什么叫无怨无悔。

对高杨来说,也许,有一首歌更能表达她这14年来的心境:

“爱的路千万里,

我们要走过去。

别彷徨,别犹豫,

我和你在一起。

高山在云雾里,

也要勇敢地爬过去 ;

大海上暴风雨,

只要不灰心不失意。

有困难我们彼此要鼓励,

有快乐要珍惜,

使人生变得分外美丽。

爱的路上只有我和你……”

猜你喜欢

药方丈夫医生
喝中药要注意更换药方
龙门药方洞济世如良医
傍晚
安慰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烧掉药方
你擅长在脑海里列表吗?
怎样保护丈夫的健康
第二张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