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写作教学润泽孩子心田
2014-08-12沈爱娟
沈爱娟
摘 要 诗歌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学习要求。基于这个层面,我进行了诗歌写作教学的探索,让学生日有所诵,完成大量的诗歌积累,为学生的写作“引进源头活水来”。同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仿写诗歌,降低诗歌写作的难度,初步感受写诗的喜悦。再则,让学生尝试创作,激发学生诗歌创作的热情,开启孩子们诗歌创作的灵性和情趣,使诗歌写作教学润泽孩子心田!
关键词 积累 仿写 创作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069-03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各种体裁的诗歌。诗歌承载着华夏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性格,包含着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诗歌在语文课中,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趣味。作为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品味、去领悟熏陶、去仰慕沉醉。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忽略了诗歌,导致了学生只会读,而不会写的现状。作为语文教师,能带领学生走进仿写和创作诗歌的王国里,才能让学生享受到美感的体验和挥洒才情的喜悦。
一、日有所诵——引进源头活水来
1.吟诵古诗,进行美感熏陶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它们大多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较大,具有很强的跳跃性。
古诗富有抒情性。诗歌是真性情的流露,诗歌厌弃一切虚伪和做作。中国最早的文化原典《尚书》中就有“诗言志”的说法。古诗也有相当强的韵律感,这是东方诗歌共有的特点。在孔子的时代就有“歌诗三百,诵诗三百,舞诗三百”的说法,可见古人将诗歌、音乐和舞蹈看作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古人写的诗歌有时要吟咏,有时要和歌而唱。大家可以随意找几首古诗,大声读一读,就会有美的享受。古诗非常含蓄而多意,中国的古诗,追求“象外之象”“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佳作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古诗韵味无穷,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每天安排10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古诗,不必繁琐的分析,不求每一篇的背诵,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大量的古代优秀诗歌,以进行美的熏陶,给学生美的享受。
2.诵读童诗,感受童真童趣
儿童诗是切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吟诵,为他们理解、欣赏、喜爱的诗歌。儿童诗深受儿童的喜爱,因为它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
每天清晨,安排十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诵读儿童诗,让美妙的童诗为学生们新的一天注入力量。儿童诗的诵读可安排几个系列,如金子美玲系列,金波系列等。优美的儿童诗让孩子们富有感情地诵读,他们自然会感受到其中的童真童趣。
每天的吟诵古诗,诵读童诗,正如春雨润泽心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大量的诗歌积累,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每天日积小流,为学生的诗歌写作“引进源头活水来”。
二、仿写诗歌——似曾相识燕归来
1.仿写童诗,唤醒沉睡的诗情
我们农家的孩子,每天接触青山绿水,朝夕与大自然为伴,可以说对于诗歌的生活素材并不缺乏,但由于教师的忽视,使得孩子们对诗歌写作产生极大的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可以从儿童诗入手,在写作之前,有必要让学生阅读、品赏一些优秀的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特点和韵味,领悟一些写法,更重要的是步入“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诗境,找回潜在的诗心,给予学生必要的铺路,唤醒沉睡的诗情,并以最质朴的童真、童趣焕发出来。有一次我在晨颂时间,给学生吟诵了叶圣陶先生的《风》: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你和我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你和我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你和我了。
但河水起波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教师先对这首诗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诵读,引领孩子走进诗歌。接着带领学生品读这首儿童诗,感受诗中的韵味,多了一份独特的感受,也包含着捕捉到童诗的情趣的喜悦。为了延续这一份感受,我带着孩子们开始寻找生活中的风,最后让学生让孩子们进行完善成篇,在课堂上吟诵出来,此时此刻,孩子们心中流动的是“创作”的热情,脑中浮动是“风”的各种形象,口中诵读的是“风”的诗句。
2.模拟古诗,感受含蓄的韵味
对于小学生而言,儿童诗的写作相对比较容易,而古诗的仿写则显得相当有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选择比较浅显的古诗,引领学生模仿写作,感受古诗含蓄的韵味。有一次,我教学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然后让学生对周围景物进行筛选,仿写一首。有一个学生家住在名为“大自然养殖公司”旁边,这家养猪场范围很大,里面风景优美,在上虞名声响当当,是个悠闲游玩的好地方。这位学生经常在课余时间去那儿玩,于是她写了一首诗:
天净沙——春游“大自然公司”
青青修竹鸡娃,梅林雷笋野花,池上茅舍几家。
山景如画,肥猪窜入青纱。
三、尝试创作——为伊消得人憔悴
仿写诗歌,由于教师事先做了大量的铺垫,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架上的葡萄,所以学生相当有信心。但要学生独立创作一首诗,则显得相当有难度,有时学生搜索枯肠,也写不出几句好诗。作为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各种契机,激发学生诗歌创作的热情,开启孩子们诗歌创作的灵性和情趣。
1.结合阅读,创作诗意读后感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学生一般先写文章内容,再写印象最深和对自己有启迪方面的要点,然后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和其中的收获。但对于学生的诗歌写作教学而言,用诗歌的形式来写读后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金色的脚印后》,提议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要求用儿童诗的形式呈现。而且我让学生事先构思,在课堂上当场写出来。endprint
读《金色的脚印》有感———我喜欢你,狐狸(组诗)
我喜欢你,狐狸
狐狸,机智的狐狸
你使用调虎离山计
只为了救出小狐狸
狐狸,多么有毅力
坚持不懈咬木桩
就为了和小狐狸团聚
狐狸,有情义的狐狸
你懂得知恩图报
只因为你有美好心灵(何洁丹)
2.捕捉气象,激发学生赋诗情
去年年底,雪下得很大,在活动课时间学生提议让他们到操场上打雪仗。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玩耍,对于习作片言未提,学生玩得兴致勃勃。然后在第二节语文课上让学生写出一篇记叙文,有兴趣的同学再加一篇小诗,有些学生就写了一首小诗,如下面一首:
雪
说你像白糖
你却不甜
说你像味精
你也不鲜
说你像海盐
你更不咸
你是冬天的
白衣天使
我对你永远怀着
纯真的爱
3.放手创作,随情作诗扬童心
诗歌是诗人率性的表现,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亦步亦趋,难有佳作产生。于是,我有时布置一篇小诗,让学生在两周内完成,有感而发,随情作诗,有了自己认可的佳作才上交老师。我本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谁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写出与众不同的小诗。如:
灰太狼
疼爱老婆是第一
任劳任怨你最勤
发明创造真神奇
威力无穷可真行
虽然爱耍小霸气
可这就是你性情
吃羊是你的本性
抓羊是你的本领
虽然有人讨厌你
可我永远支持你
这是我班班长写的小诗,她经常看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觉得灰太狼虽然很残忍,但作为男人,它也有可爱的一面,于是在看电视时产生灵感,即兴创作了这首诗。
我在点评这首小诗时,提到:现在是信息社会,电视媒体和互联网,是一个宽松的环境,能很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看看电视,随意冲浪,体验着个人的自由和随意,只要引导得法,这些媒体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写作诗歌的素材。
草
那门前的草
看起来是一身小模样
但是它每天都做着运动
每天都在做早操
那清晨的露水
就是它勤劳的汗水
仿佛在说
我要变得更强壮
风吹不垮它柔弱的身躯
火烧不尽它的勃发生机
它为自己顽强的生命
而感到无比骄傲
这是我班王鸿勇同学自由创作的小诗。这首稚嫩的儿童诗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我启发其他同学也可以从自然景物中提炼诗歌写作的素材。皮亚杰曾说过:“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如动物植物、名山大川、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只要引领学生去感知自然界的细微感受,如池塘深处的咝咝声、蚕豆叶柄上的小耳朵、早春河岸上的垂柳、夏日瑰丽的晚霞、大雪笼罩的田野……这一切都能激起孩子们神奇的想象!”
我的小狗,你在哪里
吃饭时,我会想,
你在哪只垃圾箱觅食。
睡觉时,我会想,
你在哪家屋檐下歇息。
曾记得,我骑车带你去打针;
曾记得,我帮妈妈为你洗澡。
我一次次在门口探望,
等来的却是一次次失望。
我在心底默默地呼唤,
我的小狗,你在哪里?
这首流露着至真感情的小诗是张杰创作的,他家的小狗很漂亮,与他感情很深,忽然有一天,那条可爱的小狗失踪了,为此他日思夜想,辗转安眠,在煎熬中写下了这首小诗。小诗抒发了对小狗的思念和期盼,不失为一首不错的儿童诗。
我从自己的诗歌写作实践中悟出:放手让孩子们创作诗歌,有感而发,随情作诗,在自由写作的天地间,让童心随着放飞的诗情飞扬。
有时我问孩子们,有些小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有些孩子吐出了真言,有时他们搜肠挂肚,也捕捉不到写诗的灵感,但忽然在睡梦中有个佳句,心里恐怕瞬间的诗情火花马上熄灭,就马上起床提笔就写。我打趣说,写作诗歌就应该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劲头,这样才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喜悦。
我是一个对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诗词曲赋情有独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把诗歌写作教学作为自己语文教改的起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播散传统文化的种子,点燃学生诗情的火花。诗歌写作教学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点点滴滴滋润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田,让童心在诗情中润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给予孩子们一个诗意的童年,伴随孩子们一起走过生命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汪燕宏.诗意与生命的对接[J].小学语文教师,2009,(11).
[2]应敏.古诗课还能这样上[J].小学教学设计,2010,(7).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