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舅朱绍清将军二三事
2014-08-13曾克平
文/曾克平
朱绍清少将(1913—1989),湖南省华容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参加洪湖苏区反“围剿”,长征途中强渡乌江、金沙江等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淮南天仪扬、路西反顽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率部参加泗县、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福州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领导部队长期驻守福建沿海地区,对军区部队和福建沿海的海防建设有重大建树。
19 89年2月3日,我的二舅朱绍清将军与世长辞,享年76岁。这么多年来,在二舅身上发生的几件小事,我记忆犹新。
找二舅办事难
我的家乡湖北省监利县主产水稻,耕田、运粮,手扶拖拉机的用处很大。1970年,包铺大队的村书记要我陪母亲前往福建,找二舅帮忙购买一台拖拉机。
此时,二舅担任福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委书记。一见面,二舅就问母亲:“你跟小三来福建有事吗?”我急忙呈上父亲写给二舅的信。他看完信,皱了一下眉头说:“运输不便,我看还是由湖北解决吧?”说完,他就要通了武汉军区的电话,与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兼湖北省委书记孔庆德说妥了这件事。“都说求二舅办事难,看来是内外有别啊!”我天真地想。没想到,二舅接下来对母亲说的话让我心凉了半截:“以后有人要你帮忙找工作,别自寻烦恼,包括你的子女,我同样不会答应。”
舅妈说,亲戚朋友找他,只有三件事他肯帮忙。一是涉农。二舅说过:“农村条件差,老百姓很苦,为群众办点事我愿意。”二是参军。二舅说:“解放军保卫劳动人民的胜利果实,谁想参军,这个‘后门’我开,前提是政审、体检双合格。”三是求药。亲戚中有人得了疑难杂症,他会千方百计寻医找药。从福州回去后不久,两台手扶拖拉机如约而至,乡亲们高兴坏了。
二舅对我“约法三章”
1972年12月,我通过了政审和体检,参军入伍,到福州军区当兵。二舅对我“约法三章”:不许有事无事跑福州,一年只许来一次;不许进机关,扎扎实实在基层当兵;不许以二舅的名义向部队领导提条件、讲要求。
我一一遵守,在连队一待就是八年,很少有人知道我二舅就是这个军区的“大官”。我苦练本领,进步很快,多次参加军、师、团军事大比武。1976年,我参加二十九军大比武,二舅观摩了我表演的“登陆战斗中的步兵班”战术训练科目,感到很满意,主动过来和我握手,还向军长田世兴介绍说:“他是我大妹妹家的老三。”
母亲两次被舅舅气哭
1973年9月,母亲来部队看我时,二舅正好在离我连队驻地仅200多米远的一个村庄检查工作。母亲听说后,对我说:“你二舅肯定会让司机踏一脚,来看看咱们。”让母亲失望的是,她眼看着二舅乘坐的汽车开来开去,就是没停到她面前。回到福州后,母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奚落了二舅一番:“你14岁就离开了家,父亲死得早,大哥大嫂被反动派杀害,三哥在外读书。后来母亲瘫痪在床,端屎倒尿,一日三餐,你们哪个尽了孝?小三在你手下当兵,就算报答我,也要照顾好我儿子。”
二舅没有发火,温和地说:“严是爱啊!小孩子不能滋生‘自来红’的思想。看望一下小三是没什么了不起,人家老百姓的孩子怎么想?我的小孩不也都没在身边吗?我从来没去看望过。当兵只认一个理:苦练杀敌本领就是好兵。”
1987年6月,已退居二线的二舅在整理红二方面军军史时来到湖北石首,母亲去宾馆看望他。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二舅没有挽留的意思:“回去吧?该开饭了。”
母亲又被他气哭了——做哥哥的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亲妹妹哟!还是舅妈赶来打圆场:“绍清一辈子不占公家的便宜。他说,多一人用餐,地方上就多一份开支。”
回忆二舅的点滴小事,我心潮澎湃。他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是一个共产党员大公无私精神的体现,是一个革命军人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在。清正、廉洁、自强,就是二舅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