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教育改革模式研究

2014-08-12柳波

科技视界 2014年19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

【摘 要】在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影响日益严重。作为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群体,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既是社会发展产生的结构化产物,又是改革开放的必然化结果。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与其它大学生心理心理状况不同,其心理救助教育改革模式也就与其它不同,从整体出发,必须构建教育改革的一种协同救助模式,并使这个模式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教育改革

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和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甚至将其作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其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更不容忽视,特别是新生代出现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很多事件和研究都接连爆出,让我国的学者和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现阶段来看,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问题相对于其他高校大学生问题来说严重得多。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其问题,引导他们走出思维认知误区,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境,彻底摆脱“多贫”困扰,是高校心理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1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种社会事实

相比较而言,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要比一般大学生差,因而在大学生活中不可避免存在较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按照社会事实的解释范式“现象表现—原因解释”来看,这些问题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它们的存在既有社会原因、环境原因,也有个体原因。[1]

据调查,贫困大学生比例约为20%,特别贫困的大学生的比例有近10%,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特别高甚至达到60%以上,其中80%以上都有着严重的心理认知问题。[2]而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中存在心理认知问题的比例更高。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认知问题主要是由于思想偏差造成的,表现为理想信念不明确、三观存在偏差、道德品质不高、社会责任缺乏等。由于社会结构的优化不够,社会合理变迁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渺茫的方式,因此,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偏差,一部分集体主义观念淡泊,利己主义倾向严重。[3]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甚至出现了悲观的反社会情绪,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严重。这种三观的反差导致了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对于来自国家、学校和社会的帮助缺乏应有的感恩心理,缺乏足够的诚信意识,很多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个体道德素质也不高,各种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整体处于个体道德的边缘。同时经济上的困难使得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只关心自身发展状况和前途命运,无视作为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未想过为集体、社会和国家贡献青春智慧。特别是极少数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经常以民族矛盾和弱势民族为借口,造成各种问题。这些思想偏差使得他们原有的个人理想和信念逐渐变得模糊,少数学生甚至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乃至主流社会文化的反对面。

同时,面对复杂的各种环境,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也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对于个体来说,心理状况意味着个体成长能力,如果个体的心理无法优化,个体就不能够在社会中适应成长。目前在高校贫困生中,绝大部分有着各种心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有30%的贫困生有着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个比例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中更高,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更有着贫困的心理传承。相比较而言,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完善、情绪控制不好,意志品质不强,人际关系不良,适应能力不高,人格品质不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相对而言比较敏感,更容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4]加之正处在青春期,易出现心理障碍等过激心理行为。在社会分化日益严重的环境下,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也开始逐渐分化,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环境开始受到影响。很多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自我认识不够全面,对于自身优劣势认知不够,缺乏完整认识和自信心,同时存在严重的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特别是其中一部分自立意识淡泊,一些甚至将“穷”作为寻求帮助的资本。面对校园的学生贫富分化,他们存在人际交往心理障碍,交往主动性不强,交往范围相对狭窄,喜欢伪装甚至封闭自己,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嫉妒思想和仇富思想。与此同时,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学习不够理想,不能适应素质教育,也不能很好适应大学生活,面对压力和竞争手足无措。长期的压抑之下,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人格品质上有自卑与自尊并存的矛盾心理,容易引发人格的缺陷或产生双重人格。

2 构建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教育改革模式

通过建构适合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教育改革模式,实现社会协同,协同各种因素共同治理,达到社会协同治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目标,逐步建立良好的调试方式和救助方式,优化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从而实现高等校园的稳定、健康、和谐。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教育改革模式是一个建立在自救基础上的六位一体的模式,这六个大方位因素(党和国家归于一个因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六个因素相辅相成,缺一都无法实现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教育改革的最佳效果。这个教育改革模式是一个平衡的系统,缺乏其中因素或者六因素影响不均衡,就会打破这个模式的平衡性,就不能产生真正的良好效果。

第一,自救。自救是本模式的基础,也是这个模式发挥作用的最后归宿点和效能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个体原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内因才是催发变化的根本。认知心理学派也认为只有个体自身发生认知改变,才会有心理状况的改变。因而,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自救是模式的根本所在,其他都必须来引导个体来不断增强自救的信心和资本来实现心理救助教育改革,都必须通过影响个体来引发其心理改变来达到目标。

第二,党的救助和政府扶助。作为上层建筑主体,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党和政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影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积极性,更能让他们看见前途和光明。并且,要改变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贫困性,只有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才能提供大的优化的环境,确保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改变命运过程中不至于再一次处于劣势,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家庭的引导和同辈群影响。这是影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两大重要因素,是整个模式的两翼,也是最能够影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两个方面。每一个个体最先受家庭影响,这个是个体最先接触和交流的群体,因而家庭状况和家庭教育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材过程中发挥这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同辈群体成为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比较大的影响因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体现着这一因素的影响力。

第四,社会资助和学校帮助。作为自救的两个重要支柱,社会和学校的力量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经济上的帮助更是显而意见。具调查统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主要金钱支助来源于社会慈善和学校贫困支助。并且,学校教育是除家庭教育之外的主要教育机构,而且学校和社会是形成同辈群体的主要载体。

图1

3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教育改革模式的原则

要发挥教育改革模式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的最大功效,必须要坚持教育改革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基本准则,即目标性原则、共情性原则、结合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第一,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是本模式的根本性原则。作为心理救助,必须要有正确的目标取向,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相一致,要与党和国家对高等大学生的教育精神和要求相适应,努力实现社会目标、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融合一致,最后达到共同和谐的目的。

第二,共情性原则。共情性原则是指相关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工作时要产生同理心,要投情,动之以情,要在心理上深入他们的主观世界,引起与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共情。罗杰斯认为“共情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三个充分必要条件之一”。[5]我们要进入到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克服他们的消极情感,引导情感共鸣和升华。

第三,结合性原则。结合性原则是指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社会协同,一是要结合各方面的力量,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三是要将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工作同具体的各项教育工作结合到一起。要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位育人,要将心理救助工作同教学工作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第四,民族性原则。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者学生工作,其更是一个民族融合和民族统一工作。在这个模式过程中不要随便磨灭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民族性,不要产生民族对抗。要强化对其民族特性的引导和理解,将其纳入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内涵类,而不再有民族区分和少数民族歧视等现象产生。

第五,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就是指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救助工作一定要注意整体性,党、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同辈群、个体自身要紧密结合在一起,缺一都无法达到最佳的教育改革状态。所以,党和政府要加大救助扶助力度,社会要积极参与资助,学校要深入干预和帮助,家庭要重视沟通引导,同辈群体要正能量影响,这样才能发挥并实现模式的作用和效果。

4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教育改革模式的保障条件

要保障实现这个教育改革模式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救助的作用,就必须六位一体,齐心协作,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改革保障体系。

第一,实现自救。一方面要提升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意识,强化心理素质,确保心理认知水平提升,增加抗打击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个体自救能力,如学习能力、技能水平、经济生存能力、就业竞争力、人际关系能力、接受能力、综合素质等。

第二,实现党的救助和政府扶助。党要出台相关的宏观政策和进行宏观调控,确保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有序发展,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确保源头阻断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形成。国家要加强农村农业和工业的辅助,对农民和工人家庭加大扶持力度和经济解困,增强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政策倾斜和困难补助,特别是升学和就业方面的政策必须扶助。

第三,实现家庭引导和同辈群影响。家庭要有积极乐观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父母和长辈要以身作则,不能形成家庭遗传心理问题。父母要时刻关心关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子女,要经常进行心理开导和心理干预。塑造良好的同辈群,防止差群影响,阻断社会坏团体进入院校群体交流圈,以兴趣爱好小组和社团形式构筑好的互助的同辈基础。

第四,实现社会资助和学校帮助。社会要确保大风气不坏,要坚持社会正气,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舆论和新闻报纸等要起积极主导作用。同时社会要从经济、思想、心理等多方面积极资助和救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不能产生社会歧视和心理歧视。社会协同起更多的力量如企业、慈善等来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机会来改变命运。高等院校要强化学风和校园文化,整顿校园环境,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实行全员助人、社会协同、全方位育人,利用学校老师、心理咨询室、思想政治教育等载体来帮助干预有心理问题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他们,要增加助学补贴和勤工助学岗位让其自立。

【参考文献】

[1]柳波.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6).

[2]张慧玲.论新时期贫困大学生思想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1).

[3]冀学锋.当代高校思想德育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26-30.

[4]陈最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26.

[5]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